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開鑿大運河
惡夫正在向嬴政彙報救災的情況:陛下,這次大雨雖然造成了重大損失,但也給了我們一個啓示。
哦?嬴政來了興趣,說說看。
惡夫取出一卷地圖,在案几上展開:陛下請看。這次水患主要發生在黃河、淮河流域。每到雨季,這兩條大河就會氾濫成災。而南方的長江水系卻水量充沛,常年不缺。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若是能把這幾條大河連接起來,不但能分散洪水,還能疏通南北交通。
你是說......嬴政眼前一亮。
不錯!惡夫正色道,臣建議開鑿一條南北大運河。北起黃河,南至長江。這樣不但能調節水量,更能促進南北交流。
嬴政仔細端詳着地圖。這個想法確實大膽,卻也有其道理。如今大秦統一天下,南北交通確實是個大問題。
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回陛下。惡夫指着地圖,首先要在黃河和淮河之間開鑿一段河道。兩條大河的水位不同,所以要建閘門調節。
閘門?嬴政皺眉,這是何物?
惡夫取過紙筆,迅速畫出一個示意圖:這是一種特殊的水門。可以根據需要開啓或關閉,調節水位。這樣就能防止洪水倒灌,還能讓船隻通行。
他繼續道:等黃淮之間的河道開通後,再向南延伸到長江。如此一來,就能形成一條貫通南北的水路。
有意思。嬴政盯着圖紙,這閘門的設計倒是奇特。不過
他擡頭看向惡夫:這麼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回陛下。惡夫道,初步估計需要二十萬民夫。不過臣建議分段進行,先從黃淮之間開始。這樣既能儘快見效,又不會耗費太多。
另外......他補充道,臣發現各地水利工匠都有一些獨特技藝。若是能集中起來,必能事半功倍。
嬴政沉思許久:此事重大,需要仔細籌劃。你且去召集能工巧匠,先把具體方案拿出來。
惡夫領命而去。
半月後,大批水利專家匯聚咸陽。
這些人有的來自齊魯,擅長開鑿渠道。有的來自吳越,善於造船架橋。還有的來自巴蜀,對山地水利極有研究。
惡夫把他們集中在一起,開始制定詳細方案。
諸位。他指着沙盤,這次工程的關鍵在於閘門。要能抵禦洪水,還要方便船隻通行。
一名老匠人道:太尉,末技倒是有個想法。我們江南常用木板擋水,或許可以
不行。惡夫搖頭,單純的木板擋不住洪水。必須要用石塊砌成閘門,中間再開啓門洞。門洞上下要有凹槽,裝上木質水門
他一邊說一邊畫圖,很快就呈現出一個完整的閘門結構。
妙啊!衆匠人眼前一亮,這樣的閘門既堅固又靈活,確實是個好辦法。
惡夫又道:還有渠道的走向。不能完全依靠人力開鑿,要儘量利用現有的河道。尤其是在山地段,更要注意地形
整整一個月,方案終於制定完畢。
嬴政在阿房宮召開大朝會,惡夫當衆展示了這個宏偉的計劃。
陛下。他指着沙盤,整個工程分爲三期。第一期是黃淮之間,全長三百里。沿途設置七處閘門,預計三年完工。
第二期是淮河到長江,全長五百里。要穿過大別山,難度較大。不過我們可以利用現有河道,預計五年可成。
第三期是支線工程。通過支線連接齊魯、吳越等地,形成一個完整的水運網絡。
嬴政仔細端詳着沙盤:光是第一期就要三年?
陛下。惡夫解釋道,這些閘門都是用巨石砌成,必須要打好地基。否則一遇洪水就會沖垮。寧可慢一點,也要保證質量。
不錯。嬴政點頭,此事關係重大,確實不能急功近利。朕準了!即刻動工!
命令如風般傳遍天下。
各地徵調民夫、工匠,源源不斷地向工地進發。光是運送石料的車隊就綿延數裏,蔚爲壯觀。
惡夫親自監工。爲了保證進度,他把工程分成幾個標段,分別由不同的工匠負責。
記住了。他對工匠們說,地基一定要打牢。石塊之間要用鐵鎖相連,縫隙要用細石灌漿。寧可多花些時間,也要確保萬無一失!
漸漸地,一座座閘門拔地而起。
這些閘門全部用巨石砌成,高達三丈,厚達兩丈。中間的門洞裝上特製的木門,可以隨時開啓關閉。
更重要的是河道的挖掘。
惡夫根據地形走勢,儘量利用現有河道。該拓寬的拓寬,該疏浚的疏浚。遇到山地還要開鑿隧道,工程浩大。
一年後,第一期工程完成了三分之一。
嬴政親自來到工地視察。看着那些巍然屹立的閘門,他不由得讚歎:好!朕倒要看看,這些閘門能不能真的擋住洪水。來人,開閘!
隨着一聲令下,閘門緩緩打開。
頓時,洶涌的河水奔騰而下。但在閘門的調節下,水流變得平緩,不再像以前那樣洶涌。
陛下請看。惡夫指着水面,有了這些閘門,不但能防洪,還能調節水位。等到旱季時,還可以把水儲存起來
好!嬴政看得連連點頭,此計甚妙!對了,這河道可能通船?
請陛下看好!惡夫一揮手。
遠處,一艘大船緩緩駛來。眼看要到閘門時,水門打開,船隻穩穩地通過。
妙啊!嬴政大喜,有了這條水路,南北交通就完全不同了。惡夫,這次你又立大功了!
惡夫躬身道:陛下過獎。不過這纔是開始。等到整個工程完工,我大秦的南北交通將更加便利。到時候,各地物產流通,百姓安居樂業,纔是真正的功勞!
黃昏時分,惡夫站在閘門上眺望遠方。
這條大運河,不僅僅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溝通南北的紐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