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7.內憂暗生
嬴政正在召見剛從南方回來的王武。
“陛下,南方情況不容樂觀。”王武神色凝重,“江南豪族盤根錯節,明面上俯首稱臣,暗地裏卻勾結地方官員,欺壓百姓,魚肉鄉里。臣率巡查使團前往徹查,竟遭到多處阻撓,甚至有人暗中設伏,意圖刺殺臣等。”
嬴政眉頭緊鎖:“竟敢如此猖狂!那些官員可查出來了?”
王武取出一份名單:“陛下,這是臣查實的貪官名單,共計六十三人,其中不乏朝中重臣的親信。”
嬴政接過名單,仔細查看,目光越發冰冷。
“好一個盤根錯節!這些人平日在朝中道貌岸然,私下裏卻如此齷齪!”
他猛地將名單拍在案几上:“傳旨,着刑部立即拘捕這些人,嚴加審訊,絕不姑息!”
王武神色猶豫:“陛下,這些人背後多有靠山,恐怕……”
嬴政冷笑一聲:“怕什麼?不管他們背後是誰,只要證據確鑿,朕必嚴懲不貸!大秦律法面前,不容任何人凌駕其上!”
王武見嬴政態度堅決,也不再猶豫,躬身領命而去。
殿內只剩下嬴政一人,他沉思片刻,命內侍喚來春輝。
春輝匆匆趕來,行禮道:“臣參見陛下。”
嬴政示意他坐下:“近來朝政如何?”
春輝坦言道:“陛下,自您和武王大人迴歸後,朝中已有很大改觀。貪官污吏被清除,冗官被裁撤,百姓生活也有所改善。”
“但是,”他話鋒一轉,“臣感覺朝中仍有一股暗流,對陛下的改革多有阻撓。尤其是一些元老重臣,表面恭順,實則消極怠工,使得許多政令難以下達基層。”
嬴政若有所思:“你可知這些元老重臣的真實意圖?”
春輝猶豫片刻,最終還是直言道:“陛下,根據臣的觀察,這些人不滿的根源有二:其一,陛下和武王大人的迴歸,打亂了他們的既得利益;其二,他們對陛下的改革心存疑慮,擔心自身權力受損。”
嬴政點點頭:“說得很對。這些人習慣了無人監督的日子,如今朕回來了,自然不舒服。”
他看向春輝:“如此說來,朝中暗流涌動,不知會不會與南方叛亂有所關聯?”
春輝神色一凜:“陛下明察秋毫!臣正要稟報,據密探回報,南方叛亂的主謀似與朝中某些重臣有所勾連。他們暗中資助叛軍,意圖借外力來對抗陛下的改革。”
嬴政面色陰沉:“果然如此!這些忘恩負義之徒,枉食大秦俸祿,卻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他冷聲道:“春輝,朕命你即刻組建特別調查組,祕密徹查這些人的罪證。務必證據確鑿,不容有失!”
春輝領命而去,嬴政獨自一人在殿中踱步,心中思緒萬千。
他本以爲迴歸後最大的挑戰是外部威脅,沒想到內部隱患如此之深。這些年來,大秦朝政已被蛀空,要想徹底整頓,恐怕比征伐四方還要艱難。
正思索間,一名內侍匆匆進來:“陛下,北疆捷報!武王大人已全殲匈奴主力,生擒匈奴首領,北疆已定!”
嬴政大喜:“好!傳捷報示衆,舉國同慶!”
他展開戰報,仔細閱讀惡夫的詳細戰況,不禁讚歎不已:“老兄弟啊老兄弟,你的軍事才能果然絲毫未減!”
然而,戰報最後的內容卻讓嬴政眉頭緊鎖。惡夫已得知南方叛亂的消息,正率軍火速南下,準備平定叛亂。
“這老兄弟,真是心繫大秦啊。”嬴政感慨萬分,“不過,南方之亂恐怕沒那麼簡單……”
就在此時,又一名侍衛匆匆而入:“陛下,大事不好!刑部尚書馬林在前往逮捕那些貪官時,遭人伏擊,身受重傷!”
嬴政騰地站起:“什麼?竟敢公然行刺朝廷命官?可抓到兇手了?”
侍衛搖頭:“兇手逃走了,不過留下了一封信,說是送給陛下的。”
嬴政接過信函,展開一看,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信中只有簡短的一句話:“秦皇已死,鬧劇該停了。”
“放肆!”嬴政將信函狠狠摔在地上,“這些人竟敢挑戰朕的權威!好,很好!既然他們不見棺材不落淚,朕就讓他們看看,什麼叫真正的雷霆手段!”
他立即召集禁軍將領牛強前來,命其嚴加排查,務必找出刺客的下落。
同時,下令加強皇宮防衛,任何形跡可疑者,格殺勿論。
牛強領命而去,嬴政卻心事重重。這些暗中作亂的人,究竟是誰?他們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若真像春輝所言,與朝中重臣有關,那情況就更加複雜了。
次日早朝,嬴政一反常態,並未直接談及刑部尚書被刺一事,而是先聽取了各部門的日常彙報。
期間,他仔細觀察着每位重臣的面部表情和細微動作,試圖從中找出蛛絲馬跡。
當所有彙報結束後,嬴政才冷冷地說:“昨日刑部尚書馬林奉朕之命,前往逮捕一批貪官,途中遭人伏擊,身受重傷。不知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殿內一片譁然,大臣們紛紛表示震驚和憤慨。
“陛下,此事性質惡劣,必須徹查!”
“這是對朝廷威嚴的挑戰,絕不能姑息!”
“定是那些貪官污吏,知道自己罪行敗露,惱羞成怒才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
嬴政靜靜地聽着,目光掃過每一位發言的大臣。忽然,他注意到角落裏一位姓趙的尚書神色異樣,似乎有些緊張。
嬴政心中一動,卻不露聲色,只是淡淡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朕已命禁軍嚴查此事,相信很快會有結果。”
他話鋒一轉:“不過,朕更關心的是,爲何這些貪官知道刑部要來抓他們?這消息是如何走漏的?”
殿內頓時鴉雀無聲,不少大臣面露驚惶之色。
嬴政冷笑道:“看來朝中有人與這些貪官內外勾結,故意泄露消息。如此行徑,實乃大秦的蛀蟲,朕定要徹查到底!”
朝會結束後,嬴政命人祕密監視那位神色異樣的趙尚書。
果然,不出所料,當天晚上,趙尚書便祕密會見了幾位朝中重臣,隨後連夜離開了咸陽。
嬴政得知此事,立即下令追捕。但爲時已晚,趙尚書已經逃之夭夭。
不過,這倒也證實了嬴政的猜測——朝中確實有人在暗中作亂。
接下來的日子裏,嬴政採取了更爲強硬的措施。一方面,加強了對重臣的監視;另一方面,命春輝加快特別調查組的工作,儘快找出那些與南方叛亂勾結的朝臣。
與此同時,南方的叛亂愈演愈烈。
起初只是楚地的幾支小股叛軍,如今已發展成爲聲勢浩大的叛亂,連江南豪強也公開宣佈響應。他們打着“討伐僞帝,還政於民”的旗號,煽動百姓起義。
更令人擔憂的是,東海扶桑也藉機叛亂,拒不朝貢,甚至襲擊了大秦的沿海城鎮。
一時間,大秦南部和東部兩線告急,形勢危急。
正當嬴政爲此憂心忡忡時,春輝帶來了一個重大發現。
“陛下,臣查實了!”春輝神色激動,“那些與南方叛軍勾結的朝臣,果然不簡單!”
嬴政正襟危坐:“說!”
春輝取出一份名單:“陛下請看,這些人皆是朝中重臣,有的甚至是位高權重的元老。他們暗中組織了一個叫‘復楚會’的祕密組織,意圖推翻大秦統治,恢復楚國舊制。”
嬴政接過名單,越看臉色越是陰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