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君心不可測
厲元奎聞言渾身一震,這名對於一個太監來實在是太霸氣了,當然了也配得上他的身份,他可是東廠的廠督,除了韓王殿下以外,那就是皇上最信任的酷吏。
老開眼啊,這當太監的最好的出路,也就是司禮監,可司禮監那些太監們把的嚴,一個蘿蔔一個坑,是蘿蔔多坑少,那些老太監一直站着不讓出來,就算是厲元奎今年都五十多了也惦記不上了。
可當了東廠的廠督那不一樣,手中就有了權力,這權力是誰給的?陛下給的!當太監的必須得一心一意的爲陛下辦事!
“奴婢厲元奎,願爲皇上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朱棣滿意的點頭:“下去吧,厲廠督,好好準備,朕要知道韓王在西北的一舉一動!”
厲元奎棒棒棒磕了好幾個響頭退了下去,等到這厲元奎下去了之後,太子擔憂的道。
“爹,這在錦衣衛的頭頂上弄這麼一個東輯事廠,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奔着二十叔去的。”
“爹讓兒子用了賑災的這個藉口把二十叔支走,咱們趁着這個機會組建了東廠,二十叔若是回來了,這心裏面能好受嗎?”
朱棣冷冷一笑:“正是君,他是臣,朕想怎麼做他這個臣子只有聽喝的份,他若是不願意被這麼看着,那就把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叫出來,朕在江南給他找一塊富庶的地方,只要他這輩子不離開自己的封地!朕願意把他的俸祿漲到三萬!”
太子聽了之後一愣,這爹怎麼一一變啊?
“爹現在朝中正是用人之際,二十叔的能耐和本事,您是知道的呀,這樣的大才若是放歸不管的話這多可惜呀?”
朱棣擡起頭來看着自己的這個太子:“有什麼可惜的呀?啊?這下少了誰太陽就不升起來了,咱爺們兒要是沒造反的話,這下還在建文的手裏大明朝就完了嗎?不會的!”
“你二十叔確實有才,可是有才又不能爲朕所用,朕就只好除了他,但他畢竟是朕的弟弟,靖難又立了那麼大個功,朕不能殺他,但是朕能把他關在他自己的封地,若不得詔不允許出封地。”
“朕也不想這樣啊,但沒辦法呀,坐上這個位置就會變得疑神疑鬼,他和我一起造的反,的好聽,什麼爲了錢爲了一條活路他跟着,誰知道他是不是打算等到有一我不行了,他再來一次靖難造反,在搶了我的皇位?”
“朕絕不允許再出現這樣的事情!他要是想找點事兒幹,那就得老老實實的聽朕的話,他做的一舉一動,的每一句話,和誰見了面,朕都要知道,他若是不願意就趁早滾蛋!”
“還有,你們別以爲我不知道,你老二老三最近和他走的很近,還有朕的那些個女婿,以及朕的那些個功臣們,都和他牽扯到了一塊!”
“拿朕的錦衣衛去給你們做生意,好聽什麼,錢財在前面探路消息自然而然會緊跟上來,什麼呀?”
太子聽了之後,心中對二十叔的敬佩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真是讓二叔給猜對了,人都君心不可測,現在看老爺子這個模樣,還真是因爲沒把他帶上一起掙錢的事生氣了。
朱棣自然不是貪財的人,只是他想做的事情沒有一樣是不需要錢的。
太子猶豫了半晌,叩首道:“爹其實二十叔心裏一直惦記着爹呢,二十叔知道爹的雄心壯志都需要銀子,沒銀子是萬萬不行的,所以二十叔早就已經爲爹想好了對策!”
朱棣看着太子:“什麼對策?不就是白糖嗎?這種東西能有什麼對策?你們當我是三歲孩?”
太子趕緊擡起頭來:“弟,這白糖雖然不能讓國家的財政一蹴而就,但總算是也多出了一個我大明可以對外貿易的好東西,就像茶葉,瓷器絲綢一樣!”
“二十叔真正的才能在於斂財,二十叔斂財的本事既不張揚也不殘忍,這纔是二十叔真正厲害之所在,爹的身邊就需要這樣的一個人,爹曾經和我您要修永樂大典,還要修築長城,還想遷都,還要在北平再修一座皇宮,甚至以後您還打算御駕親征去漠北!”
“爹呀,您別您打算做的這幾項,就是其中拿出了一項國家的負擔也是相當之大!二十叔有這個本事和能力,能夠爲國家分擔負擔,能夠爲國庫增加銀子,能夠幫助的完成這些目標!”
“爹,若把這些全都做成了,爹可稱千古一帝,但千古一帝的身邊也不乏有名臣良將,二十叔就是爹身邊最得力的干將,兒子實在是想不出來誰能比二十叔更強!”
朱棣看着兒子,爲了他的叔叔能求情到這個份上,他攥緊了拳頭,老二十這個人真是可怕,自己的親兒子都替他話,這還得了?
可是老大的也有道理,若自己想做成上面的那些事,就得有銀子,沒銀子拿什麼做,自己怎麼向下、向後人、向父皇證明自己纔是最適合的皇子?
想到這朱棣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緩了半。
“朕從來不答應別人什麼,朕就算是答應了別人,也有反悔的時候,因爲朕是皇帝,朕能反悔你們不行,但今,老大,爹給你一個承諾。”
“只要你二十叔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他有造反之心,爹不會對他出手,不會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但是若他心存不軌,我一定殺了他!”
太子聽到這兒肥軀一震,低着頭緊緊的閉上了眼睛!
手上沾着親饒血,這是底下最悲哀的事情,朱棣常常教導自己這些兒子們,可他今到底還是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他是一個殘暴的人,但卻是一個好皇帝。
太子離開了皇宮,拖着肥胖的身體,虛弱的走在宮牆之內。
也許是該去看看那個老和尚了,也許真的只有那個老和尚才能和爹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