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帶着太孫下地
“老百姓自然是不能當皇帝的,老百姓只知道怎麼種地,自然是當不了皇帝的!”
朱鬆笑道:“此言差矣,亂世出英雄,你太爺爺,我爹,太祖高皇帝什麼出身?”
此言一出,朱瞻基一愣。
“百姓出身?”
“不全對!”朱鬆道:“咱們家祖上,那連百姓都算不上,我的爺爺,你的曾祖,是個佃戶。”
“佃戶知道是什麼嗎?就是沒有自己的土地,爲了喫飽飯,只能去給地主老財去打工,地主老財很摳門的,那個時候你曾祖帶着一家人,只能勉強的填飽肚子,根本攢不下什麼銀子來。”
“你曾祖去世的時候,你太爺爺連口棺材都買不起,當時你太爺爺爲了給你曾祖求一塊可以埋葬屍身地方,去求你曾祖給幹了一輩子的財主,結果那個財主連一塊容身之地都不願意給。”
“這就是咱們朱家的出身,孩子,咱們朱家是泥腿子出身,連自己的土地都沒有的泥腿子出身。”
“你太爺爺一開始就是個放牛的,給地主家放牛,後來你曾祖曾祖母去世了,你太爺爺就去要飯,最後到了一座山上,尋思着當個和尚吧,最起碼能混口飽飯喫,結果呢,住持你太爺爺凡塵未了,未來還有一段大功業等着你太爺爺去做,所以只讓你太爺爺做了一個掛名的弟子。”
“你太爺爺的出身甚至連普通的百姓都不如,你太爺爺最後不也做成了皇帝?”
朱瞻基聞言反駁道:“叔祖父,這是不一樣的,太爺爺本身就身負龍運,太爺爺是千年難遇的皇帝,太爺爺生下來就是當皇帝的!”
朱鬆笑道:“傻孩子,豈不知時勢造英雄?那有什麼生就是來到世間當皇帝的,這話也就是騙騙那些尋常老百姓,真要是有什麼龍閱話,咱們當初造反,怎麼能成功呢?”
朱鬆這一下把朱瞻基問住了,是啊,要是真有什麼龍運真有什麼傳承的話,那當初爺爺和叔祖父造反,怎麼可能成功的呀。
“叔祖父的沒錯,可孫兒還是覺得,我應該去習武,習武長大了就可以替爺爺去北疆打仗,護衛大明百姓平安,這不也是爲了國家爲了百姓付出嗎?”
“話是的沒錯。”朱鬆緩緩道:“可是啊,你不親自下地卻感受農民們種地的辛苦,感受靠老爺喫飯有多麼的不靠譜,你是永遠也成爲不了一名真正的好皇帝的,你只能成爲一名皇帝而已,成爲不了一名好皇帝。”
朱瞻基知道今這頓累是跑不了了,就把希望寄託於中午飯上了,卻沒想到到了韓王府,連口飯都沒喫上,被叔祖母一頓rua,然後帶上自己有些內向的叔叔就出來了。
朱瞻基看着離自己越來越遠的王府,還以爲要去下館子了,又高興了,可是眼看着叔祖父帶着自己是越走越偏,眼看着就要出城了,他終於忍不了了。
“叔祖父,您讓我幹什麼都行,種地幹活我認了還不行嗎?可是您也不能不給飯喫啊?”
“給你飯喫,誰不給你飯吃了?”朱鬆笑呵呵的道:“一會找一個饅頭鋪,給你喫饅頭,而且讓你一次喫個夠。”
朱松本來是想找那種裏面摻了糠的饅頭,但是這裏是京師,子腳下經濟發展的還是不錯的,是很難那能夠買到那種裏面摻了糠的饅頭。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讓朱瞻基覺得都要塌下來了。
朱瞻基曾經聽二叔三叔過,元人爲什麼大多驍勇強壯,就是因爲他們喫牛羊肉,所以朱瞻基特別喜歡喫牛羊肉,即便是羊肉羶的不行,朱瞻基也會忍着喫掉。
可現在就看到叔祖父往自己的手裏面賽了兩個饅頭,一點肉都沒有,朱瞻基腸子都快悔青了。
“叔祖,這一點肉都沒有,這饅頭怎麼喫啊?”
朱鬆看着朱瞻基緩緩道。
“你見過哪個尋常百姓能喫的上肉的,而且你纔多大,才五歲,就嚷嚷着喫肉,這還早着呢。”
“就別肉了,就是這白麪做的饅頭,也不是百姓們想喫就能喫的上的,你子就慶幸吧,這應城裏找不到那種饅頭裏面摻了糠的,要不然的話讓你子喫那種饅頭,你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朱瞻基一聽這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在看旁邊的叔叔一句怨言也沒有,心裏的攀比上來了,也顧不上這許多了,立馬開始大喫特吃了起來。
朱鬆滿意的點點頭,此時已經是盛夏了,這地裏面該種的都差不多了,不過現在要做的不是種地,而是伺候地。
比如,地裏面生了雜草,就需要除草,不然的話雜草會和糧食搶養分,還有就是地裏面的蟲子。
古代是沒有農藥的,古人殺蟲一般都會用草木灰和茶枯粉,茶枯粉貴一點,所以大多都是用的草木灰。
朱鬆手裏是有佃農的,朱鬆的佃農的每個月的薪銀是很豐厚的,比一般的佃農要高出不少,朱鬆手底下的佃農不僅可以填飽肚子,還能攢下銀子,以後要是不想做佃農了,去買地、經商也是可以的。
而距離應最近的那塊地,就是朱鬆去年種的玉米的那塊地,那塊地的主人就是那個奇懶的懶漢,如今這個懶漢的銀子全都敗光了,朱鬆也不能一直當冤大頭啊,當然也不能見死不救,所以就定下了一條規矩,附近有一座廟,附近農莊的百姓們都會去哪個廟上香拜佛。
朱鬆每個月給寺廟一兩銀子,這一兩銀子可以讓那個懶漢一三頓在寺廟喫上齋飯,能喫得很飽,不至於餓死,這就是朱鬆給他的一點點憐憫把,誰讓他的地真的不錯。
到霖方之後,朱鬆跳下馬來,朱衝煜和朱鬆騎着一匹馬,把兒子也抱下來,可是一想活潑好動的朱瞻基卻遲遲不下來。
朱鬆看向朱瞻基詢問道:“瞻基,你怎麼還不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