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 能送我一頂軍帽嗎?
三個人的手裏提溜着二三個大小不等的油桶。
田師傅司徒先後走下機車,主動給三位介紹:“兄弟們,這是新學員韓大路,今後我們就是一條繩的螞蚱……”
司機長於大車樂呵呵地搶先回答:“嘿嘿,田師傅,我們同在一個車組十幾年了,親如兄弟,互相關照,天經地義嘛。”
“哈哈,這倒是、這倒是。”
三位師傅笑容可掬,主動和韓大路一一握手。
田師傅提醒道:“對了,於大車,今天的煤不太好,一路得多流幾斤汗,再見,我們回公寓去喫飯了嘍。”
由於玉屏山站東西兩側均是綿延不絕的大山,18點多已經看不見太陽的影子了。
0509次列車剛進站時還能看清站容站貌以及遠處的山巒,也就一個多小時,夜幕已經降臨。
公寓距離站場不過四五百米,這樣機車發出的聲響,對休息中養精蓄銳的乘務員影響不大。
一行三人走進公寓,跨入值班室,服務員小張笑臉相迎。
她十分熱情地說:“田大車,今天,你們三個住302房間,剛剛換的新被褥。”
小張一看田師傅身後站着一位高大威武的年輕人,順口問:“田大車,您收新徒弟了?”
“是的,小張,給你介紹一下。
他叫韓大路,是個一名退伍軍人,剛來6373號車組報到。”
韓大路落落大方地說:“我初來乍到,請您今後多多關照!”
小張朝氣蓬勃,嬌媚的面容精緻無比,一對丹鳳眼顧盼生輝,一頭黑髮恰似瀑布,高挑的身材豐滿適中,皮膚細膩,一身天藍色工作服掩飾不住婀娜多姿。
她主動伸出手,韓大路落落大方,輕輕地握了一下姑娘的手,說:“初次見面,多多關照!”
小張半開玩笑地說:“呵呵,搞好服務是我的天職……我最熱愛解放軍了,你能送我一頂軍帽嗎?”
劉師傅接住話茬兒:“呵呵,小張啊,你以前是個冷美人……怎麼和韓大路初次見面,就向人家要軍帽?突然變得快人快語,我們有些不適應了!”
“哈哈,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我變的直爽不好嗎?”小張眉飛色舞地回答。
劉師傅故意調侃道:“當然好、當然好,如果你嫁給火車司機,我隨一個大大的份子,表示祝賀。”
“嘿嘿,那可不好說,女兒心海底針,你看不透。”小張快人快語地說。
韓大路接住換茬兒:“小張,我還真有一頂63碼的新軍帽,只要你不怕大,下次山我給你帶來。”
“謝謝,我對象腦袋大、脖子粗……應該合適。”
田師傅本想先樓,一聽小張的話,忍不住說:“哎吆,這個丫頭片子還沒嫁人哩就知道霸家,看誰有福氣娶你?”
“田師傅,娶我的人一定是我愛的人!”
劉師傅說:“走走,先去食堂喫飯,小張伶牙俐齒,我們三個也不是她的對手。”
小張發出銀鈴般的笑聲,真心實意地說:“其實小女子最崇拜機車乘務員……你們跑車累得慌,見面開開玩笑,舒緩一下你們的疲勞情緒嘛。”
三個大老爺們被小張的這句貼心話兒逗的哈哈大笑,在笑聲中走出值班室。
小張三步並作兩步攆出門說:“韓大路,剛纔向你要軍帽是開玩笑呢,你可千萬不要當真哦。”
韓大路站在樓梯,扭過頭回答:“嘿嘿,我說話得算數,再見啊!”
三個人爬三樓,急急忙忙洗漱一番,再次下到一樓,走進食堂。
餐廳裏喫飯的人不多,但都是田大車和劉師傅的老熟人。
一個五大三粗的人,聲若洪鐘地問:“田大車,這個年青人牛高馬大,是你新收的徒弟嗎?”
“是的,老張你太有眼力勁兒了,這是退伍軍人韓大路。”
韓大路對老張微微一笑,耳聞老張聽到一聲吆喝,匆匆忙忙地走出餐廳。
看着張師傅遠去的背影,韓大路若有所思:“他走路姿勢和我和的團長祁發揚一模一樣。”
公寓的飯票通用,韓大路在三岔口買的飯票這裏照樣能排用場。
他買了一份菜拌麪,狼吞虎嚥地喫起來。
飯後,師徒三個人回到302,迅速洗漱一番,趟牀,不一會兒,各自進入夢鄉。
這個夜晚,韓大路睡的格外踏實,連個夢都沒有做。
翌日,日三竿,三個人經過養精蓄銳,個個精神抖擻。
田師傅說:“大路,我們該起牀喫飯了,下午得領取潤滑油……如果不出意外,運行正常,我們的6373號機車下午就能到達。
再者,我們三個出乘前準備工作繁雜,一樣都不能少。”
公寓24小時供應飯食,的確方便了來來往往的乘務員,司機也不擔心睡過頭,公寓叫班員會提前兩小時叫乘務員起牀待班。
喫過早飯,田師傅到機務派班室查看,他們包乘的6373號機車預計16點到達玉屏山站。
由於時間還長,田師傅和劉師傅帶着韓大路計劃去玉屏山礦的生活區溜達。
走在站臺,韓大路覺得,此時此刻,再看玉屏山站,和昨天站在機頭觀察,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太陽當空照,看不見一朵雲彩,湛藍的天空像一面鏡子,遠山顯得蒼勁有力,眼前的山崗遊弋着些許斑斕。
高懸於8道方的礦石裝車樓的縫隙內,時不時冒出縷縷紅色的粉塵,偶爾還傳出嘩啦啦的聲響。
也許是礦石在運輸帶相互碰撞、摩擦發出的響動,還有機械的聲響最容易被辨別出來。
礦石從漏斗口下落,掉進車皮的聲響不絕於耳,和靜謐的遠山形成鮮明的對比。
機車呼哧、呼哧的呼吸聲此起彼伏,一股股蒸汽,或在機車兩側自由自在地升騰,或在突然飄來的一股微風裏四散開去。
司徒三人步行到車站最南端,韓大路發現一處三角形的線路設備。
他饒有興地問:“田師傅,這一處三角形的線路和站場設備相連,有什麼特殊用途?”
“哦,大路,這是蒸汽機車掉頭的地方。
汽車在公路或者平坦開闊處掉頭,火車得在鐵軌掉頭。
那麼,三角線就是爲火車安全掉頭提供保障。”
劉師傅插話:“玉屏山站場火車掉頭在三角線完成,特大站場有一個橢圓型轉盤,供火車轉向。”
“嘿嘿,以前我以爲火車兩頭都能開,原來機車得在三角線完成轉彎。”
“大路,兩頭都能開的火車頭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一定會有。
那個時候,火車到站,乘務員把閘把一抽,插到機車另一頭的操作檯,轟隆隆一聲響,機車開始運行,乘務員該多神氣啊”田師傅自信地說。
劉師傅忍不住插話:“我看過一部外國電影,人家洋鬼子駕駛火車就是這樣,的確能兩頭開,避免掉頭,太令人羨慕了。”
三個人,你一言一語,不知不覺中跨入玉屏山礦區生活區。
一條筆直的馬路大概有八九百米,正對一棟五層大樓,大樓兩側是一排排職工宿舍。
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由於是班時間,難得見到人來人往,倒也不顯得冷清。
不遠處,運送礦石的絞車發出的聲響清晰可聞。
三個人很隨意地走進一家百貨商店,裏面的商品雖然不多,但日常用品應有盡有。
八九家小飯館門口人來人往,顯得格外熱鬧,人還沒進去,猜拳聲,說笑聲聲聲入耳。
韓大路提議:“……現在還早,沒啥事兒,我請兩位師傅喝點兒小酒,不礙事吧?”
田師傅和劉師傅對視了一下,異口同聲地說:“大路,不要你破費,來日方長,以後有機會再喝。”
“既然不礙事,我也不是天天有機會請客,算是一頓拜師酒,菜請兩位師傅隨意點,不要客氣嘛。”韓大路誠心實意地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