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聖旨駕到名份定

作者:明末逐鹿
巢縣縣衙大堂。

  “我不過是一介犯官,沙大人請我主持大局,難道就不怕朝廷降罪?”

  被巢縣知縣沙連山請到縣衙的秦烈,得知沙連山讓自己主持城防之事,秦烈倒是對沙連山的魄力,不得不另眼相看。

  “秦大人的事蹟,本縣還是知道,如今無爲軍十萬百姓,生死皆我手中,而卑職自知統兵無方,豈能不顧大局?”

  “還請秦大人莫要推辭,若朝廷怪罪下來,沙某願意毅力承擔,絕不牽連秦大人。”

  沙連山能夠爲了城中十萬百姓,甘願違背朝廷制度,請秦烈出來主持大局,足見他是一個心懷百姓的好官。

  “既然沙大人如此信任秦某,秦某要是再推辭,那就是我秦烈不識擡舉了。”

  秦烈沉吟之下,開口道:“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沙大人讓我主持大局,那戰鬥期間,城中任何事情,就必須是本官說了算。”

  “秦大人放心,本縣定率城中所有官民,聽你號令。”沙連山這個道理還是懂的,軍務之事最忌猶豫不決,相互掣肘。

  “很好,那現在就宣佈第一道命令,請沙大人立即籌備糧草,計算數量,做好統計。”

  秦烈沉聲吩咐一聲,接着道:“現在城外的難民,正好爲我所用,我需要招募一千甚至更多的青壯守城,所以接下來的糧草問題,至關重要。”

  “秦大人放心,據我所知,無爲軍軍監倉庫,至少有十萬石糧食,我這就去核實,並親自前往坐鎮看守。”

  沙連山欣然應道,打仗他不行,但管理後勤,他自問還是可以做好的。

  “好,那咱們現在就分頭行事,我去城外收攏難民。”秦烈拱手一拜,遂大踏步走出了縣衙大堂。

  “大人,真讓您料中了。”剛纔一直在大堂外等候的花榮、雷橫、李逵、石秀四人見秦烈出來,連忙迎了上來。

  “不是我料中了,是沙連山這人官品不錯,此人能夠爲城中十萬百姓安危,甘冒丟官的風險,請我主持大局,足見其人是個心懷家國天下的好官。”

  秦烈來之前就曾笑言,沙連山此時請自己相商,必然是請自己主持大局。

  “大人說的不錯,沙連山這人倒是一個可交的朋友。”花榮深以爲然,之前秦烈曾推薦花榮出任濮州團練使,不過朝廷最後兵部並沒有同意,只是論功實授了他營指揮使一職。

  結果還未來得及正式赴任,卻因爲秦烈一句話,他毅然辭去了職務,率先擁護南下無爲軍的響應。

  也正是花榮的牽頭響應,秦明、黃信師徒等人,這才紛紛辭去職務,一道南下而來。

  向楊雄、石秀那一批人,之前曾被秦烈推薦前往濮州治下各縣帶領縣尉職責,不過真正任職的文書,最後在吏部都被駁回了。

  原因很簡單,這些人都是武人,沒有功名,雖然有功績,卻不足以出任縣尉重任。

  這就是吏部的回覆,可以說吏部這些批文,直接讓衆人無不心涼,想想他們跟隨秦烈出生入死,在濮州冒死而戰,斬獲叛軍數萬人馬。

  可到了論功行賞,卻連一個縣尉都不捨得,如何不讓人心涼?

  相反秦烈重然諾,講情義,輕錢財,讓一衆英雄好漢,無不是衷心擁護,這也是當秦烈讓花榮、雷橫把自己呼聲帶回濮州時,衆人紛紛棄官追隨的原因。

  回道官田署的宅院,秦烈立即召集衆將道:“剛纔巢縣知縣沙大人,已經推舉我暫代守城重任,現在咱們都是光桿司令,接下來叛軍隨時都會殺來,當務之急,便是立刻武裝一支守城的兵馬。”

  “諸位都隨我上過戰場,經驗也都有,還是老規矩,除了新來的張青、孫二孃、曹正、施恩四位兄弟外,其餘衆位兄弟,立即前往難民營拉起百人隊伍,自任都頭,有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衆好漢紛紛而起,振臂喊道。

  “施恩,你暫時跟鐵牛兄弟,充當他的副都頭。”

  秦烈揮了揮手,讓大家安靜下來,補充道:“曹正你跟着楊志兄弟,跟他多學學領兵之道。”

  “張青兄弟、二孃嫂子,我這裏有一封書信,你拿着去立即回金鄉,把信給金鄉縣尉朱仝,然後聽他安排,留在金鄉協助扈成大哥。”

  “是。”被秦烈點到名的四人,起身拱手應道。

  “暫時就先這樣,大家各自去挑選士卒去吧,武器等人選挑好了,咱們再去官府領取,告訴鄉親們,這一次入伍,不單單是當兵喫糧,也是保家衛國,就說我希望他們能夠踊躍報名。”

  經過多日的施粥救濟,秦烈在城外的難民營中,那也是留下不錯的名聲。

  “時遷,你留下。”隨後秦烈又單獨留下了時遷,這小跳蚤在濮州平叛之中,他率領的斥候營,那可是立了頭功的。

  不過最後報功的時候,秦烈直接把他的功績給忽略不計,不是秦烈忘記,而是秦烈徵得時遷本人同意。

  因爲秦烈與他交流過,表示希望他留在自己帳下聽用,暫時不要計較功名利祿。

  對於時遷來說,秦烈顯然是再造之恩的,對此他自是毫無意見,當即表示只要能夠追隨秦烈,即便一輩子不擔任一官半職也願意。

  “大人,是不是有什麼任務?”這小子雖然是個偷兒出身,可在秦烈看來,他顯然是最好的斥候。

  “我知道你這次南下,把你最好的幾個弟子都帶來了,我知道你現在也缺人手,這樣你先去難民營挑幾個可用的人跑腿。”

  “然後去一趟舒州,打探一下目前叛軍的具體實力,以及他們的動靜,一旦有發現,隨時來報。”

  秦烈笑着點點頭,在他要離開之際,又補充了一句:“出去的時候,去三夫人哪裏,領五百兩銀子。”

  “謝謝大人。”時遷腳步一滯,躬身深深一拜道。

  深入敵人腹地去打探情報,身份隨時需要互換,時刻都會面臨着風險,銀錢有時候的作用,那是可以救命的。

  這一點秦烈心如明鏡,這也是他給予時遷經費之時,從來都是毫不吝嗇。

  不過由於眼下對於叛軍的情況,一無所知,秦烈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備戰。

  吳用這個參軍主薄,暫時也只能協助人員造冊,而無法發揮他的長處。

  無爲軍上下全體軍民,就在這樣忙碌的狀態下,不知不覺過了幾日。

  這天秦烈正在城內臨時開闢的校場之上,參與新兵訓練之際,知縣沙連山帶着傳旨的黃門內侍,以及護送的禁軍騎兵,蜂擁而至。

  “皇帝有旨意,有請秦烈接旨。”馬背上的黃門內侍一聲大喝,隨即展開聖旨念道:“大宋皇帝陛下敕旨:淮南西路五州淪喪,叛軍肆虐,百姓又倒懸之疾……即日起恢復秦烈寧遠將軍、朝散大夫官職,授領淮南西路經略安撫使一職,兼領淮南西路都統制一職,賜其紫袍、金魚袋、麒麟玉帶各一套。”

  “望愛卿勿負皇恩,早日戡平叛亂,欽此!”

  ”

  【作者題外話】:第三更完畢,求銀票,求銀票。求銀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