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兵敗如山(上)
崔遠,嬴政,劉邦和李世民都在這裏,他們正在和從大明而來的朱棣,朱標,朱元璋和馬皇后四人一起做宴。
三年來,朱棣,朱標,朱元璋和馬皇后幾人一直都對這個和史書完全不同的大秦充滿了好奇,多次提出想要親自過來看看。
嬴政一開始還覺得不太妥當,覺得嶺南地區的瘴氣太重,讓朱元璋等來過來的話,會讓他看了大秦的笑話。
要來,起碼也要等到回去咸陽,等到自己回去咸陽之後。
不過三年過去,現在的嶺南行宮因爲始皇帝經常在這裏居住,早就被宮人修繕得無比整潔,除了規模外,其它基本上和章臺宮沒什麼區別,規格極高,已經可以用來接待。
而且因爲這一戰的糧草大多都是大明提供,雖然全是世家豪族們的錢財,可那也是大明的財富。
一直不答應的話,雖然朱元璋不會說什麼,但心中肯定會有些許不滿。
所以在朱元璋的多次請求下,準備好所有戰爭事務的嬴政也只能答應他們,帶他們來到了大秦。
“老崔,話說你也是心大啊!”
朱棣就坐在崔遠的身邊,拿着酒罈子頓頓狂喝,對大秦的桂花釀十分感興趣,愛不釋手。
如果不是跟崔遠多次確認這就是千年前的大秦,恐怕他還會以爲這裏是大明之後的後世王朝。
這種極品佳釀,哪怕是大明都沒有,誰能夠想到這裏的大秦居然有。
並且喝了點小酒的他,膽氣也上來了。
甚至靠了過來,主動和崔遠開始勾肩搭背:“派……派……嗝~派遣那麼多人西進去進攻孔雀王朝,這一路的密林籠罩,全是毒蟲毒蟻猛獸和瘴氣,你就……就不怕一個不小心,大秦的軍隊會因此損失慘重嗎?”
崔遠翻了一個白眼,沒有回答,完全不想答理這個醉醺醺的傢伙。
倒是一旁的朱元璋見狀,氣不打一處來,吹鬍子瞪眼。
直接抄起袖子,就走了上前把慘叫着的朱棣拎了起來。
“你怎麼能夠這樣沒大沒小的,崔神仙可是天上的仙人,誰給你膽子胡亂喊他的?”
“逆子,看你這陣子真是皮癢了,你是不是以爲自己剛剛打贏了北元,僅僅用兩座琉璃雕像就搞得草原諸多部落元氣大傷,就覺得很得意?很了不起?”
“能不能清醒一點,你這個計謀都是人家崔神仙出的,你擱這得意什麼啊!”
“看咱怎麼打死你!”
說完,朱元璋就朝着朱棣開始動手,朝着他的屁股猛烈招呼!
啪啪啪啪
“啊啊啊!救命啊!”
不得不說朱元璋雖然一把年紀了,可是身子骨極度硬朗,直接就打得朱棣慘叫連連,嗷嚎不已。
四周的衆人看到這一幕,紛紛露出了笑意,哪怕是崔遠也不例外。
想要治朱棣這個性格,果然還是需要他老子朱元璋親自出馬。
“父……父皇,你別打兒臣了啊!這麼多人看着的啊!兒臣知錯了!”
“而且兒臣只是想要問一下而已。”
屁股慘遭肆虐的朱棣十分委屈,覺得自己真是比竇娥還要冤枉。
自己不過是想要問一下而已,頂多就是措辭有些不好。
結果父皇直接就上手了,而且當着那麼多人的面打他。
他可是前不久才爲大明立下大功,讓阿里不哥一脈和忽必烈一脈打得腦子都快出來了,無限風光地返回應天府受賞的啊!
朱棣還想要說什麼,可惜朱元璋沒有慣着他,手上依舊沒有停下。
好在,還有崔遠。
“大明皇帝陛下,你其實也不用那麼激動,燕王殿下應該沒有惡意。”
崔遠帶笑,勸說朱元璋停止毆打朱棣。
倒不是他對朱棣有多少兄弟感情,只是覺得這樣好的日子,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未免有些太過掃興。
“崔神仙說的沒錯。”
馬皇后也幫襯道:“孩子只是說了兩句錯話,你怎麼能夠就這樣直接動手打他?”
“萬一把孩子腦子打壞了該怎麼辦?”
“哼~”
見崔遠和馬皇后都開口了,朱元璋也就只能罷手了。
不過他並沒有就這樣放過朱棣,而是在最後來了一下狠的,打得後者哇哇直叫,直接原地就跳了起來,足足有三尺多高。
“話說起來。”
朱標看向崔遠,詢問道:“剛纔四弟提出的問題,也是我心中的疑問。”
“爲何你們就不擔心這一路上的毒蟲毒蟻猛獸和瘴氣?”
“因爲大秦擁有混凝土。”
看到朱標提問,崔遠也沒有隱瞞的意思,而是讓人拿來了一些混泥土塊。
這些土塊全是之前爲了調配混泥土,而進行抗壓抗拉試驗的實驗塊碎片,現在拿來正好廢物利用。
“這是一種全新的建築材料,無比堅固且耐用,而且不會生長雜草。”
“我們就是用它在大秦通往孔雀王朝的路上建造多個了補給驛站,大幅度減少毒蟲毒蟻猛獸和瘴氣的侵害。”
“在一些險峻的地方,我們還直接用它修建了道路。”
說到這裏,崔遠自己都不得不感慨世界上的事情有時候真的很奇妙。
這混凝土原本是爲了黃河大壩而準備的,結果這邊黃河大壩自己纔剛剛設計完成,都沒有來得及動工。
這一邊攻打孔雀王朝的途中,就要大量用上混泥土了。
朱標,朱元璋和朱棣都對這種新奇材料十分好奇,尤其是聽到它的多種優點後,更是心動。
朱元璋迫不及待道:“崔神仙,那麼這種所謂的混凝土,它的製造方法是怎麼樣的?困不困難?”
“很簡單。”
崔遠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但卻沒有戳破。
“嶺南行宮外的吳縣那裏,就有混凝土製造工坊,大明皇帝陛下你有時間就可以去看看。”
朱元璋心動一動,恨不得立刻就去,但也明白此事急不得。
不過還是眼神示意朱標,等會拿上紙筆,他們要把那個什麼混凝土工坊所有情況都記錄下來。
大秦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他們大明不可能做不到!
李世民和劉邦只是笑了笑,都沒有說話,也沒有如同朱元璋那般的激動。
倒不是因爲他們對這些不感興趣。
而且因爲關於大秦的諸多發明,例如新竹造紙術,水車,曲轅犁,混泥土工坊和紡織機這些的。
他們之前早就把它們記錄,通過時空門送到了大漢和大唐。
甚至連同火繩槍之類的,他們弄到了幾支送了回去。
此刻,他們看見朱元璋激動的模樣,甚至有種是在看自己當初的錯覺。
倒是馬皇后覺得這父子三人有些丟人。
就算你們真的喜歡這種混凝土,但能不能別表現得那麼明顯啊!大家可都還在這裏看着呢?
“始皇帝陛下,崔神仙,你們對於這一戰是如何看待的?”
馬皇后本來只是想要簡簡單單轉移話題,卻沒成想,話音一落,衆人的目光頓時全都看向嬴政。
其實他們對於這一戰的情況,同樣無比好奇,只是剛纔不好意思詢問罷了。
“始皇帝陛下,崔神仙。”
朱棣揉着屁股看來,他的屁股現在還在發疼:“這一戰,你們真的什麼部署都沒有嗎?”
“的確沒有。”
崔遠爽快承認,嬴政也點了點頭。
這一戰,無論是崔遠,還是嬴政,都沒有過多的干涉,僅僅做好了後勤的工作,其它都是讓項羽等人來自由發揮。
他們不擔心這一戰會戰敗,大秦軍隊現在可是裝備大明王朝的先進火器,還有大明的財富作爲後勤。
如果這都能夠戰敗,那麼纔是天大的笑話。
更別項羽等人本經歷過匈奴戰爭的洗禮,是一名極爲出色的將才。
此戰有他親自操刀,還有王賁,葉騰等人,這戰基本上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孔雀王朝的國祚已經可以說是壽終正寢了。
崔遠接着道:“不過對於這一戰後續的發展,我大概能夠猜測到一些。”
“哦!?”
“你可以猜到?”
“快快說說,我挺想知道崔神仙你是怎麼猜測這一戰的。”
衆人聞言,頓時來了興趣。連同嬴政也不例外,連他也不知道崔遠居然對這一戰的結果已經有了推測。
……
“話說起來,你們覺得陛下和崔神仙,會不會推測我們現在在孔雀王朝做的事情?”
孔雀王朝內,王離突然想到了什麼,看向了旁邊正在忙活整理人口黃冊的張良。
張良動作停止,神色猶豫,沒有立刻回答。
到底是王賁和葉騰聞言,嘴角微微抽搐,都覺得王離有些太過神經質了。
這一戰可是全都他們指揮,而且陛下和崔神仙遠在千里之外,他們又怎麼推測到自己在幹什麼?
“離兒,你就別多想了,崔神仙的確很厲害,陛下也很聖明。”
“但這裏距離嶺南行宮可是足足有數千裏,他們不可能知道我們在這裏的行動的!”
“沒錯!”
葉騰贊同,笑話着王離:“你把心放下吧,少想這些沒用的。”
“如果隔着那麼遠,他們還能推測我們的行動,那麼我和你父親就把這些人口黃冊全都給吃了!”
兩人都表示這是不可能的。
王賁還好,畢竟他親眼見識過崔遠的手段。
倒是葉騰,對於崔遠十分不客氣,甚至言語之中多有不屑。
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葉藤,也被人稱呼爲內史騰。
在始皇帝十六年,韓國爲了自保,將南陽地區獻給了大秦,然後嬴政就派了葉騰前往接收該地,並被任命爲代理南陽郡守。
十七年,葉騰又奉命攻打韓國,成功擊敗韓軍並俘獲了韓王安,隨後在韓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設立了潁川郡。
在葉騰任職南陽郡期間,他在那裏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髮布文告以明確爲官爲吏之道,以及嚴密法令確保官吏恪盡職守,爲大秦後續進攻楚國提供了堅實的後方基地。
可以說,他是一位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都非常高的全才,在咸陽內外都有很高的聲望。
如果不是這一次進攻孔雀王朝事關重大,還有始皇帝親自書信邀請,他都不會輕易出山。
所以崔遠雖然很了不起,但是葉騰還是覺得自己有資格對崔遠點評。
“崔遠再厲害,也不過是擁有來自未來的見識和受傷而不死的體魄,他又不是真的全知全能,怎麼可能猜的出來我們在這裏都幹了什麼?”
“王離,你們王家在大秦可是將門世家,你的父親和你的祖父更是大秦的徹侯,你作爲第三代,可不能丟了他們的臉。”
“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求其上,必求其上上!”
“整天崇拜那崔遠,只會讓你樣樣都不如他,讓他成爲你的心魔。”
葉騰不斷較耐心教導王離,王離也覺得似乎有道理,點頭稱是。
唯有張良一直沉默,時不時好不由得翻起了白眼。
……
“居然會這樣安排!”
“他們會用黃冊統計當地的人口,然後再讓奴隸們處置奴隸主,強行把奴隸制改成封建制!”
一開始聽到崔遠他已經猜測出來葉騰,王賁等人會在孔雀王朝腹地做什麼的時候,衆人還有些不相信。
畢竟人心隔肚皮,你怎麼知道對方的想法是如何的?
可現在聽完崔遠的描述,他們才明白是自己淺薄了。
這個方法的確是鞏固孔雀王朝攻佔地的最好方法,不但可以統計出來人口,還能讓那些殺了奴隸主的奴隸們徹底和大秦站在一起。
畢竟按照孔雀王朝的法律,他們這些殺了奴隸主的奴隸。可都是要死的。
不想死的話,就只能跟着自己一條路走到黑。
“其實這個措施,還能補充一個點。”
崔遠示意衆人安靜,接着道:“那就是把從奴隸主那裏沒收而來的土地,重新分派給諸多奴隸。”
“並且告訴他們,只要大秦一天還在,他們這些土地就永遠不會被孔雀王朝的奴隸主奪走。”
“無論是大秦,還是孔雀王朝,本質上都是農耕文明,土地對於他們而言,就是第二生命,甚至有的人把它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還要珍貴。”
“如此一來,孔雀王朝的崩潰將會如徹底不可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