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你這是情節,李治的崩潰!
在華夏兩千多年來的封建歷史中,有過很多被架空的傀儡皇帝。
比如留下“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東漢末年的漢獻帝劉協,和被慈禧太后掌控的大清光緒帝。
這些皇帝都是因爲個人才能的缺失,時局的壓迫,以及權臣勢力的強大,所以導致無法反抗,只能淪爲傀儡。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和上述三位皇帝完全不同的千古明君。
按照道理來說,身爲馬上皇帝,身經百戰,他是絕對不可能被架空的。
然而事實上,哪怕是雄獅也有遲暮的一天,年輕時期的李世民,的確無人敢惹,一言可定天下事。
但晚年的李世民,還是無法逃避被架空的命運。
最明顯的一個證據就是,到了晚年的李世民,連察覺自己的兒子和小妾偷情的能力都沒有了。
雖然做出這種離譜的亂倫事情,無論是李治還是武媚,都會極力隱藏。
但一些小破綻肯定會被宮人察覺,察覺到兩人的關係有點太過親密。
按照職責來說,這些都應該立刻上報給李世民。
然而,直到李世民在病榻上逝去,都沒有人和李世民說過這些事情。
一個是即將逝去,再無半點威嚴的大唐皇帝。
而另一個則是意氣風發,即將登上九五至尊之位的大唐太子。
宮人們只要不傻,就知道該做出怎麼樣的選擇。
在沒有穿越來大秦之前,第一次知曉這段歷史的崔遠,打心底裏面同情李世民。
曾經威風四面的唐太宗,結果晚年卻遭到如此屈辱對待,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戴綠帽,淪爲後世人的笑談,這是何等的悲哀?
可以說,這是李世民和李治一生的污點,從而也間接導致了後來的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
“陛下,這就是我剛纔說的兩個錯誤中的第一個錯誤。”
“李治徹底跨過了,他和武媚之間的倫理道德底線。”
崔遠說完,就準備出手了。
在他的預想中,李世民知道這個消息後,肯定會再發雷霆,從而把李治徹底打死。
如果未來的唐高宗就這樣死在自己的面前,那玩笑可就開大發了。
嬴政也帶着嬴陰蔓退後,害怕被憤怒的李世民波及。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
李世民知道消息後,不但沒有任何憤怒,反而陷入到了久久的沉默。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擡起來頭來,看向跪在地上,整個人都已經因爲害怕而戰慄的李治。
“起來吧。”
“好好告訴父皇,你爲什麼喜歡武媚,又是什麼時候萌發了這段感情?”
李世民從來都不是衝動的主,很多事情他看似無比暴躁,然而卻十分清楚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這一點在他當初征戰大唐沙場的時候,就已經多處體現。
對於李世民來說,他已經懲罰過了李治,所以現在最關鍵的是——徹底弄清楚自己這個兒子,爲何會喜歡上武媚。
這個世界上,三條腿蛤蟆難找,可是兩條腿的女人卻到處都是!
更別說現在的李治,身邊也根本不缺女人。
就算不提李治的太子妃,來自太原王氏,卻不孕不育的王氏。
就說蕭氏、劉氏、鄭氏和楊氏,哪一個不是個頂個的大美人?
尤其蕭氏還出生於蘭陵蕭氏,是梁朝皇室的後裔,更是唐初名相蕭瑀的親戚。
更是長得很妖豔,身體倍棒,已經給李治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也就是——義陽公主、高安公主和李素節。
有如此豔福,李世民想不明白,這個被自己冷落在後宮之中的武媚,到底有什麼魅力,居然讓李治犯下如此大逆不道的錯誤。
“稚奴,父皇現在也不想打你。”
“但你必須給父皇老老實實交代。”
崔遠眨了眨眼,立刻退到了嬴政,嬴陰蔓的身邊,開始當起了喫瓜羣衆。
這種皇家祕聞,是不可能記載在歷史書上的,也就是說自己馬上知道的,是蠍子粑粑獨一份的驚天大瓜!
太極宮內,李治回過神來。
這位大唐太子咬着嘴脣,心中無比抗拒,不想被那麼多人知曉自己的心事,但也明白這兩個問題無論如何都要回答出來。
“父皇,伱還記得當初兒臣爲你吸出毒瘡毒素的事情嗎?”
李治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起來了以前的事情,陷入到了回憶之中。
“記得。”
李世民點頭,他當然不會忘記這件事情。
這是他在之前,對李治最爲滿意和欣慰的地方了。
“這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李世民感慨道:“當時的朕因爲在征討高麗返回時得病,並且之後又過了幾個月一直沒有好轉。”
“就感覺自己時日無多,所以經常召見你,打算對你進行培養。”
李治的心中狠狠抽搐,慚愧低頭,繼續道:“恩,其實我對武媚的喜歡,也是萌發在那個時候。”
“爲了照顧父皇的身體,那個時候兒臣是早上聽政在東宮,回來後,又入宮給父皇準備藥膳,不離左右。”
“而當時的武媚身爲武才人,她擔負的主要任務,就是侍奉病榻上的父皇。”
“一來二去,兒臣和她的見面機會也就變得多了起來。”
“並且因爲每天都太忙,導致無暇回東宮寵幸太子妃等,兒臣又年輕氣盛,她又溫柔體貼,一直願意聆聽我的抱怨。”
“所以我和武媚就開始了眉目傳情,並漸漸開……開始出……出格。”
最後幾個字,李治結結巴巴,說着,眼淚都流了下來,似乎每一個字都重達千斤。
以前還不覺得有什麼,但現在徹底說出來後,他才發現自己是真的羞愧難當。
自己怎麼能夠如此畜生,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啊!
“原來是那個時候……原來那麼早……”
李世民的目光更加複雜,沒想到他們兩人的事情,在三年前就開始了。
可笑!
自己居然一直被矇蔽,還以爲李治是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還多次以李治爲榮。
李世民嘆息,心如刀割,看着李治痛苦的神色,想要安慰,但卻怎麼也伸不出手。
李治難受,他又何嘗不難受?
“別哭了。”
“繼續回答父皇的問題,你到底喜歡武媚什麼?”
“這……這……”
這個問題似乎比剛纔那個問題還要難,李治結結巴巴了半天,臉色不斷變換,都不敢說出來。
哪怕李世民多次逼迫了,也無濟於事。
“崔神仙,你知道是什麼嗎?後世的史書有沒有記載這些事情。”
李世民無奈,只能選擇求助崔遠,
雖然他可以動手打李治,物理勸說他吐露真相。
但是看這個模樣,恐怕就是他把李治打死,李治也不會說出來的。
“歷史書並沒有相關的記載,不過我的確有一個猜測。”
崔遠認真回答,一隻手摸着自己的下巴,似乎在思考什麼。
其實本來他對於李治爲何會喜歡上武媚,是完全不理解的,畢竟史書又不會記載這些。
但是聽完李治的描述後,崔遠心中有一個十分大膽的猜測。
“李二陛下,你這個三兒子李治,他……他可能有戀母情節。”
“戀母情節?”
李世民一愣,完全不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
不是在李治和武媚的事情嗎?
爲何突然會上升到什麼戀母?這種更加離譜抽象的亂倫概念?
雖然武媚是自己的才人,但怎麼也輪不到她成爲什麼母吧?
李治也漲紅了臉,覺得自己被深深侮辱!
“崔神仙,雖然我的確是有罪,但你怎麼能夠如此憑空污衊我?”
“實在太過分了!”
在他的心中,雖然喜歡武媚,但真正的母親永遠只有長孫皇后一人!
“李二陛下,太子。”
“我這個戀母情節,不是說太子你喜歡自己母親的意思,而是在說你喜歡比自己年長女性的意思。”
崔遠好笑解釋,安撫兩人的情緒。
雖然這個詞語的歧義很大,但他也沒有想到兩人居然會如此理解。
“太子殿下,請問一下,你是不是從小就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在見證了長孫皇后逝去之後?”
李治神色猶豫,但最後還是點了點頭:“是的。”
“在母親去死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母親還在身邊,經常幻聽到她在呼喚我的名字,直到前幾年才散去。”
“尤其是在看見大哥和二哥,爲了爭奪皇位,彼此爭鬥不休,反目成仇的時候。”
“我就經常做夢,夢到如果母親在身邊,也許大哥和二哥之間就不會有矛盾。”
這些事情之前一直是李治心中的祕密,誰也沒敢告訴。
身爲大唐的儲君,他可以對父皇孝順,但卻不能展露優柔寡斷。
不然的話,就會被當成軟柿子,好拿捏,父皇也會對自己很失望。
但是現在,連同武媚的事情都說了出來,李治也就不打算隱瞞了。
反正再糟糕,也糟糕不到現在這個情況了,還不如全部坦白。
李世民錯愕:“稚奴,沒想到你……”
他一直以爲自己這個孩子很早就走出了悲痛,沒想到他這些年其實一直都在獨自神傷,無法自拔。
“這就對了。”
崔遠點頭。
李治的話語,完全符合他的猜測。
“正是因爲這一份依賴,最終纔會導致你對武媚產生了不該有的感情。”
“太子殿下,你實話告訴我。”
“在武媚對你無微不至,安靜傾聽你的傾訴,爲你排憂解難,和你一同照顧你父皇的時候……”
“你有沒有那麼一瞬間,把她當成了是你的母親長孫無垢?”
嘭!
“怎麼可能?”
“崔遠,你不要開玩笑了!”
“我……我的天啊!”
崔遠的話語彷彿石破天驚!
一落下,就引起了嬴政,李世民和嬴陰蔓三人的驚呼聲!
這種離譜的事情,怎麼會出現的?
三人完全不敢置信。
但是崔遠沒有在意,而是直勾勾地盯着李治:“告訴我!”
李治的臉上佈滿汗水,沒有發出一句承認。
可這個時候,沉默和汗水,就是最好的答案。
撲騰!
“逆子!逆子!你……你怎麼能夠犯下這等大逆不道的邪念啊!”
李世民身子一軟,自己癱倒在了龍椅上,神色呆愣!
李治沒有解釋,他已經完全不敢說話。
其實在今日之前,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什麼戀母情節,一直以爲自己和武媚的感情是突然產生的。
可現在,經過崔遠的提醒,他才猛地驚覺。
原來自己最初之所以會對武媚有好感,是因爲在後者的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他雖然沒有在肉體上戀母,但在精神上,他卻是罪該萬死,無可饒恕!
“對不起了父皇,兒臣無顏再活下去了!”
李治拔出佩劍,做出了決定,要在這裏自我了斷!
認清楚自己的真實內心,李治徹底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他的這句話,彷彿是一道驚雷,一下子就把崩潰的李世民砸醒。
這個馬上皇帝怒氣衝衝,立刻起身,一把將李治架在脖頸上的長劍打掉!
“逆子,你這是想要父皇和觀音婢絕後嗎?”
“死死死!朕沒讓你死,你怎麼能夠死!”
李世民暴怒,把李治蓬頭蓋臉罵了一大頓!
“可……可兒臣真沒有臉活下去了啊!”
李治快要哭死了,現在的他,整個人都是十分炸裂,羞愧難當。
一想到這種事情可能會傳到後世,他就想要立刻自殺。
換個後世的說法,就是想要換個星球生活,光速逃離太陽系。
他還想要掙扎,自我了斷,不過被崔遠上前阻止了,握着他的手,硬生生“幫”他把佩劍收了回去。
“太子殿下,其實你完全不必如此。”
“雖然你對武媚產生了戀母情節,但你卻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皇帝。”
“在未來,還有比你更加抽象的皇帝,他喜歡上了自己的奶媽,兩人相差了足足二十歲。”
“他都可以坦然接受,並且任由史官記錄在史書上,你又擔心什麼呢?”
李治掙扎的動作一頓,眼中閃過“懷疑人生”四個大字。
居然還有怎麼抽象的皇帝,他是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