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老萬曆:不批!不批!朕不批!!(別養書啦!)
衆人身子一顫,都是連忙望向講臺位置,接着一個個都是自覺的回到了各自座位。
“老朱,他就暫時坐你旁邊。”
季伯鷹掃了眼對小萬曆愛不釋手的老朱。
平時裏還真沒看出來,老朱對小孩竟然有這麼溫和的一面。
惜玉則是快速在老朱太師椅旁邊,搬了一個小凳子。
“來,小胖墩,隨祖爺爺坐過來。”
其實老朱對小萬曆用祖爺爺這個稱呼,並不恰當。
朱翊鈞的父親是朱載坖,祖父是朱厚熜,而祖爺爺,真要算起來,得是那個被嘉靖神仙追尊的興獻帝朱祐杬。
‘小胖墩?’
聽着這個稱呼,小萬曆心中略有不爽。
小萬曆從五歲就開始讀書,儘管現在才九歲,嚴格來說,還不到九週歲。
可也已經做了四年的東宮太子,帝王家的子孫,又是太子之身,自然是比尋常孩子要早熟不知多少,聽到‘小胖墩’這個詞,眼角不由抽了抽。
但既然是太祖爺給自己的稱謂,小萬曆自然不敢抗拒,只能乖巧的點頭,只要太祖爺爺高興就好。
“好的,太祖爺爺~!”
在老爹朱載坖的鼓勵目光中,小萬曆跟着老朱上了講臺,然後乖乖的坐在屬於自己的小凳子上,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季伯鷹。
小腦袋瓜裏飛速的轉着。
思索着這裏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爲什麼這裏會有這麼多祖宗出現?而這些祖宗又聚在這裏幹什麼?還有就是這個長得一點都不像仙人的仙人,又是要做什麼?
這一刻的小萬曆,腦子裏的問題,足可以出一本大明版的十萬個爲什麼。
“接下來,我們繼續剛纔的課題。”
“關於萬曆一朝的內政,嗯,也就是朱翊鈞一朝的內政。”
季伯鷹話音剛落。
坐在小凳子上的小萬曆突然身子一顫,整個人都蚌住了,小腦袋瓜更是有那麼一瞬間宕機了。
‘我都還沒登基呢,哪來的內政呀!’
“小胖墩,你一會可是要好好聽仙師所講的內容,聽到了好的要繼續保留,不好的則是要積極改正,這可是太祖爺爺對你的教誨。”
老朱笑呵呵的摸了摸小萬曆的小腦袋,然後牽住了小萬曆的小胖手,可見老朱心中之喜愛。
小萬曆帶着滿腔的驚愕看了看老朱,愣愣的點了點頭。
他小小的腦袋瓜怎麼都想不通,爲什麼自己要向另外一個自己學習,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說好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呢?
在小萬曆的眼中,這位講臺上的神仙,正拿起他從未握過的大毛筆,在一副巨大的宣紙上,寫下了幾個他並不怎麼理解的詞。
「六一」「六不」
這兩個詞,不僅是小萬曆看不懂,包括老朱阿標、老朱棣等一衆天子儲君在內,也都是被這宣紙上的兩個字給看懵逼了。
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六一。”
季伯鷹話音落。
老朱等人的臉色,頓時稍稍有些變化。
老朱更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兄長,咱怎麼有一種不大好的預感。”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微微一笑。
“所謂六一,就是六個第一。”
“第一。”
“算上建文,大明第十七帝中,萬曆是唯一一個被官方炸了墳頭的皇帝。”
“簡稱爲墳頭爆破第一帝。”
“帝陵內的陪葬之寶,盡數被掘一空,萬曆棺槨被打開其內屍骨被取出,最後七零八落,散亂各方,不知所蹤。”
話音落定。
在場衆人,都愣了。
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屍骨無存。
坐在小椅子上的小萬曆更是聽的腦瓜子嗡嗡作響。
‘我才九歲,伱就跟我說我的墳被炸了,你,你…是何居心!’
好在小萬曆還算是有點心性,不然這會估計已經‘哇’的一聲哭出來了。
“仙師,那,那我們的墳呢?!”
弘治朱祐樘愣了愣,突然臉色一變,略帶幾分心理陰影的問出了這個問題,畢竟除卻孝陵之外,其他皇帝在北平的帝陵可都是挨着的。
“你們的還好,慘一點的頂多就是被挖了幾鏟子,偷了些陵內陪葬器物而已。”
季伯鷹說完這一句,衆人才是心頭長呼一口氣,偷點東西還好,沒被掀了棺材就行。
“仙師,學生有一個疑問,衆帝陵都在一處,卻爲何只有萬曆的帝陵被如此對待?”
宣德帝問了一個問題。
季伯鷹看了眼宣德帝,又掃了眼其他人。
“萬曆的帝陵耗費八百萬白銀修建。”
言下之意,就你們的帝陵,配和萬曆的比嗎?
一語出,老朱都聽懵逼了。
他的孝陵,都才耗費一百萬兩白銀修建!
就算過了兩百年,通貨再怎麼膨脹,那也不能膨脹這麼多銀子啊!
老朱棣也是一臉懵逼,他給自己修建的明長陵,合計花費也就在六七十萬兩白銀,這萬曆修個墳,都夠他這個永樂帝修十多個了。
其他天子儲君也是一個個處於驚愣的狀態。
八百萬白銀,國庫兩三年的盈餘,修墳?!
這一刻,老朱默默放開了小萬曆的手,突然覺得沒有那麼愛了。
“第二。”
“大明嗑藥第一帝。”
“當然,我這裏所說的藥,並非是尋常之藥,而是能讓人上癮的藥。”
“謂之名:福壽膏。”
作爲一個皇帝,沉迷玩射擊可以,喜歡豪賭也沒問題,反正你是皇帝,輸了贏了都是你的。
但沾這玩意,着實是有點玩命。
不過萬曆搞這個,並不是爲了自己過癮,而是治牙疼,又或者是用於壯雄風,這一點頗有野史風味,難以斷定。
老朱等人都是聽的皺起眉頭,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福壽膏,但肯定不是什麼好玩意。
“第三。”
“搞錢斂財第一帝。”
“萬曆爲了弄銀子,派遣身邊太監前往全國各地收取開礦收稅,而這些礦稅,看似不是直接壓榨百姓所得,可實際上層層下壓,尤其是去沒礦的地方收礦稅,最後都會落在百姓身上,搜刮的還是民脂民膏。”
“並且派往各地的稅監,一個個斂財之盛,令人髮指,往往收礦稅銀數十萬兩,最後只上報內庫數萬兩。”
這一點,有明確記載。
山西巡撫上書朝廷揭發,稅監孫朝每年收45200兩,僅上交15800兩,剩下的29400兩全部被其私吞。
山東巡撫上書朝廷舉報,稅監馬堂每年收26萬兩,僅上交78000兩,七年時間貪污了足足130萬兩。
這樣的事情,在萬曆收礦稅的那些年,遍佈全國。
‘啪’的一聲。
嘉靖神仙一拍桌子,都給氣的站起來了。
“真就一半都不給?!”
想當年,兩百萬兩還得給本帝君一百萬。
這過了幾十年一半都不給了?
這簡直太離譜了!
老朱稍微挪了挪椅子,距離小萬曆更遠了。
小萬曆疑惑的看了眼離自己越來越遠的太祖爺,眼神中透着幾分委屈。
愛走的太快,就像龍捲風。
其實在萬曆搞錢的這個事上,季伯鷹也覺得有點離譜。
萬曆年已經全面開海,真想要弄錢,加徵商稅不比搞什麼礦稅要來銀子來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