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老朱棣見徐妙雲!朱高煦:老三,這天下分你一半!(6K字)
季伯鷹起身,給了老朱一個稍後再問的眼神,隨後目光掃過眼前的這幫天子儲君。
他現在要回辦公室,儘快擬定好白名單,不然正德時空的王陽明不知道怎麼吃藥就麻煩了,不喫還好,這要一口氣都吃了,那正德的心學就徹底GG。
“這節課就此結束。”
言罷,季伯鷹微微折身,拿起筆架上的鬥筆,龍鳳飛舞,於這面板宣紙之上,揮毫寫下兩行草書。
「如何維持帝國的基本盤」
「隆慶——小姐姐纔是世上最溫暖的港灣」
筆落,季伯鷹折身離去,除了要擬定白名單之外,他還要好好捋一下現在的課表。
人越來也多,自然不可能一直上大課。
“都看好了,這是下節大課的內容,理論課都提前預習好,課前交上你們的答案。”
“下一節大課,理論課+實踐觀察課,三天後再開課。”
“另外,第一期的學員,除卻阿標之外,其他人留下來把傳習錄第二冊抄三遍,老朱你來監督,不抄完不準回去。”
“至於第二期的學員。”
季伯鷹看向朱標。
“阿標,你負責將之前的教學內容,給第二期學員大概過一遍,讓他們有個印象。”
在季伯鷹的培養計劃中,朱標未來將成爲自己的教學助教,現在算是提前實習一波了。
聞言,阿標臉色一怔,隨後眉宇間透着驚喜,連忙是站起身來。
“是,仙師放心,我一定完成您交代的任務!”
“嗯。”
季伯鷹微微點頭,隨後折身,一個瞬移,身形消失在這講臺之上。
座位上的嘉靖神仙和少年朱厚熜都是眼眸一縮,捏緊了拳頭,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從師尊手中,將這縮地成寸的仙術學來。
若是師尊不可,那就跪倒師尊答應!
“都愣着做什麼?!”
“都給咱認真抄,但凡敢漏一個字,打一棒。”
老朱提着狼牙棒,目光掃過老朱棣等一衆朱家子孫,惜玉則是微笑着給這些天子儲君們發放用於抄寫的宣紙,以及傳習錄第二冊的範本。
而阿標則是乾咳兩聲,手中拿着自己記錄下來的前面幾節課的筆錄,緩步站上講臺,目光落在第二期的學員們身上。
這第二期的天子儲君,從堡宗到嘉靖,一個個都是注目望着阿標。
他們都很是好奇,眼中露出難得的求知慾,想要知道在這堂課之前,仙師又是講過怎樣的課程內容。
這輩子從來沒這麼愛上過學習。
“注意聽了。”
“我們,從第一點開始講起……”
阿標單手背在身後,學着季伯鷹的上課風格,正準備開始講課。
這聲音剛出。
突然,主堂大門外有着叩門聲響起。
霎時,這主堂內的天子儲君都是眉頭皺了起來,折過身,目光下意識望向這身後的大門。
老朱更是眼神微凝。
他來這醉仙樓,並沒有藏着掖着,每次都是以天子座駕到臨醉仙樓,平民百姓都能看見天子鑾駕,故而外界早已經是傳開醉仙樓中有仙人,皇帝陛下攜太子與燕王殿下於醉仙樓求學仙術長生。
故而,除非是覺得脖子太硬不怕刀砍之外,否則斷然無人敢來敲這醉仙樓的門。
而且主堂之外還有醉仙樓的大門,大門外皆是錦衣衛駐守着,能夠通過這道大門,說明錦衣衛不敢相阻,身份極其不一般。
‘妹子。’
老朱眼神一亮。
在整個大明,能突破錦衣衛見自己的人,只有咱的標兒和妹子,標兒就在身側,必然是妹子來看咱了!
想到這,老朱咧嘴笑了。
而這時,手腳最快的永樂朱瞻基已經快步上前,一把將這門給拉開。
擡頭望去,整個人頓時怔在原地。
來人是兩個女子,身位在前的是馬皇后,這朱瞻基自然是不認識。
但是後半身位的燕王妃,也就是朱瞻基的親祖母,朱瞻基腦海中多少還是有點印象,儘管徐妙雲薨逝時他年齡還很小。
此刻,亦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皇,皇祖母?”
話音落。
原本正在認真抄寫傳習錄第二冊的的宣德帝,建文和永樂朱高熾、小朱四以及建文朱老四,都是頃刻回頭望去。
吧嗒。
永樂大胖手中毛筆落地,呆愣的起身,朝着大門方向走了幾步,接着三百斤的身子撲通一聲就是跪了下去,眼眶通紅,淚水頃刻洶涌。
“娘……!”
一聲喊娘之聲,響徹整個主堂。
自從永樂五年的那一個深夜之後,他就再也沒有母親了,再也沒有人會愛撫的摸着他的腦袋,讓他多喫一些。
小朱四則是快步迎了上去,先是朝馬皇后行個禮,這才站在徐妙雲身邊。
至於建文朱老四,這會他的時空纔是建文四年,徐妙雲依舊還活着,但是看到這位年輕的徐妙雲,心中還是有諸多感慨時光蹉跎。
“他……?”
徐妙雲看着跪在地上朝自己大喊孃的永樂朱高熾,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畢竟這會的徐妙雲也才二十出頭,而永樂大胖已經是四十多了。
小朱四悄悄在徐妙雲耳畔耳語了兩聲,霎時徐妙雲臉色一變。
“啊?伱是高熾啊?”
面對這個三百斤的中年好大兒,徐妙雲想到自家王府中那個纔剛學會走路,比尋常嬰孩要胖些的小朱高熾,默默下定決心,回去就給小朱高熾減肥,以後可千萬不能長成這樣。
哪怕是第二期的天子儲君們,這會一個個也都是折身望去,紛紛是站起身,然後畢恭畢敬的跪了下去,嘩啦啦跪一排磕頭。
馬皇后,以及當下的燕王妃,都是他們的直系祖宗,給祖宗磕個頭那是理所應當。
老朱也是笑呵呵的帶着阿標朝着馬皇后迎了上去。
夫妻兩人望着這跪了一地的好兒孫,頗有一副怡然之意。
馬皇后更是心中感慨萬千,她從未想過,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見到這些本應百年後纔出世的血脈。
“陛下還在等什麼?”
馬皇后笑着看了看老朱,老朱一愣,接着哎呀一聲。
“妹子,來,咱給你一個一個介紹。”
“這個是中年老四,這個是高熾,這個是瞻基,也就是咱重孫,這個…”
老朱目光落在正統堡宗身上,正統堡宗整了整衣服,剛想給太太太祖母留個好印象,老朱直接目光一跳。
“跳過。”
堡宗:“…………”
而有着一人,則是始終都沒有站起,哪怕是老朱開始介紹了,依舊還是背坐着。
那是,老朱棣。
自永樂五年,徐皇后崩逝之後,老朱棣便是再未立過皇后。
夫妻恩愛三十餘載,他猶記得當年全天下都在罵他朱棣是個無君無父的反賊之時,唯有徐皇后會在深夜裏靜靜抱着他,安慰他。
倚在他的耳邊告訴他,不要怕,你還有我。
我,永遠和你在一起。
在徐皇后崩逝之後,老朱棣的性格便是發生大變,經常對朝臣破口大罵,並且堅持穿着白衣素服上朝,這讓朝中上下,以國喪的形式祭奠徐皇后整整長達一年。
老朱棣猶記得,徐妙雲垂危之際對他說的話:當今天下雖說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並沒有完全恢復,希望陛下多加體恤。在用人時,要廣用賢才,明辨是非邪正。教導子孫以學業爲重,對宗室以恩義相待。
並且格外提醒朱棣,在她死後,千萬不可以大肆封賞她的家人,以防外戚干政否則她泉下不寧。
縱是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她還在時刻叮囑着朱棣要做一個好皇帝。
正如馬皇后崩逝前對朱元璋說的話: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大明的前三代皇后,馬皇后、徐皇后、張皇后,無一不是名傳千古的一代賢后,直到孫氏出現,這大明後位的路子就開始歪了。
再往後的大明皇后,再無人有資格稱得上一句賢后之名。
老朱棣更是記得,徐妙雲在自己懷中閉上眼的最後一刻,用盡最後力氣說出的最後一句話。
‘殿下,妙雲好想,好想和你再回北平看看。’
在最後的時間,他不再是那個九五至尊的永樂帝,他只是她的殿下,正如當年他們初識一般。
他們共度三十載的家,在北平。
她想,回家看看。
史載:帝悲慟,爲薦大齋於靈谷、天禧二寺,聽羣臣致祭,光祿爲具物,帝亦不復立後。
“這位是?”
此時,小朱四帶着徐妙雲來到了老朱棣的身側,得意的介紹。
“妙雲,此人可厲害了,他就是我和你講過的,四十年後的我,那位南滅安南,北逐蒙古,爲大明擴土萬里的永樂大帝。”
當聲音響起的這一刻,老朱棣的脊背,這位永樂大帝的肩,明顯一顫。
老朱棣緩緩折過身,當他看見徐妙雲那張熟悉又年輕的臉龐時。
縱是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縱是無數次告訴自己這不是自己那個世界的妙雲。
可終究,思念打敗了一切。
褶皺雙眼,剎那通紅。
“父皇,母后,我先回去了。”
他看向老朱和馬皇后,不敢再看徐妙雲,行了個禮風鈴搖動,老朱棣的身影,從這主堂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