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楚王末路!
熊啓擡頭望去,遠處一座小城隱約可見。這座偏僻的城池,或許是他最後的希望。
此時離山谷突圍已經過去三天。一路上不停地有秦軍騎兵追擊,三千殘部只剩下不到八百人。但讓熊啓欣慰的是,宗室和重臣大部分都保住了。
大王,我們要不要先派人進城打探?甄熋問道,畢竟這麼久沒有聯繫
話音未落,前方斥候飛馬回報:大王!不好了!番邑城頭插着秦軍旗號!
什麼?熊啓臉色大變,番邑也投降了?
不光番邑。斥候繼續道,附近幾個城池都歸順了秦國。而且
而且什麼?
而且城外發現秦軍騎兵的蹤跡,似乎早就在這裏埋伏了!
熊啓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番邑是他精心選擇的退路,這裏易守難攻,又有充足的糧草。可誰能想到,最後的退路也被秦軍切斷了!
大王!親衛統領急匆匆跑來,後面也發現秦軍,看旗號是蒙武的人馬!
前有追兵,後有堵截......甄熋面如死灰,這次真的走投無路了
不!熊啓突然喝止衆人的慌亂,孤還有辦法!
他快步走到地圖前:番邑城雖然失陷,但西面三十里有片大湖。只要我們能到那裏,就可以找漁民借船,順水而下
可是大王。一個老將擔憂道,那邊地形複雜,而且要穿過一片樹林。若是秦軍在林中設伏
現在還有選擇嗎?熊啓苦笑,這是唯一的生路了!來人,準備轉向西進!
就在楚軍改變方向時,一支秦軍斥候已經發現了他們的動向。
報告將軍!斥候來到王賁面前,楚軍突然轉向西面,看樣子是想去江口!
果然如此!王賁冷笑,楚王倒是打得好算盤。不過
他看向一旁的副將:傳令王離,讓他率騎兵抄近路,先一步佔領江口。記住,這次一定要把楚王圍死!
諾!
此時,熊啓正率領殘部快速向西行軍。突然,一名斥候飛馬來報:大王!郢都急報!
郢都?熊啓接過信件,手都在發抖。
片刻後,他癱坐在馬上,信件無力地滑落。甄熋趕緊拾起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原來郢都已經陷落。上將軍率軍死戰,但最終還是不敵秦軍的火藥攻勢。臨死前,他登上城樓放了一把火,與城池共存亡。
大王......甄熋不知該如何安慰。
不必說了。熊啓眼中含淚,都是好樣的!孤......孤對不起他們啊!
正說着,忽聽前方傳來陣陣馬蹄聲。
大王小心!親衛們立刻圍上來,前面好像有埋伏!
話音未落,樹林中突然衝出大隊秦軍騎兵。爲首的將領正是王離!
楚王!王離手持長矛,你們已經無路可逃了!識相的就快快投降!
殺回去!熊啓厲聲喝道,給我殺出一條路來!
楚軍將士奮起反擊。這些人都是死裏逃生的精銳,雖然疲憊不堪,卻依然勇猛非凡。一時間竟把秦軍騎兵殺得節節後退。
不對!甄熋突然喊道,這是調虎離山之計!他們是想把我們引向
話未說完,前方樹林中已經響起了陣陣號角。緊接着,無數秦軍步卒從兩側殺出,瞬間形成了合圍之勢。
完了......甄熋絕望地道,這次真的完了
形勢果然危急。秦軍早就在這裏佈下了口袋陣,就等着楚軍自投羅網。如今騎兵在後咬住,步卒兩翼合圍,楚軍腹背受敵,想突圍都沒有機會。
大王!親衛統領拔出長劍,讓我們爲大王殺出一條血路!
不必了......熊啓擺擺手,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傳令下去,讓將士們放下武器。孤不想再看到無謂的傷亡了。
大王!衆人大驚,這
夠了!熊啓厲聲道,孤意已決。傳令!
就這樣,楚王舉旗投降。秦軍立刻上前,把熊啓和宗室重臣們團團圍住。
末將王離,奉命接管降兵。王離翻身下馬,請楚王隨末將去見我家大王。
熊啓默默點頭。此時他忽然想起一事:不知郢都的百姓如何了?
楚王放心。王離道,我家大王仁德,已經下令安撫百姓。只要安分守己,秦法優待。
聽到這話,熊啓長出了一口氣。至少,百姓們還有活路。
一支秦軍騎兵護送着楚王到達番邑,而王離則是帶了幾百人趕往郢都。
此時嬴政正在郢都設宴,慶祝大局已定。
末將王賁,拜見大王!王賁興奮地道,楚王已經擒獲,楚國將兵盡數投降!
好!嬴政滿意地點頭,楚王大印呢呢?
在此。王賁雙手呈上楚國傳國玉璽,楚王說,既然國已不國,這大印也該交給咱們了。
嬴政接過大印,撫摸着上面斑駁的紋路。這是楚國數百年的象徵,如今也要改朝換代了。
傳令下去。他忽然開口,楚王既然識時務,就從寬處理。封他爲楚公,享俸祿。其他投誠的官員將領,也各予優待。
大王仁德!衆將齊聲稱讚。
對了。嬴政又問,可有楚王的降書?
有!王離呈上一封信,楚王親筆所書。
嬴政展開一看,上面寫着:吾熊啓,不期藝荊自誤,以至陷身失國。今天命已去,唯有舉族歸降,以求一線生機
看完降書,嬴政輕輕一嘆:也是個可憐人啊!
就這樣,楚國滅亡。這個存在了數百年的大國,在秦軍鐵騎下轟然倒塌。
當天夜裏,熊啓獨自站在番邑城頭,遙望北方。
那裏有他奮鬥半生的基業,有他日思夜想的都城,還有爲國捐軀的將士
先祖在上。他喃喃自語,熊啓無能,對不起列祖列宗的基業。只願秦國善待百姓,莫要讓天下人再遭戰亂之苦
月光清冷,灑在這座小城上。
城中處處張燈結綵,秦軍正在慶祝大勝。只有這位亡國之君,還在默默地懺悔、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