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審訊開始
“啊!你別過來!”
錢通的腳步一頓,隨後緩緩道:“董春文,你的父親董清,與我是舊識,洪武十八年的時候,我與你父親一起調任入京,我們倆結伴同行數日,倒也算的上是朋友了。”
“按照我與你父親的關係,你應該叫我一聲叔叔,我把你從牢裏帶出來,是想你少受一點苦,一看你瘦成了這樣,之前沒怎麼喫飽飯吧?”
錢通話音剛落,那邊就有錦衣衛進來,手裏提着食海
食盒打開,香氣撲鼻,雖然只有三個菜,兩個素菜,一個葷菜,但這也是逃亡的人很難得的美食了。
董春文已經記不得,自己自從逃出京師以來,究竟吃了多少苦,收了多少罪,爲了活着什麼沒喫過,草根、樹皮,甚至是馬糞。
她上一次喫一頓正兒八經的飯的時候,還是在兩個月之前,那個時候夫妻兩個玩了一個燈下黑,在鳳陽附近給人家當了五的佃農,後來因爲錦衣衛追查,兩個人連工錢都沒要,急忙逃到了山東。
之後烏達將自己家裏祖傳的一個玉鐲子當了,兩個人本來要用這些銀子去高麗的,可沒想到那個當鋪就是錦衣衛開的,他們兩個立馬就暴露了,然後就在這了。
被抓的這幾日喫的一直都是牢飯,雖然比什麼草根樹皮好多了,但是也都是些剩飯,都快餿了,所以眼前的這一頓香噴噴的飯對於董春文來,誘惑是相當的大。
董春文看着這飯菜嚥了口口水,沒有失去理智,還是警惕的道:“你是要下毒殺我嗎?”
錢通聽到這哈哈一笑。
“孩子,我要是殺你,還用得着下毒?”
董春文抿着嘴脣,終於開始坐下來喫飯。
錢通看着董春文緩緩道:“當年我和你父親同道而來,那個時候我身上沒什麼銀子,你父親在我身上花的錢很多,我把他當作恩人,當年的靖難的時候,我也想救你父親,可我就是錦衣衛指揮使,監視下的藩王就是我讓人去做的,那個時候別是你父親了,就算是我,也是自身難保啊!”
“所以啊,那個時候我救不了你的父親,沒辦法,不過現在我可以把你送走,給你一筆銀子,你離開這裏,離開大明,走得遠遠的,永遠也不要回來。”
董春文大口大口地往嘴裏送着飯,聽到錢通這句話,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
“我的丈夫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你們兩個又沒有父母點頭,不算成親。”錢通淡淡的道。
“那不行!”董春文放下筷子:“我和他已經成了親了,我們都已經……他就是我的丈夫!”
錢通微微一笑,太好了,終於套出來了,看來兩個人這是已經圓了房了,如此接下來的計劃,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了。
“要是帶上烏達,我很難送你們兩個走的,總要有一個人留下來頂罪。”
董春文急了,飯也不吃了。
“如果我的丈夫不能走的話,那我也不走,你們還是把我關回去吧,關於其他靖難遺孤的事情,我是不會的,我只當從來不知道你和我爹之間的事情,你也不用再提了。”
錢通假裝做出妥協,嘆息一聲。
“行吧,誰讓你是董清的孩子,既然這樣,那我就再想想辦法,其實你們要是出其他的靖難遺孤的事情,你們兩個一樣可以遠走高飛,王爺那邊,我替你們兩個擋着,你們兩個離開大明瞭之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會給你們一筆銀子,你們可以在當地開枝散葉,怎麼樣?”
董春文聞言,沉思了片刻。
“不,我是不會做出背叛靖難遺孤的事情的,我們都是被朱棣迫害的家破人亡的人,我們互相幫助,誰都不會把誰出賣掉的,你死了這條心吧!”
錢通確定了,他們兩個一直以來,都和幫助靖難遺孤的那個幕後組織沒什麼太深的關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他的靖難遺孤,或者是那個幕後組織,一定幫過他們倆。
已經有了感情基礎,恩情或者是友情,只有這樣她的反應纔會是現在這樣。
該問的差不多都問完了,錢通正要離開呢,就聽見身後的董春文問道。
“我相公,他能喫到這樣的飯菜嗎?你們就算是讓我們死,也應該讓我們喫的飽飽的在上路啊!”
錢通背對着董春文:“你相公也會喫到的,放心吧。”
完,錢通離開了,董春文把飯菜吃了個乾乾淨淨,因爲屋子裏面就剩她一個人,所以這個時候她喫起東西來,更是不管不顧,盤子都舔的乾乾淨淨的。
錢通出來了之後,又拿上了另一份飯菜,來到了大牢裏面。
烏達看到錢通下來了,立馬站了起來。
“我妻子呢?你們把我妻子怎麼樣了?”
錢通聞言哈哈一笑。
“別這樣想我們,我們是錦衣衛不是土匪,你妻子好好的呢,沒有嚴刑拷打,也沒有發配教坊司。”
烏達心下稍安,隨後又狐疑地問道:“你們到底什麼意思?不是了嗎,要殺要剮隨你們來,我們什麼都不會的!大不了你們殺了我們!黃泉路上我會等着你們,看看你們幾時下來?”
錢通沒管他,給獄卒使了個眼神,獄卒立馬上前打開了牢房,錢通則把食盒拿了進去。
“過來喫口飯吧,就算是大話也要等喫飽了纔有力氣不是嗎?”
烏達咬着牙:“你我是在大話?”
錢通呵呵一笑:“難道不是嗎?要是真想死的話,你早就一頭撞在牆上死了,之所以不想死,還是因爲你有牽掛,其實來,你的妻子是真的不錯,只可惜啊,懷孕了,不然的話你們兩個沒準真能跑得了。”
“什麼?”烏達還以爲自己聽錯了:“你什麼?我妻子懷孕了?你在騙我!”
錢通道:“我騙你幹什麼啊?我們殿下一眼就看出來了,你妻子懷了孕,這才讓我們給你妻子換了一個乾淨一點的房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