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嚇唬太子
朱鬆站定,頭都沒回的道:“無論是四哥還是本王,又或者是現在已成了太子的燕王世子朱高熾,我們都會比你們強!”
“那些士官會看到靖難之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那些史官他們會如實記載永樂這一生的過失,也會記載永樂這一生的功勞!”
“同樣,本王也不會躲!本王不會被這些虛名絆住了手腳!本王會大幹一番,本王會繼續抱着讓下百姓都能喫飽飯、穿暖衣的理想去奮鬥,史官本王助紂爲虐也好,本王是奸詐人、愚蠢之徒也罷!但本王的功勞,他們也得給本王記上!”
“你們既然打算在黃泉路等着,那你們就好好看看,在永樂這一朝這大明會開創一個怎樣的氣像!”
朱鬆這話把齊泰震在原地,在他的認知裏,不會有人不在乎身後之名的。
“生的逆賊…”
……
朱鬆離了詔獄,回到書房,換下了這一身官服之後,又急匆匆的離開了北鎮撫司,這一路上他就想着真是後悔,後悔見這兩個王鞍。
在他們倆的認知裏,他們不認爲自己做的是錯的,相反他們認爲他們做的很對,不管是提高文官待遇還是恢復察舉制,亦或者是撤掉北方衛所,還有削藩各路藩王,這些他們都認爲他們做的是對的。
甚至對於前宋滅亡的原因,他們也是心知肚明,但他們並沒有覺得宋朝的那些文官們他們把持朝政,獨霸專權,貶低武官以致使南宋很難能找出能抵抗外族入侵的將士是錯的。
他們這些人並不認爲宋朝的那些文官們做錯了,相反,他們認爲一定是這些宋朝的官員們做的不夠好,若是他們做的夠好的話,那絕對不至於國家滅亡。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正邪之爭,這是不同的立場。
直到今日,朱鬆這才覺得站在不同的立場去理解對方,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像自己這種開了上帝視角的人,勉強可以明白他們的動機,而像朱棣他們這些沒開上帝視角的人自然會認爲對方愚昧無知。
同樣的道理,這些文官大臣們也一樣會認爲朱棣愚昧無知,他們一樣會認爲大明朝到了朱棣手裏算是亡了。
朱鬆實在是不喜歡北鎮撫司這個衙門,不喜歡詔獄這個地方,這地讓朱總感覺甚是陰冷,全身都透露着不自在。
朱鬆到了皇宮,馬保去通稟皇上,過了沒一會兒,朱棣就在御書房見了朱鬆。
朱鬆到了御書房之後,就看到除了朱棣以外,還有太子。
太子此刻正在批改奏摺,而朱棣呢,他則在旁邊斜坐着,太子那邊批完了一本,他就拿起一本看,也看不透表情,喜怒不形於色,根本看不出來他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滿意還是不滿意。
一旁的朱高熾顫抖着肉肉的臉,額頭上已經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看到朱鬆進來了,他給了朱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
朱鬆也沒辦法救自己這個大侄子,只能讓他自求多福了。
朱鬆來到朱棣面前,撩袍跪倒。
“臣錦衣衛指揮使朱鬆參見陛下,陛下聖躬金安!”
朱棣斜睨了一眼朱鬆,微微一笑,將奏摺合上之後,扔到了龍案上,把朱高熾嚇得渾身肥肉一抖。
“朕安,起來吧!朕聽你去見了齊泰和黃子澄詢問出了什麼,他們兩個是否知道建文的去處?”
朱鬆回答道:“倒是沒詢問,而且他們倆在咱們進京之前的一個月就已經離京是去搬救兵了,我和他們辯了一場,把他們辨得算是啞口無言吧。”
朱棣點零頭。
“跟朕想的差不多,這倆東西那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而且是一個比一個臭,一個比一個硬!”
“太子剛纔和朕,既然已經誅了方孝儒的十族,又死了一個練子寧,那接下來就殺了這黃子澄和齊泰就好,不必再誅滅他們的九族,太子新朝成立不宜過多殺戮,朕聽了之後覺得有些道理,你怎麼看?”
朱鬆知道這是朱棣還是在找支持者,亦或者是借自己的嘴出他的話。
“陛下,臣認爲這黃子澄、齊泰他們的九族該誅的要殺,練子寧也是一樣,他們四個人是教唆建文的幕後主使,是此次靖難的罪魁禍首。”
“就即便是下人都心知肚明,但這件事我們還是要硬下心腸來,該殺的就要殺,這不是嗜殺成性,這是我們的一個態度!”
“就是打死也不認!”
朱棣聽了之後滿意的點點頭,轉過頭來看着太子。
“你可聽見了,你之前你二十叔仁政,愛民,在開原對老百姓很好,老百姓愛戴你二十叔,你你二十叔一定會認爲你的是對的,如今如何?”
朱高熾聽了之後,撂下手中的毛筆,走到龍岸前面朝朱棣跪下。
“父皇,兒臣依舊認爲這新朝初立,不應遭過多的殺孽!父皇登基了之後,應大赦下,以仁義感化下,令下萬民歸心方爲上策!”
朱棣聽到這話表情依舊沒變,可聲音卻陰澈澈的冷了幾分。
“朕需要你來教朕怎麼當皇帝嗎?”
朱高熾聽得這話,渾身的肥肉驚的又是一抖!
就連朱鬆在旁邊聽到這話,心中也是一驚,這當了皇帝果然不一樣。
朱高熾驚恐的爲自己辯白:“父皇……爹……兒臣沒有,兒臣沒有啊!”
“滾。”
朱棣很是平淡的出這麼一個字,聽在朱高熾的耳朵裏,卻宛如驚雷一般,朱高熾顫抖着退了出去。
等到朱高熾走了之後,朱棣轉頭又笑了出來看着朱鬆問道。
“這就是你選出來的太子?”
朱鬆答非所問:“皇上,太子的奏摺批閱的如何?”
朱棣聽了之後,看了一眼龍案上的奏摺,點零頭。
“這臭子的奏摺批閱的還算是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