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漢民族的民風到底是強是弱?大

作者:一劍光寒十四洲
第214章漢民族的民風到底是強是弱?大漢文人:儒漢主打一個以和爲貴!

  顧笙此刻也是頗有感觸。

  假若丞相真的能重來一世的話,或許三造大漢絕不是什麼虛妄之談!

  按照古人的那種脾氣,說不定白馬之盟的誓約真的要流傳千古,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強漢之後,無弱宋,無靖康恥,無外賊環伺……

  莫名地,顧笙忽然想起了那句話。

  諸葛亮在中國人的心中地位究竟有多高?都幾千年過去了,人們還是想着法的想讓他贏一次!

  但感觸歸感觸,顧笙手上的動作可算不上慢。

  【今日話題:總的來說,漢民族的民風到底是強是弱?爲什麼總有人說漢族纔是真正的戰鬥民族?#歷史#漢朝#戰鬥民族】

  【衆所周知,大漢朝是一個歷經了四百餘年的強盛時代,哪怕曾經遭遇篡位的危機,卻出現了漢光武帝劉秀這樣的英雄人物力挽狂瀾,再造大漢!】

  【甚至於在東漢末年,仍有漢昭烈帝帶領着一羣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英雄人物,企圖再造大漢!】

  【於是千百年來,直到今日,我們早已經以漢人自居!】

  【張召忠將軍說中國人尚武,高曉鬆說中國人不尚武,那您認爲漢族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嗎?】

  【這裏就不分析中國的北方少數民族了,那是顯而易見的,咱只說漢族。】

  【因爲有人說我用“剽悍”和“柔弱”是貶義詞,那就用“強”和“弱”來評判一下,中華上下五千年,我漢族民風到底如何?】

  《中原人民數千年間,都是在再忍一忍和去他媽的這兩種模式間切換。》

  《其實這個問題真不好評價,畢竟按照漢朝的儒家學說來說,咱大天朝自古就是講仁義道德的!》

  《你看看以前戰國時候打仗就跟過家家似的,還有什麼免戰牌的說法!》

  《匈奴以前侵略大漢,後面又有五胡亂華,漢朝人民風應該不是強悍的那種吧!》

  《印象中我們大漢朝不是一直都停熱情好客的嗎?都是那羣可惡的草原蠻夷入侵中原,不然你什麼時候聽到過咱們入侵其他國家的?》

  看見這些彈幕之後,顧笙只感覺邏輯上好像出了什麼問題,但又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裏。

  在顧笙看來,漢族不應該是戰鬥民族嗎?

  不然這兩千年是怎麼延續下來的,不就是打出來的嗎?

  可惜,天幕之下的萬朝觀衆並不知道歷史的全貌,此刻看見這些彈幕後,只感覺天幕上說的的確有道理。

  萬朝無數百姓們看着彈幕,心中難免生出了一陣慼慼然。

  對於大漢早期的百姓們來說,匈奴無疑是惡魔的象徵,不知多少百姓因爲匈奴肆虐而流離失所。

  然而,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還算是幸運的。

  曾遭遇過靖康恥的中原百姓們,回想起五胡亂華的慘狀時,一個個都心生懼意。

  是啊!

  真的要評論出什麼戰鬥民族的話,說的應該是中原四周的那些蠻夷吧!

  那些未受教化,茹毛飲血的草原蠻子們。

  春秋戰國,

  當看見天幕上那些彈幕飄過時,武安君白起只感覺格外的不爽。

  什麼是過家家?

  你真當那趙國四十萬降卒是白殺的?

  再說了,除了中原大地之外,四周那些蠻夷部落能成什麼氣候?

  但另一時空中的稷下學宮內。

  百家學子卻是頗爲認同天幕的說法。

  君子重仁、義、禮!

  一國明君若想真正治理好國家,肯定不能做出那些窮兵黷武的事來。

  因此爲了江山的穩固,定然不該弄出什麼全民皆兵的事來!

  自然就談不上所謂的民風彪悍。

  大秦。

  始皇嬴政看着天幕上的畫面也陷入了深深的狐疑。

  寡人的大秦,難道真的很孱弱嗎?

  大漢。

  高祖劉邦望着天幕上出現的那些畫面,只感覺心中滿是鬱氣不吐不快,可面對匈奴人的威脅時……

  劉邦此刻也沉默起來。

  打仗容易,可要想在不傷及國家根本的情況下打一場大勝仗,那着實是太難了!

  如今的匈奴人兵強馬壯,或許也只能像天幕上那般,“再忍忍”!

  反正劉邦是從天幕中見過後世大漢的風姿的,此刻哪怕經歷再多屈辱的事,那都是爲了最終的反擊!

  一念及此,高祖劉邦頓時感覺心臟一鬆。

  另一時空之中。

  武帝劉徹則是默默眯起了眸子。

  匈奴之痛,是大漢建朝以來無數君王的心病,但好在,一切過往屈辱都到此爲止了!

  在大漢鐵騎的鎮壓下,四周的什麼戰鬥民族都得臣服!

  不臣者,誅滅之!

  殊不知此刻的大漢文臣中,看着天幕上對於漢族民風的評價卻是極爲受用。

  不錯。

  儒漢主打一個以和爲貴!

  大漢天朝本就是一個包容萬民的存在,當今陛下的胸襟比天高,比海闊!

  天下番邦莫不臣服!

  如今儒道盛行,就連陛下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身爲孔聖傳人的文臣們,本就認同以和爲貴的思想。

  回想起匈奴對大漢的入侵後,更是越發覺得大漢朝的民風的確稱不上彪悍。

  反而頗爲熱情好客。

  沒看見對於那些臣服我們的番邦,咱都那麼熱情好客,和平友好嗎?

  大唐。

  太宗李世民看着這個話題後,忍不住摸着鼻子思索起來。

  很明顯,這個問題的回答並非那麼片面。

  戰爭?

  遠的不談,就說最近的隋末亂世,咱中原漢人能不能打的問題自然不必多說!

  每逢亂世也是名將輩出,即使是在東漢末年分三國,整個中原一鍋粥的時候,周邊那些蠻族也是被中原諸侯壓制!

  曹操遠征烏桓,臨陣斬殺單于蹋頓,平定涼州,橫掃羌、氐,虎步關右!

  孫權平定山越、夷洲、亶洲!

  諸葛亮平定越巂、益州、牂牁、永昌!

  可在太宗皇帝李世民看來,真正決定一國興衰的還是百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一個飽經戰火的國家如何能保證百姓的安穩,如何能確定天下的太平?

  “對天下萬民生計的治理成果,是江山穩固的根本!”

  “評價一個皇帝,更應首重文治而不是武功!”

  李世民的聲音帶着莫名的威嚴,瞬間就讓在場衆人噤聲,紛紛思索起了話中的深意。

  然而此刻的李世民,卻是無端生出了一陣感慨。

  別說其他人了。

  就連他,此刻想的也只是,自己若能在後世人的口中得一個文皇帝的諡號那便好了!

  因此,對於天幕上的議論。

  李世民此刻也只能輕嘆了一句。

  “中原漢土,自古就沒有百姓崇武一說!”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