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玉米豐收
葉碧青眼神一暗,不過轉瞬即逝,好菜不怕晚。
“好,那卑職就等着了,色不早了,卑職先行告退,殿下早些休息,注意身體。”
葉碧青走了,走的很幽怨,朱鬆看着他的背影,只感覺她像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姑娘,爲了自己心愛的男人付出一切卻一無所得的模樣,心裏面的確對葉碧青有些愧疚。
“感情啊…”
幾個月的時間一過,馬上開始開春了,朱鬆一年第二熟的玉米也已經長成了,朱鬆看着手裏這個和自己後世想象中不大一樣的玉米棒陷入了沉思。
“所有的玉米棒都是這麼大嗎?本王記的阿巴斯和本王描述過這玉米棒,怎麼也得最少有這個一個半長,還得比這個粗很多啊。”
負責看守玉米地的頭頭那個總旗官趕緊解釋道。
“殿下,這些玉米都是自然生長的,地裏面有了雜草,兄弟幾個就立馬出個乾淨,村子裏面的老人們也偶爾會來看指點一下,我們有的兩株玉米長在一起,老人們就讓把其中一個的掰掉,免得另外一株玉米也長得不好。”
“上要是不下雨的時候,兄弟們幾個都會挑着水來玉米地裏澆水,我們還在村子裏面買了大糞用來施肥,殿下,這東西難道不應該長這樣嗎?”
“倒也不是,只不過……”
朱鬆到這,忽然想起來後世的玉米棒,那都是經過幾代改良雜交出來的品種,產量和棒子大自然是比現在這個要高出不少的。
這一畝地種的玉米,旁邊的地種的全都是麥,朱鬆現在也沒辦法立馬算出這一畝地產量有多少?距離畝產千斤還有沒有差距?
朱鬆今來就是奔着幹活來的,所以穿了一身粗布衣裳,把這玉米棒放到身後的地上,立馬開始將衣襬塞進腰上的腰帶,朝着手掌心吐了兩口唾沫磨了磨擦了擦,拿起特製的鐮刀,掄起膀子就開始收割。
來的錦衣衛們也是跟着韓王屁股後面有樣學樣的開始割玉米秸稈,幾十個人一畝地的玉米很快就收完了,朱鬆指揮着錦衣衛們和他一起將秸稈抱了出來,隨後將秸稈上的玉米棒全部掰了下來。
玉米棒全部放到了牛車上,一車還沒拉夠,又找了一車兩車金燦燦黃澄澄的玉米,就隨着朱鬆一起回到了京師。
這一路上有不少的百姓都很好奇的看着這牛車裏面裝着的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那玩意兒看着像果實,又像是黃金,難不成現在京裏的達官顯貴們都喜歡把金條弄成這個模樣?
朱鬆回了家指揮着人把玉米棒卸了下來,隨後又拿出鐵籤子,開始在玉米粒和玉米粒之間的縫隙插進去,如此便能讓兩旁的玉米受到壓力脫落。
朱鬆全家老少齊上陣,也大概是圖個稀罕,畢竟這個時候誰見過玉米這個玩意兒?趙妃把郡主扔給了奶媽,世子也放下了平時最喜歡玩的泥巴和被母親強逼着看的書籍,也擼胳膊挽袖子,坐到爹爹的旁邊開始搓玉米。
“姐,外面好像可熱鬧了,咱們也出去看看吧,聽人是寒王殿下拉了兩車,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回來,看着還挺漂亮!”
秋月眼巴巴的望着徐妙錦。
徐妙錦知道玉米的事情,他心中雖然也好奇那個玩意兒究竟長得什麼樣,但卻沒心思出去和他們摻和,只想讀書。
“玉米而已,有什麼好看的?”
“姐見過玉米嗎?”
徐妙錦聽了之後一愣搖了搖頭:“沒有聽人那是能喫的東西,估計和大米麥差不多吧!”
秋月努了努嘴:“和大米麥可不一樣,我可聽府裏的下人了,那東西金燦燦的,而且是一個粒兒一個粒兒長在芯上的,下人們一開始都以爲裏邊的芯兒纔是喫的,還有人拿起那個芯兒就往嘴裏面塞了一嘴,結果發現根本不好喫。”
徐妙錦縱然是再怎麼不感興趣,可現在聽着秋月如此描述,她也好奇了,什麼東西芯兒不能喫,反而要喫外面的皮兒。
徐妙錦撇着嘴,將書拍到了桌子上。
“你呀你呀,我這一點兒想看書的好心情全讓你給壞了!走吧,走吧,咱們兩個也去看看,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嘻嘻,姐最好了!”
徐妙錦帶着秋月離了院子來到中院,只見一大羣人圍着堆積如山,一般的金燦燦前,開始搓着上面的果實,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盆,那些糧食就這樣落進了盆裏,發出了清脆的沙沙聲。
“金燦如黃金,這就是玉米?他還挺會起名字的。”
徐妙錦着,忍不住看像朱鬆,又驚訝了一番,只見朱鬆穿着一身粗布短衣,開始賣勁兒的搓玉米,看他幹活的那個麻利勁兒,實在難以想象這全下數十位親王,居然還出了這麼一個得到了太祖皇帝真傳的兒子。
徐妙錦走近看了看,就在這時,王妃注意到了徐妙錦,驚喜的起身道。
“徐妹妹你也聽到了風聲?來來來,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東西,殿下了這玩意兒在大明朝之外畝產可達千斤,殿下今就要看一看,這玉米是不是真的能達到千斤!”
“畝產千斤?”
徐妙錦看着王妃盆子裏的那些玉米,忍不住抓了一把,摸在手裏硬硬的,看起來漂亮,雖然漂亮,猶如黃玉一樣,可看着實在不會怎麼好喫。
“就這東西,畝產千斤又沒人喫有什麼用?”
朱鬆聽了這話,不由得笑道:“別看這個東西硬邦邦的,那大米也是硬邦邦的,加了水煮了之後纔好喫,這個玉米雖然不熟,阿巴斯頭一次給本王帶的那穗玉米好喫,但放到災荒年間,這一畝地的玉米足以讓一戶普通人家飽飽的喫上一年還有很多富餘。”
“災荒年間老百姓餓的啃樹皮,喫觀音土,把樹皮和觀音土還有這玉米放在一塊兒,本王想一定會有更多的百姓去選擇喫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