第一百四十三章 之後的事
朱棣正高興呢,看着姚廣笑的表情不太對,心裏咯噔了一下,難道自己不應該接這道兵符?
“大師,本王做錯了?”
姚廣孝搖了搖頭:“殿下當然沒做錯,韓王殿下論起帶兵打仗,的確不如殿下,所以殿下掌握全部的兵馬是對的。”
“老衲只是有些驚訝,韓王殿下居然有如茨心胸,帶來了糧草,帶來了兵馬,而後將這些全部交給殿下您,自己孑然一身,樂得逍遙自在,老衲佩服!佩服啊!”
“老衲要多問一句,殿下可曾想過,如果殿下真的成功了,入主應,成爲我大明朝的新皇帝,殿下除了勵精圖治,努力證明自己纔是皇位的最佳人選以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考量,就比如韓王殿下,殿下打算如何安排?”
燕王聽了之後,心裏有些沒底的道:“剛纔老二十把這兵符交給本王的時候,本王當時一高興多了一句話,本王本王得了下之後一定要與他共享下,這句話本王是不是也錯了?”
姚廣孝聞言哈哈大笑。
“殿下呀殿下,韓王殿下聰慧過人,他怎麼能相信殿下您這一句與他共享下!殿下這一句的倒虛僞了一些,不過想來以韓王殿下的心境,絕對不會相信這句話,只當一笑了之。”
“老衲還是那個問題,下大定之後,殿下又如何安排韓王殿下?難道是要與其他的藩王殿下一樣奪了他們手中的兵權,由朝廷奉養,讓他們做個瀟灑、閒逸的王爺?”
朱棣聽了之後,走到椅子邊坐了下來,手裏不斷的摸索着那隻虎符。
“本王沒想到呢,本王現在只是剛剛起兵,還沒打出北平呢,現在北平城外還有數十萬大軍在那虎視眈眈,縱然是李景隆在本王眼裏是個白癡,可到底手底下幾十萬兵,是真的。”
姚廣秀走到朱棣對面坐下。
“殿下,老衲想到了,若殿下真的成功,靖難成爲了我大明新的子,老衲叩見殿下,千萬不要把韓王殿下置之不理,也不要像對待其他藩王那樣,遷到關內,找個富庶之地供養一生。”
朱棣聽了之後,擡眼看着姚廣孝。
“大師的意思難道真的是讓本王與他共享下?可是一怎能有二日?”
姚廣孝笑着搖了搖頭:“殿下,老衲自然不是這個意思,老衲的意思是韓王殿下是個有才幹之人,若到那時下初定,國家也需要治理,韓王殿下治下的苦寒之地,開原都能夠做到百姓豐衣足食,家家有餘糧,人民安居樂業,那放到整個大明,若是沒有親王這層身份,他也很有可能會是一代賢臣、能臣啊!”
“如此明珠,若是蒙塵,豈非可惜?而且老衲覺得我們現在與朝廷鬥,朝廷與我們鬥,但真正苦的卻是平民百姓,到那個時候,下總要休養生息,養民爲重啊!”
朱棣嘴角微微勾起,饒有興致地看着姚廣孝。
“你也會心繫下百姓?你這樣的人也會出這種話?”
姚廣孝一愣而後哈哈一笑。
“在殿下正式舉兵靖難之前,老衲是整日盼着下大亂的妖僧姚廣孝,可殿下若打下下,那老衲就不再是那個整日只想着造反的姚廣孝,老衲到那時還想再爲殿下出生一份力,老衲到那時自然而然,就是想着下百姓能安居樂業的姚廣孝!”
朱棣聞言輕笑一聲:“看來大師想的也很遠嘛!”
二人相視一笑,忽的姚廣孝又想起兩個人。
“殿下,韓王殿下若用好了,便是我大明的國之重器,若殿下真的成功了,如果真的能在殿下這一朝實現百姓人人安居樂業,人人都能喫得飽飯,穿的好衣,那殿下就真的對得起地,對得起太祖高皇帝了。”
姚廣孝實在太瞭解朱棣了,朱棣想當皇上,他想當皇上想的很,但是他不想通過造反當上皇上,可如今能給朱棣的選擇,根本就是沒櫻
沒有辦法,所以朱棣就只能通過造反這一途徑,來爭搶屬於自己的皇位,可做上皇位之後纔是剛剛開始。
他要向下人證明他比建文更好,他要向下人證明,當初父皇沒選擇他做國之儲君是錯的。
而沒有什麼是能讓父皇最惦記的下百姓喫得飽飯穿的暖衣這種更能讓父皇信服,更能讓那位我大明的開國皇帝、百年難得一遇的人物意識到自己真的做錯了。
“請大師放心,二十弟本王會好好帶他,本王也會好好的用他!”
“阿彌陀佛!”
朱鬆還不知道呢,自己這面如意算盤打的挺好,把自己安排哪兒當王爺都行,可沒想到人家那邊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不打算放他走了。
不打算讓他去當閒散王爺去了,當什麼王爺?到時候新朝初定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你這種開國之後治國的人才,那真是朱棣最需要的,怎麼可能放你走?
朱鬆暫時想不到這些,其實他主動交出兵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自己儘量不要摻和到靖難之役這樣的大事之中,朱鬆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到來,對原有的歷史已經發生改變,自己先知的優勢會一點一點的削減,直到因爲自己未來的走向,徹底的發生翻地覆的變化。
那到時候自己就真的成簾今時代的人,穿越者的優勢是一點也不復存在了,當然了,除了知道還有哪些農作物產量高不好喫,但能填飽肚子,這點知識還是有的。
朱鬆悠閒的躺在躺椅上,這是朱鬆特意問燕王府的人要的,在這靜謐雅緻的別院,懶洋洋的曬着太陽,心卻早已經飛回了開原。
也不知現在自己的媳婦和側妃都怎麼樣了。幸得公垂憐,朱鬆的王妃溫婉大氣,能做得好一家之母,自己的側妃趙妃,家碧玉,性情恬靜,所以家裏面絕對不會有什麼大亂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