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五姓七望!難道你們真以爲朕是泥捏的嗎?”
甘露殿,御書房,一陣陣咆哮震得門窗顫抖。
大唐的新皇,未來的唐太宗李世民怒然起身,一把將桌上的奏摺全部推翻墜地!
怒火焚燒,雙目通紅,七竅冒煙!
堂下,諸多侍從皆低頭,大汗,不敢直視帝皇怒火!
身旁,皇后長孫無垢看着夫君如此,抿着嘴脣,既心痛又無力!
縱使她聰慧如蘭,面對如此困境現在也找不到任何辦法。
貞觀初年,是一個天下極爲動盪的時期!
一年,關內瓏右大旱,赤地千里。
二年,河南河東大水,地龍翻身。
三年,也就是現在,關內山南又爆發了空前的蝗災,數十萬畝良田顆粒無收!
連連災禍不但造就百萬饑荒難民,也讓這是上天對當今天子得位不正之懲罰的言論甚囂塵上!
李世民急眼了,玄門之變雖然出於無奈,但他弒兄殺弟卻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爲了挽回民心,證明自己登基是天命所歸,他近乎掏空了國庫賑災,平時穿衣和喫喝都能省則省,卻依舊是無濟於事。
無奈之下,只能朝五姓七望,這些大唐最大的地主請求援助。
然而,他們給出的回覆卻是一紙舉薦摺子!
上面從六部尚書,下到縣令縣丞,全都安排地明明白白,盡是世家之人!
雖然什麼要求都沒有寫,但意思已經完全砸在了李世民的臉上!
答應,我們就是穿一條褲子的好兄弟。這些年的災禍我們世家和你一起來抗。
不答應,那這個天下就和我們無關,請你這個皇帝愛滾哪裏就滾哪裏去,別來煩我們!
嘭!
“趙郡李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博林崔氏,清河崔氏,你們簡直欺人太甚!”
“要是朕答應了,那這個大唐到底是朕的?還是你們的!”
“都不肯放糧是吧?那朕就親自去上門抄家!”
李世民一掌拍在桌上,忿怒上頭的他拿起佩劍就要帶軍出發,強搶各大世家!
“陛下不可啊!”
長孫皇后急的快要哭泣,見狀連忙拉住了李世民:“嗚嗚~如果陛下非要抄家救災,就先把臣妾的長孫氏給抄了吧!”
“五姓七望從西漢至今已經傳承了近千年,麾下土地數萬傾,錢財無數,兵強馬壯!”
“陛下冒然動他們,無疑是在再起戰端,讓黎民百姓深陷水深火熱啊!”
說着,她便當場跪了下來,嚇得李世民連忙丟掉了長劍,回身攙扶。
“觀音婢快快起來!朕聽你的話就是了,朕不抄家了!”
對於這個從起兵反隋就一路陪伴自己的髮妻,李世民向來無比愛惜。
平時見她受涼都心痛不已,更別說下跪了!
長孫皇后不聽,依舊跪着,急的李世民六神無主。
“高明呢?高明去了哪裏!”
高明就是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嫡長子。
李世民見自己勸沒有用,便想讓李承乾來幫襯。
平時李承乾作爲太子,都會陪着自己處理摺子,學習治國之道,怎麼現在關鍵時刻人不見了?
“稟告陛下,太子殿下一炷香前就離開了御書房,前往了詔獄。”
“說他在其內拜的一名名師,興許能夠有辦法解決救災之事。”
李承乾的侍讀,長孫皇后的侄子長孫家慶頂着壓力上前,說出了太子的下落。
聞言,李世民頓時傻眼,長孫皇后也愣住了。
昭獄是什麼地方?
裏面關押的可全都是前隋和建文太子李建成的死忠,隨時隨地都可能被清算砍頭。
李承乾怎麼會去這種反賊窩?而且還拜師了?
“胡鬧!妥妥的胡鬧!高明定是被那些建文餘孽給誆騙了!”
“觀音婢,和朕一起去昭獄!”
“好!”
李世民用力一拉,憂兒心切的長孫皇后便順勢起來。
跟着走了兩步後才幡然醒悟,明悟自己這是中計了,頓時有些嘟怪地看着李世民,而後者已然哈哈大笑。
……
在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坐車趕來的時候,昭獄之內,被盯上的兩位少年正在喫着小菜,愉快對飲。
左側的少年約莫十歲,舉止得體,清秀面容上仍殘留着稚氣,正是從御書房裏偷跑出來的李承乾。
此刻的他,朕恭敬給右側的另一位十六歲少年倒滿酒水。
“韓師,這是徒兒特地從皇…啊呸!…從西市裏耗費重金買來的極品美酒,一定能合您的心意!”
“嗯!小李啊,你特算是有心了。”
韓川品嚐了一口,當即讚歎不已:“好酒!雖然不如千年後的茅臺,也不如明朝的金花,但在大唐絕對算是一等一的佳釀啊!”
“師尊喜歡就好。”
李承乾乖巧點頭,早就習慣師傅瘋語瘋語的他。沒有把這話放在心裏去。
和李世民想的被建文餘孽誆騙不一樣,他認識韓川其實純屬巧合。
一年前,因爲看見父皇提拔了建文太子的舊臣魏徵爲相後,贏得朝野內外一片讚許。
所以便抱着效仿的態度,偷溜進了昭獄。
沒成想,還真遇到韓川
面前這個少年雖然只比自己大四五歲,可是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朝野民間,幾乎無所不知!
可惜天無完人,師尊雖然才學通天,卻患有腦疾。
總是說他其實來自千年之後,還綁定了什麼九轉成仙系統,只要被人殺死九次,就可以羽化登仙。
而在他來到大唐之前,已經經歷了春秋,戰國,大秦,大漢,三國,明初,明末,大清八次死亡,就差在大唐死一次就能夠飛昇仙界!
爲此,多次鼓勵要求自己弒師證道。
一開始李承乾還很驚恐,再三發誓自己絕不會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到後面,才終於明悟了真相。
師尊他肯定是因爲看見建文太子被殺,傷心過度,所以精神變得不正常了。
沒錯,一定是這樣的!
爲了不再進一步刺激師尊,尊師重道的李承乾只能含淚隱藏了真實身份,謊稱自己來自隴西李氏丹楊房,是大唐軍神李靖的侄子李坤。
“阿嚏!”
韓川打了個噴嚏,感受背後涼涼的,但也沒在意,繼續喝着酒。
“師尊多喝點,我這裏還有很多。”
李承乾偷瞄了一眼,見師尊沒有進一步發病的徵兆後,如釋重負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正色。
“師尊,其實徒兒這次前來,不但是來看望師尊,還帶着朝廷現在所面臨的一宗難題。”
“徒兒苦思冥想良久都沒有結果,希望師傅能幫徒兒解惑。”
韓川放下酒杯,翻着白眼:“你小子還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說吧!我看看是什麼難題把你這個世家大少爺困擾成這樣。”
“多謝師尊!”
李承乾再度感謝,接着便將大唐現在遭遇的困難處境一一說出。
“師尊,如今各大世家聯手上摺子逼迫陛下,關內百萬災民危在旦夕,這種困局該如何破局?”
說罷,李承乾滿是期待地看着韓川。
然而見其閉眼似在苦思後,期待消失,一顆心頓時往下沉
難道連師尊也沒有辦法嗎?
也對,五姓七望如此強大,師尊又沒有三頭六臂,怎麼可能從他們嘴巴里搶走糧食?
是我太天真了……
“哈哈!”
就在李承乾徹底絕望的時候,韓川爽朗的笑聲突然響了起來!
少年張開假寐的雙眼,笑着:“小李啊!我還以爲你鄭重其事那麼久是要憋什麼大招,結果就這種小兒科?還長篇大論差點把我說睡了。”
“不就是讓七大世家吐糧嗎?這種簡單事你隨便找頭豬都能解決!”
話落,不但李承乾呆住了,連帶着剛走到昭獄內的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也停住了腳步。
艾瑪的,這是哪個狂徒在罵朕!
第二章世家的真正陰謀,少年一語破天機!
艾瑪的
這是哪個狂徒在罵朕!
昭獄內,離兩位少年所在牢房只有一牆之隔的李世民咬着牙,氣得臉都黑了。
什麼叫做“這種簡單你隨便找頭豬都能解決”?
難道朕堂堂大唐天子還不如一頭豬嗎?
怒火衝心,感覺被侮辱到的李世民,按着長劍就想要過去一刀砍了這個狂徒。
然而剛走出一步,就被掩着笑意的長孫皇后攔住了。
“陛下莫要着急,說話之人應該就是高明認的新老師,竟然敢對高明如此放言,想必應該不是無的放矢。”
“不如我等先聽完,倒是再做處置也不遲。”
長孫皇后低聲細語,經過這一路,蘭質慧心的她已經冷靜了下來。
李承乾自小就懂事聽話,突然如此如此行事,肯定是有着自己的理由。
李世民細想覺得有理,便強忍着不忿收回了長劍。
隨即揮手讓人準備好椅子,他和長孫皇后就這般坐在了隔壁牢房,打算看看這個狂徒到底在賣什麼關子。
今天如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等會絕對有他好看的!
……
另一邊,完全不知道“喜事上門”的韓川,還在耐心指導着小李。
“師……師尊,你莫要開玩笑了!”
李承乾已經被嚇住了,說話都在哆嗦。
這個難題可是困擾了他父皇大半個月了,怎麼到師尊口中就成爲隨便找頭豬都能解決的問題?
太離譜了!
韓川看着小李慌張的模樣,覺得既好笑又好玩:“徒兒,爲師可不是在玩笑!”
“這個問題真的很簡單,只需要公開號召各大世家捐糧,救濟災民就可以了啊!”
“可現在的問題就是,他們不肯捐啊!”李承乾忍不住反駁,語氣難掩埋怨。
他當然知道破局的方法是讓各大世家下場救災,整個朝廷上下也知道!
可除非各大世家都是傻子,否則怎麼會平白無故拿出糧食?
隔壁牢房的李世民露出冷笑,長孫皇后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個口氣大到沒邊的少年,難不成真的就只是在故弄玄虛?
……
“真是傻徒兒~我先問你一個問題!”
韓川放下酒杯,朝着李承乾反問道:“李坤,作爲世家之人,你最在意的是什麼?”
“財,權,和名?”
李承乾不懂師尊此話是何意,但還是老實回答。
“對啊!”
韓川猛地一拍桌子,嚇了前者一大跳:“所以讓世家放糧這個問題看似困難,可只要弄清楚本質,其實解決起來很簡單!”
“如今財你們這些世家早就已經有了,從西晉到大唐,數百年間積累的財富足以讓你們富可敵國!”
“權更是遍佈朝野,大唐各大州郡長官都有你們世家子弟!”
“可這名,卻始終還差了一丟丟!”
“各大世家爲什麼要寫出一份舉薦世家子弟爲官的摺子去強迫陛下?難道他們真的想爲國分憂?”
“不!”
“他們是知道陛下肯定會拒絕的,他們真正想要的其實是看着走投無路的陛下跪下來求他們!”
“求他們開倉放糧!求他們高擡貴手!”
“然後再踩着陛下的尊嚴,向天下人證明!”
“他們世家的名比大唐的皇權還要高貴!”
轟!
韓川剛說完,李承乾耳邊彷彿有驚雷響起,險些當場癱倒!
他呆呆看着面前已然喝到臉色發紅的韓川,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在這一刻崩潰了!
其實何止是李承乾傻眼了,牢房的另一邊,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也從懷疑變成了驚駭!
他們在御書房和羣臣談論這件事那麼久了,一直以爲那些世家子弟是真的想入朝把控朝政。
完全沒有想到,這裏面居然有如此歹毒的算計!
尤其是李世民,他心中的確有過拒絕摺子,然後跪下求各大世家放糧救災。犧牲自己而救天下的想法!
如果局勢一直惡化下去,他真的有可能會那樣做!
到了那個時候,大唐皇權的尊嚴就會如同韓川所說的,徹底顏面掃地!
本以爲這個少年只是個欺世盜名之輩,沒成想,在這件事情上居然比自己這個皇帝看得還要偏僻入裏!
“陛下,高明這個新認師尊似乎真有幾分本事!”
長孫皇后低聲說着,神色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