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早晚都得受到社會的毒打
所謂的縣試就是縣考,就是所謂的初試,府試也叫做府考,是複試,最後參加學政主持的院考,而後纔算通過,通過了這些,才能繼續往上參加鄉試、會試、殿試。
說好的六元及第,就是六元及第,他要一級一級的往上考。
高祖先皇帝開國時定下規矩,鄉試、會試、殿試每年舉行一次,而縣試的時間則在每年的二月和七月,二月的趕不上了,七月的還能爭取一下。
顧子陸認認真真履行自己的承諾,田二妞在他院子裏盡職盡責的掃灑,她透過窗戶能看到用功讀書的顧子陸,看的久了,才終於確定,這個跟自己睡在一個炕上的少年,竟然真的是東家的兒子。
啊,睡在一個炕上??
田二妞臉蛋一紅,趕緊低下頭去繼續幹活。
那是主子!她在胡思亂想什麼啊,太齷齪了!!
於是她扭頭趕緊再院子裏灑水,想着這樣能帶些涼氣兒,陸哥兒唸書也就能涼快些。
她的命是陸哥兒救的,陸哥兒是他們一家的大恩人。
田二妞越發努力幹活,她的爹和娘也都安排在院子裏,田老三平日裏幹些雜役的活,往陸哥兒院子裏搬搬東西什麼的,田老三的婆娘幹些漿洗的活兒,陸哥兒的衣服鞋襪,都是她負責。
一家人從莊子上搬到永安侯府,生活質量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現在莊子裏的人提起田老三一家都是滿臉羨慕,都說這一家子有福氣,突然就被東家瞧上了,直接帶到永安侯府做事去了。
但他們並不知道,田老三家當時收留的那個白嫩嫩的小子,就是他們東家的兒子。
顧子陸對這些小細節處理的很好,有些事情,暗地裏動作,比明面上去做,效果會更好,也更省心。
少年越發安心用功。
而京城裏一道聖旨也讓全天下的讀書人爲之震動。
增設會試殿試,很多學子不得不提前動身,從天南海北趕往京城。
當然還有些人早就上路了,本想一路遊歷,邊玩邊走,這下也只能快馬加鞭,爭取早日上京了,不過也有人不急,等着來年春天的會試和殿試。
“什麼?增開會試?”
學府的夫子們聞言也很震驚。
“這樣豈不是鄉試完了直接便是會試??”
“那不是趕不上了?”
“只是增開,明年二月的會試不取消。”
大家議論紛紛,誰也不知道皇上這麼做到底什麼意思。
“真是因爲做夢夢到了高祖皇帝的訓誡?”
“今年能出一位大才?有些期待了,也不知道那個大才會是誰。”
夫子們議論,下面的學子自然也議論紛紛。
馬廣幾個人直接看向顧子云,而後對着尹正楠道:“肯定是我們顧子云!”
尹正楠嗤之以鼻:“那可不一定。”
馬廣怒道:“總不可能是你吧?”
尹正楠嘿嘿一笑,指着平靜翻書的謝徊光:“這還有一位大才還沒說話呢,你們這個千年老二,有什麼好嘚瑟的?”
千年老二???
馬廣幾個人覺得十分生氣,但又無法張嘴辯駁,有謝徊光壓着,可不是千年老二?
衆人心氣不順,可兩個當事人都沒有半點反應。
謝徊光翻着雜書,一臉淡定,似是增開的會試跟他毫無關係,而顧子云卻在瘋狂唸書,他覺得今年的自己很有機會,當上這個大才。
那可真的就揚名立萬了。
但,誰都沒有考慮過,到底爲什麼皇上要增開這場會試,當然更想不到,今年殿試的考題,又會是什麼。
“啪!”
顧子云合上書起身往外走。
馬廣幾個人見狀跟上:“子云兄,你去哪裏??”
顧子云擺擺手:“我去找夫子,一會兒回去。”
夫子讓他等幾年再參加會試,可他等不及了,今年皇上新增會試,還說什麼能發現大才,這豈不是千年難遇的機會?
不行,今年的科考,他一定要參加!
“你要去參加秋天的會試?”
夫子捏着鬍鬚,上下打量了一眼顧子云。
少年十分堅持:“是,請夫子成全。”
等兩年?不等了,今年的會試是最好的機會,錯過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有了。
夫子嘆息道:“子云,我不是故意不讓你去,而是你的成績的確極不穩定,忽高忽低,尤其是堂上,需要當堂做的文章,你總是做不好,偏回府做的文章,多花費幾天的時日,你卻能交上最好的。”
“所以,我認爲你可能就是因爲年輕,心性不穩,所以才需要花費幾天時間沉澱下來再去做,而後才能做到最好,科舉不是兒戲,雖然這次不中,來年還有,但一次不中,兩次不中,次次都不中,對人的打擊太大,你且年幼,心性根本承擔不起。”
夫子也不想看到一顆好苗子因爲考場上發揮失常,進而直接被磨了心性,因爲他教書這麼多年,也看到過諸如一些神通,兒時多記了幾篇文章,便覺得可直達雲端,但一場會試下來,名落孫山,內心必定遭受打擊,雖然可以重新再來,但若是第二年不中,第三年再不中,便會被打擊的一蹶不振,從此一輩子默默無聞。
越挫越勇這個詞,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得是何等強大的內心,纔會一直失敗,又一直滿懷信心呢?
夫子也是惜才,便忍不住多說了幾句,尤其最近這段時間,顧子云的成績下滑的厲害,連平日的平均線都達不到,別說會試了,榜上有名都難。
面對夫子的擔心,顧子云心中嗤之以鼻。
反正顧子陸已經回來了,有他在,自己什麼都不怕。
“夫子,我還是想試試,如果不中,我願意再多等幾年。”
見顧子云堅持,夫子嘆了口氣:“那好吧,去試試也好。”
去試試,萬一真的行呢,顧子云的發揮忽高忽低毫無跡象可循,萬一這次幸運呢?
當然,也有可能不幸,這都說不準的。
“多謝夫子!”
顧子云滿心歡喜,拜過夫子扭頭便走了,餘下夫子一個人長吁短嘆,現在的孩子,都不聽話。
早晚啊,都得受到社會的毒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