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太后,您聽說過一個女孩嗎?
尹正楠嘿嘿一笑:“母親慢走,兒子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
趙盈巧捂着胸口,自己生的兒子,就得自己忍着受氣,她只能狠狠瞪了兒子一眼,扭頭離去。
皇宮裏,趙景程也在翻看會試的成績,他重點看了謝徊光的。
少年給他留下過很深的印象,現在再看看他的卷子,便更覺得心神愉悅。
“好,好!”
趙景程一連誇了兩個好,字寫的好,文章也好,的確是博學多才的少年郎。
“聽說榜下捉婿,都沒人能近謝徊光的身,老奴瞧着,這位也是個人物呢!”
周瑞海忍不住提起剛聽說的趣事,惹得趙景程哈哈大笑:“聽說他還是解元,如今又是會元,不知道殿試,是不是能拿個狀元。”
周瑞海欣喜道:“那這就是皇上治下的第一個三元及第了,縱觀前朝,也未曾出過多少三元及第呢!”
六元及第屈指可數,三元及第也不多,若是出了,不就證明,是當今皇上有能力嗎?
這可是給皇帝臉上貼金的好事。
趙景程欣喜點頭,忍不住對謝徊光也多了幾分期待,只要這少年殿試上不出什麼大差錯,穩住現在的成績,趙景程就算爲了自己的聖明,也會努力成就一個三元及第的。
“皇上,大長公主求見。”
趙景程心情不錯,命人收了卷子,請趙盈巧進門。
“參見皇上!”
趙盈巧行了禮,趙景程起身看座,姑侄相視一笑,少了朝堂上的緊張肅然,多了幾分輕鬆親切。
趙盈巧同趙景程關係還算親近,兩個人雖然是姑侄,但是年齡差的不大,再加上先皇的女兒們死的死,遠嫁的遠嫁,留在身邊的這些,趙盈巧反而成了關係最親近的。
趙景程對這位姑姑也一直尊敬,甚至趙盈巧和尹青的親事,也是他牽線搭橋的。
尤其這次會考,尹正楠竟然也榜上有名,趙景程看到時,還忍不住一陣歡喜呢。
“這次正楠也榜上有名,想必姑姑可以寬心了。”
趙盈巧兩個兒子,長子一直平穩發揮,雖然沒多冒尖兒,但仗着皇親國戚四個字,也混的不錯,只這個小兒子從小頑劣,最不喜唸書,趙盈巧也一直頭疼這個孩子的學業。
當初還是人永安侯府的顧子軒非要參加鄉試,尹正楠跟顧子軒關係好,扒着人家學了一段時間,非要跟着一起去,這才勉強考上了,而今,聽說又是靠着顧子軒的幫忙才考上的會試。
就算是倒數第二,那也是榜上有名啊,將來也就不必父母憂心了。
對於考上這件事,趙盈巧是開心的,她跟着點了點頭,而後忍不住嘆了口氣。
“姑姑爲何嘆息?”
趙景程不解,兒子考上了,還有什麼需要嘆氣的事情嗎?
“皇上,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該不該說。”
“但講無妨。”
趙盈巧想了一下,道:“能不能,殿試的時候,讓正楠落榜。”
大殿裏頓時安靜了,幾乎是落針可聞。
別說趙景程,就算是周瑞海都用一種陌生的眼光打量着趙盈巧。
尹正楠好容易考上了會試,現在竟然讓他殿試落榜?怎麼想的啊,這還是親媽嗎?
趙盈巧尷尬道:“這孩子,非得迎娶永安侯府的四姑娘,我尋思他考不上,便答應等考上再說……”
趙景程恍然,思索了一下,才道:“姑姑,不是朕不想幫忙,只是父皇在位時發生過一件事,不知道姑姑是否還記得。”
先帝在位的時候,殿試是有落榜一說的,曾經有一年,就有一個年輕人殿試落榜,還是先皇親自批的,那年輕人自覺有才學,不服氣,扭頭便去投奔了匈奴,甚至一路做到了宰相,給大周帶來不小的困擾。
自此之後,先皇就改了制度,殿試再沒有落榜一說了。
趙盈巧嘆了口氣,知道這件事再無改變的可能了。
“聽說永安侯府的長公子會試考了七十六,正楠也是多虧了他的筆記才榜上有名,永安侯老了,但小一輩或許會有另外的境遇呢?姑姑放寬心。”
皇帝都這麼說了,趙盈巧也沒什麼好說的了,便留下說了會兒話,而後進後宮看了看皇太后。
皇太后身子骨硬朗,對朝廷內外的事情也還關注,尹正楠考上的事情,她也很開心,甚至還安慰趙盈巧。
“娶了便娶了,如今皇上聖明,想靠着咱們走關係傍後門的,別想了,想混個平平穩穩,靠着他們永安侯府自己也能做到,咱們啊,不虧。”
話是這麼說,但趙盈巧心裏還是不太舒坦。
那顧隨玉有什麼好的?琴棋書畫沒有一個驚豔,還跟某些人鬧出過不三不四的傳聞,現在時間過去的久了,大家便不再傳口舌了,但並不能代表這件事就沒發生過。
另外就是侯府的小一輩都不長進,會試七十六名算什麼?
而今這一百多個人都進了殿試,將來也都會做官,可官還分個三六九等,親近疏遠呢。
同樣都是侯,永安侯府卻還是搖搖欲墜呢。
“一會兒把正楠叫進來,哀家這兒得了兩串兒南方的荔枝,叫正楠也嚐嚐,皇后都只能分到十個呢。”
皇太后也稀罕尹正楠,主要還是這小子有趣,比屋子裏那些沉悶老城的孩子熱鬧得多,皇太后老了,現在就喜歡熱鬧。
趙盈巧笑笑,只能先把這件事情放下,扭頭把尹正楠叫進宮裏來。
一進宮門,尹正楠就悄咪咪低聲詢問老母親:“母親,皇上怎麼說?”
趙盈巧:……
哎喲心氣這個不順啊!
她蹙眉道:“等殿試後再說!”
這話是她自己說的,可不是皇上說的,但尹正楠以爲這就是同意了,等殿試過了就去下聘去呢。
於是他開開心心的跑到皇太后身邊,美美的當一個嘴甜又陽光逗樂的好外甥。
“太后,您聽說過一個女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