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他日種,今日果,呂家的悲慘未
哪怕是在兩千多年後,歷經無數朝代,這個古老民族也依然是漢族,而且未來往後同樣如此。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名流青史,創下無數功績的偉大王朝,卻常常和內鬥,內耗彼此糾纏。
劉氏和呂氏的爭鬥,外戚和宦官的爭鬥,皇權和相權的爭鬥。
將無數本能爲國效力,能爲百姓謀福的能人志士內耗在了一場又一場政治鬥爭之中嗎?
“皇后,你可知道在兩千年後的未來,有一個名爲“元宵”的節日。”
崔遠平靜說着,同樣擡手指了指天空:“它是一個象徵着團圓的節日,同時,它也是爲了記念大漢的一個著名歷史事件。”
“那就是諸呂之亂!”
諸呂!?
轟隆!
天空彷彿響起了一道驚雷,呂后頭頂的鳳冠險些掉落,心情掀起驚濤駭浪!
什麼叫做諸呂之亂?呂家謀反了!
爲什麼身爲大漢第一外戚的呂家會叛亂?
肯定是權力不穩,而身爲外戚,權利不穩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劉盈無法靠得住。
就好像是藏着無數年祕密被人突然戳破,也好像是明知滅亡,卻無路可選的絕望無奈!
“沒事的。”
劉邦嘆了氣,擡手按着呂后的肩膀,輕輕安慰:“是福避不了,是禍躲不過。”
“劉盈的確是不適合當皇帝,不然的話我這些年就不會忙前忙後幫他殺了那麼多人。”
“朕做了那麼多,肯定能夠改變這個未來的。”
“崔神仙,你不必再說下去了,朕跟你去闖一趟就是了。”
劉邦打算隱瞞,將要此事就此掀過。
反正他都要死了,未來怎麼樣就由得未來算吧。
呂后沒有說話,只是默默放下了攔在劉邦身前的手。
劉邦正要跟上,呂后突然開口:“陛下可以去,但崔神仙也要把諸呂之亂的經過說出來。”
“陛下,你不必勸我了。”
“如果崔神仙沒有來就算了,可他既然來了,那麼我就一定要問個清楚!”
和十多年前的懵懂少女不同,現在的呂后身上已然充滿着上位者的威嚴,連劉邦面對她都有些畏懼。
哪怕可能招致劉邦的痛恨,她也要聽完。
“你!”
劉邦急眼,甚至傷勢都差點要復發了。
呂后的堅持,在他看來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理!
崔遠走上前一步將其攙扶住:“陛下還算了吧。而且讓皇后知曉呂家的未來也是好事,這樣能夠避免不少的悲劇。”
“無論是對你的幾個兒子,還是整個呂家而言,這都是一個改變未來的機會。”
劉邦沉默。
見劉邦默認,崔遠纔看向了呂后:“大漢皇后,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而一旁的嬴政,已經找到席子安穩坐好,準備喫瓜了。
雖然很想立刻去報復東瀛,但也不差這一點時間。
而且諸呂之亂聽起來似乎也挺有意思的。
就看看這個未來的呂雉,都弄出了什麼亂子吧。
呂后呼吸變得很凝重,像是即將受刑的死囚犯,不過他最後還是堅定地點下頭:“準備好了,請仙人你說吧。”
“好。”
崔遠深深看了一眼呂后:“不知道皇后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呂后痛苦點頭。
“你的兒子劉盈,在接任劉邦登基之後,其實一直都處於極度的壓抑。”
“所有的政務,所有的決對他都必須依靠你,你也想過放權,讓劉盈成爲一個真正的皇帝。”
“可每一次她稍微放鬆,那些朝廷的羣臣就好像聞到血腥味的野狼,朝着劉盈瘋狂撕咬而來,將他徹底架空。”
“劉盈很痛苦,你同樣也很痛苦。”
聽到這裏,呂后精緻的面容已然忍不住扭曲,劉邦也同樣目光復雜。
身爲父母,哪怕不知曉未來,崔遠沒有說,他們也能夠猜測到這一點。
畢竟劉盈的性格,就是他們看着形成長大的。
“看來你們大漢遇到了和朕一樣的困擾。”嬴政說着,對兩人的心情感同身受。
他之前也十分苦惱於繼承人的選擇,覺得扶蘇軟弱無能,登基之後只會被全臣架空,就和崔遠口中的劉盈一模一樣。
至於胡亥,狠辣是夠狠辣了,可惜智商十分抓雞,登基後十有八九無人信服。
本來他還以爲這是自己一個人的困惱,現在看來大漢也差不多。
“不過呂雉,你做的的確太過了,居然還讓他娶自己的外甥女。”
“別說是劉盈了,就算是個正常人也受不了你這樣折磨。”
啪!
呂后撞倒了一旁的桌子,茶杯掉落一地,神色呆滯,完全說不出話來?
讓劉盈娶自己的外甥女?那不是魯元公主劉樂的女兒張嫣?
自己在未來,居然做出瞭如此違揹人倫的事情!
劉邦同樣如此,被這個嚇人的消息驚得頭皮發麻!
“等一下祖龍陛下,這是不是其中有什麼誤會?張嫣她才三歲而已啊!”
自己的女兒要娶自己的外孫女,敢問這世間還有比這更加荒唐的事情嗎?
“沒有任何的誤會。”
崔遠給這件事情定下了死刑,讓兩人的臉色瞬間變得毫無血色。
“漢惠帝四年,也就劉盈登基四年後。”
“已經成爲了皇太后的你,立魯元公主女張氏爲皇后,以親上加親,將呂氏和劉氏徹底綁定在一起。”
“然而張氏終歸年幼,連十歲都沒有,根本無法成婚,極度有悖人倫。”
“這令劉盈無比尷尬,始終無法接受,直至四年後陰鬱亡故,都未曾未近張皇后。”
“後世的史書記載,直到張皇后去世,宮人爲之盛殮時,才發現張皇后仍爲處女之身,一身都未被男子所碰。”
滴答
水滴聲響徹在空蕩蕩的宮殿內。
呂后淚眼朦朧,眼角掛着絕望的淚水。
雖然崔遠沒有明着指着自己,可這個事實,已經比世界上的任何的刀子都要鋒利和傷人!
她很不相信這個荒誕的結局,可是心中也清楚,如果劉盈登基之後真的一直無法站起來,成爲一個有權威的皇帝。
那麼作爲母親的自己,的確會讓張嫣嫁給劉盈,成爲皇后。
唯有這樣,才能將呂氏和自己的地位牢牢控制,而不會被新上任的皇后和新崛起的外戚世家搶走。
只是,她真沒有這個舉動的後果居然如此可怕!
不但她唯一的兒子因而鬱郁寡終,二十多歲就死了,連帶着自己的外孫女都一生被囚禁在宮中。
直到死亡,都仍爲處子之身,永世不得爲人母,沒有自己的孩子,無法享受兒孫之福,這是何等的絕望?
“皇后,要不我還是別再說下去了吧?”
崔遠撓頭,提出建議。
沒想到呂后才聽到一半,自己還沒有說呂家的結局就有些承受不住,連劉邦也瀕臨崩潰。
這種情況下,自己還要繼續說下去嗎?
“說吧。”
呂后擦去淚光:“都到了這一步,我還有什麼可值得害怕的?”
“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在劉盈死,而張嫣又無孩子的情況下,我應該會將劉盈的私生子立爲太子吧?”
雖然是私生子,遠不如張嫣的親子親近,但畢竟是劉盈的血脈。
“皇后果然有治世之才,你未來的確是這樣做了。”
“甚至爲了以絕後患,他還把那個庶子的生母給殺害了,將他過繼給了張皇后。”
崔遠望着呂后眼中的慶幸,無奈道:“不過好景不長,最後她還是親自將他殺死了。”
“只因爲他在得知自己生母是被你殺死後,說一句等他長大,肯定要造反爲母親報仇。”
“什麼!!!”
“呂雉,你爲什麼要這樣做啊!”
這一刻,別說呂后傻掉了,連帶着劉邦都險些原地被氣死!
雖然庶子,但那也是你呂后的親孫子啊!
就算是說了要在未來造反,可你怎麼能就這樣將他殺死啊!
劉邦瘋狂搖晃着呂后的肩膀,呂后也彷彿是也被玩壞的人偶,整個人都沒有了任何的反應。
或者說,她又能夠有什麼反應?
“權力……
真的能讓人變成怪物啊!”
呂后苦笑,笑的比哭泣的模樣還要悲慘。
她其實也想過反駁崔遠的話語,她也有能力去反駁,畢竟她可是大漢第一皇后,捏造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就和喫飯喝水一樣簡單。
可是話到嘴邊,卻怎麼也沒法說出。
她可以欺騙在場的所有人,卻沒法欺騙自己的內心。
如果事情真到了那一步,如果她的親孫子真說了要造反覆仇,那麼她肯定會出手!
站到了那個位置,那裏還有什麼男人和女人?
有的,只剩下怪物!
劉邦能夠爲了讓劉盈坐穩皇位,對着一羣老兄弟大殺特殺。
那麼她也就能爲了呂家的榮耀,將自己的親孫子殺死。
“陛下,請你走之前將我賜死吧!”
呂后放棄了掙扎,對劉邦請罪。
不過她並沒有跪下,跪下是認錯的表現,顯然她並沒有認爲未來的自己做錯了什麼。
“朕……我……”
劉邦痛苦閉眼,感覺自己的心臟就好像被撕裂開來一樣難受。
殘酷的真相完全超乎了他的承受能力。讓他完全接受不了。
按照正常的道理,他現在最好的選擇的確是在走之前處死呂后,從根源上徹底瞭解後患,
可這個決定,他是無論如何都下不了的!
“陛下,其實你也不用糾結太多。”
“因爲做了這一切的呂后,也同樣害得呂家不得安生。”
“你難道忘記了,我一開始所說的是諸呂之亂嗎?”
“如果呂家真的能夠笑到最後,那麼爲什麼還會被後人稱呼爲叛亂呢?”
崔遠解釋着,而聽完後的劉邦,也終於回過神來!
的確!
史書向來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既然崔遠說了未來對呂后行爲的記載是叛亂,那麼其最後肯定是被劉氏宗親給擊敗了。
“在劉盈病死了之後,已經是皇太后的呂雉徹底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
“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然而只要是人那就總會老去,在呂后病死後,呂家的衆人立刻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反攻迫害。”
“於是,他們就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可惜此事很快就傳至了劉氏宗室們的耳中,爲了保劉氏江山,當初被分封出去的劉氏諸王紛紛決定起兵討伐諸呂。”
“並且和開國老臣們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把呂家上下,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處死,呂家從此徹底成爲了歷史。
說到這裏,崔遠給呂后一個十分感慨的目光:“你其實不需要請死的。”
“因爲對你所做之事做好的報應,就是你自己。”
“他日之種,今日之果,你造下的過,最終會讓你全部償還回來的。”
呂后沒有回答,她只是呆呆請着罪,劉邦也沒有彷彿失去了所有力氣,突然對整個世界感到無限茫然。
呂家最後罪有應得滅亡了,可他的兒子,他的孫女一生也徹底毀了。
他日之種,今日之果?
崔遠這話是在說呂后,但何嘗不是在說他劉邦自己?
如果不是他當初寡恩,在逃跑時將呂后和劉盈認下馬車,被項羽俘虜。
也許劉盈的性格也許就不會如此懦弱,也沒準能夠成爲一個合格的皇帝。
“崔神仙,請你教教朕,朕現在應該要怎麼做?”
劉邦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只能求助崔遠。
這個時候,他真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此事了。
殺掉呂后不行,留下呂后同樣不行。
“陛下,你這個問題不應該問我,而是應該去問皇后。”
崔遠輕笑:“畢竟你已經快要跟我們離開了,未來的大漢是要交給她的。”
“況且如果真要答案的話,陛下心中不就已經有了嗎?”
劉邦渾身一顫,看向仍然在目光呆滯的呂后。
呂后也緩緩回過頭來,對劉邦四目相對:“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