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李世民,我要見朱溫!
“你自己看吧。”
對於李二提出的要求,季伯鷹並沒有拒絕,畢竟就是放一段視頻的事情罷了。
一念而過。
只見在這甘露殿的正上空,有着一道百寸大小的4K光幕出現,其內播放着的內容,正是李承乾短暫的後半生。
關於李承乾,這位大唐皇太子,的確是一個令人極爲惋惜的人物。
若是李承乾能夠一直按照自己二十歲之前的人生劇本走,那李承乾必定是能夠承繼貞觀之治,繼往開來,帶領大唐再走上一個新的輝煌。
可惜。
這李承乾雖然生的天資聰慧,在處理政事也不愧是一把好手,可偏偏弱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心理抗壓能力不行,甚至可以說是屬於很弱的那一種,受不住打擊。
再直白一點,就是有點玻璃心。
慈母病逝、足疾跛腳、父親嚴苛、兄弟受寵,這些因素在短時間內綜合在一起,這位曾經的天之驕子,直接原地瘋魔了,開始自暴自棄。
“唉,真是可惜了。”
老朱一聲嘆息。
其實在對嫡長子的態度之上,老朱和李二這兩個人,是有極高相似度的。
首先。
不論是老朱還是李二,他們都是極爲疼愛自己的長子,大明朱標和大唐李承乾,都是在李世民和老朱登上皇位的當年,第一件事將自己的長子冊立爲皇太子。
其次。
不論是老朱還是李二,他們都是對自己長子的教育極爲關心,從朱標幼年開始,老朱就讓李善長、劉伯溫等一衆給朱標當老師,而李二亦是如此,在李二還是秦王的時候,就已經命秦王府十八學士教導李承乾儒家經典,可以說是極爲注重長子的教育問題。
最後。
不論是老朱還是李二,從未曾動過要廢黜太子的念頭,朱標之所以沒有當上皇帝,是因爲死的早,李承乾之所以沒有當上皇帝,是因爲造反,造了反的太子,就算皇帝再怎般有心傳位,也不可能讓其坐上皇帝的位置。
而就算是造了反,李二最終也沒有將其殺了,只是發配到偏遠之地幽居。
但是從教育結果上來看,朱標和李承乾顯然是有着天差地別。
在老朱的教育之下,雖然平日裏對阿標也嚴苛,但是阿標在老朱的教育下,成長爲了一個絕對合格的接班人,不論是政務處理還是爲人處世方面,都是歷朝歷代數一數二的優秀太子。
上朝能鎮羣臣,下朝能束諸王,若是朱標能夠順利繼位,大明根本不可能有靖難這麼一檔子事,這一點可以是毋庸置疑。
總結性來說,老朱對阿標的教育是極爲成功的,也是歷史上極其之難得發生於皇家天子與太子之間的君臣父子真情,從未有過互相猜忌。
除卻老朱和阿標之外,遍尋古今,找不到第二對這樣的皇家父子。
而反觀李二這邊就是不一樣了,在李二教育下的李承乾,卻是硬生生的從一個優秀皇太子被整到了自暴自棄的攪屎棍,甚至最後密謀造反逼宮的地步。
“爲什麼。”
看完了視頻的李二,眉頭緊皺着,喃喃自語。
這一句‘爲什麼。’
李二似是在問自己,又似是在問仙師。
“你自己不知道爲什麼?”
季伯鷹看了眼李二,淡淡道。
現在這個時間段的李二,還並未到完全昏聵的階段,依舊具備着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
而這個問題,並不需要多高的智商都能理解。
“我……”
李世民頓了頓,沉默了。
他覺得自己應該知道,但是心裏有個聲音在告訴他,你不知道。
這種糾結的心境,讓他一時語塞,竟是不知該如何張口。
“小李啊,你錯就錯在一件事上。”
老朱一臉感慨的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以一副過來人的樣子的姿態說道。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做父親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你心疼,咱也心疼。”
“咱家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
“咱沒有一個不心疼,咱沒有一個不喜歡的。”
“可是再心疼又能怎樣,咱與你都是帝國天子,首先便是要爲國家着想,咱當年在分封諸王之後,便是立即讓這些孩子們都去了各自封地,數年也難得見上一面。”
言語至此,老朱不禁感慨了起來。
他爲了彌補這些分封各地的兒子們,只能用如山的賞賜來代替。
“老朱,說重點。”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這貨自從清閒之後,廢話也是變多了,一不留神就能一個人咕嚕咕嚕一大堆。
“嘿嘿嘿,好,好好。”
老朱笑了笑,隨即繼續道。
“小李,你既然已經在心中選定了李承乾爲太子,並且也從來沒有廢黜李承乾的意思,那你爲何又對魏王李泰那般恩寵勝過太子。”
“你這般恩寵,無異於是給東宮招致非議。”
“儲君不穩,國本不穩,這江山社稷不穩,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這個說出‘水亦載舟水亦覆舟’之人,難道會不懂嗎?!”
“你以爲你這是對兒子加恩,實則你這是自私,絕非是一個帝王所行之事。”
隨着老朱的這番話落下。
李世民更是沉默了。
是啊。
以他李世民的智慧以及政治頭腦,豈能想不到這一點,豈能不懂這一點。
“我……控制不住自己。”
李世民無奈一聲長嘆。
隨着年齡之增長,他對魏王李泰的寵幸更甚,原因就在於他覺得李泰做不了太子,那自己就對他好一點,彌補內心的愧疚。
可是他也知道,這種超乎禮制的恩寵,必定會帶來前所未有的麻煩。
這位千古一帝,用最清醒的頭腦做着最胡塗的事,偏偏還在不斷地給自己洗腦,告訴只要自己不去想,這事就沒發生。
“小李,咱能理解你的心態。”
老朱繼續道。
“你其實早就已經知道問題的核心根源所在,你也確切的知道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你只要下一道聖旨,讓魏王李泰出外之官,當下所有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但是你並沒有選擇這樣做,你每一次想到的時候都覺得可以再拖幾年,三年復三年、又三年,你覺得只要在你駕崩之前,都來得及。”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心道這老小子現在怎麼這般會說,難不成是在政事堂給人上課練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