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河北東路宣撫使

作者:明末逐鹿
“大宋皇帝詔令,國難思良將,秦烈忠心體國,實乃國之股肱。今京師蒙受外敵入侵,還望愛卿接詔之日,即刻出發,馳援京師,勿負朕之所託,萬民所望。”

  “朕今日敕旨冊授愛卿,鎮國大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兼任河北東路宣撫使,節制河北東西兩路兵馬,共抗蠻夷韃子,還望愛卿莫負朕之期望。”

  桃花島議事大廳之上,朱桂納當衆宣讀了從汴京帶來的聖旨。

  “微臣領旨謝恩。”秦烈跪地一拜,雙掌向上,接過朱桂納手中的聖旨。

  “恭喜賢婿榮升。”朱桂納看着氣度愈發沉穩,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威儀的神態,不由頷首笑道。

  “恭喜主公榮升。”大堂左右吳用、朱武、花榮、武松等數十員戰將,無不是紛紛作揖祝賀道。

  “卑職等拜見鎮國大將軍。”隨後衆將又齊聲拜道。

  鎮國大將軍雖然是武散官,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正二品,而銀青光祿大夫則是從三品文散官。

  當然這兩個職務,都屬於有職無權的品階,但一般官職達到這個位置,即便是散官,那也是當朝大員了。

  當然相比起來,河北東路宣撫使,纔是真正的實權官職,宣撫使就等同於主管一路的軍事、民政、財政、司法。

  職權遠比一路安撫使、轉運使更高,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像一路安撫使、轉運使、提舉常平司、提舉刑獄司四名官吏,原本是有相互監督的權利的,但宣撫使則凌駕此四職之上。

  “諸位兄弟不必多禮,我今日的地位,離不開諸位的功勞,這份榮耀,是屬於我們大家的,還望諸位兄弟,今後隨我繼續努力,共同守護大宋江山,讓大宋的子民們,能夠繼續安居樂業。”

  秦烈放下手中的聖旨,鄭重的朝大廳上的一衆將領拱手作揖道。

  “願爲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左右文武將官,無不是慨然道。

  此刻坐在一旁的朱桂納,看着堂上那一個個英武健壯,孔武有力的將領,心頭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朱桂納是萬萬沒有想到,秦烈帳下竟然聚集了如此多的將領,而且這些人竟然直呼秦烈爲主公,這就分明是家臣啊。

  家臣就意味着只忠心秦烈一人,也就是說這些人,即便是皇帝的命令,也未必能夠驅使他們,相反秦烈一聲令下,家臣往往都會誓死執行。

  “傳我軍令,收拾行裝,後日一早出發,直奔臨安府。”秦烈並不知道開封陷落的日期,但現在金國大軍,既然已經開始圍攻汴京,那就意味着汴京隨時都會陷落。

  於公於私,秦烈都不希望大宋滅亡,所以這個時候,他必須第一時間北上,必須趕在京城陷落前,抵達京師。

  “謹遵軍令。”衆將紛紛應聲而退。

  “岳父大人,鳳英和孩子正在等您,我這邊還有點事情,你們父女先聊聊,稍後我過來陪您喝一杯。”

  大廳之上衆將退去,秦烈抱歉的對朱桂納笑道。

  “子揚你忙你的,我正好去看看我的外孫。”朱桂納剛纔一上碼頭,急着宣旨的他,這會可不是還沒來得及去見朱鳳英,以及秦烈的長子秦皓。

  秦烈爲長子取名秦皓,次子取名秦璋,無論是皓還是璋,實際上意思相差都不大。

  代表着秦烈對兒子的期盼,那就是希望將來兒子,能夠像白玉一樣,溫潤爾雅,具備君子之風。

  朱桂納一走,偌大的議事廳上,就剩下秦烈、吳用、朱武、樊瑞、蔣敬四人。

  “主公,吳用有一事不明,不知主公可否爲吾解惑?”吳用這兩年來,雖然生活過的清閒,但很多時候,他是充滿憂慮的。

  桃花島固然好,生活安逸,但這並不是吳用想要的生活,他雖然是一個窮酸秀才,可他卻心比天高。

  他的夢想是成就一番事業,光耀門楣,而不是蝸居在這小島上,過着一輩子衣食無憂的生活,這絕對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若不是秦烈不斷的開解,並隱晦的告訴他,蟄伏是爲了積攢實力,他早就提出抗議了。

  然而直到今日,吳用仍然不解,爲何秦烈竟會在兩年前就選擇蟄伏,並且一副毫不擔心,自己會被朝廷遺忘的態勢。

  “吳先生的困惑,想來諸位兄弟也有,我之前之所以不說,是因爲天機不可泄露。”

  秦烈稍作沉吟,故作神祕的沉聲道:“我秦烈雖然初窺道家玄機,但卻能夠推算三年前後發生的事件。”

  “其實早在三年前,我大宋與女真金國韃子達成同盟時,我便推算到大宋必然要自食惡果。”

  “無論是遼國的契丹人,還是如今的金國女真人,他們都是野蠻的草原狼族。”

  “狼,生來就是要喫肉的,只有將其馴服成狗,它才能成爲人類忠實的朋友。”

  “遼國立國之初,彪悍兇殘,可短短百年不到,他們便失去野性,甘於墮落,直至如今國破家亡。”

  “而金國的女真人,就是遼人的前身,他們現在一羣兇殘的餓狼,與之同盟,無疑與虎謀皮。”

  “可惜的是,當時我在京師的呼籲,並沒有得到重視,皇上更是被滅遼的利益,矇蔽了雙眼。”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便推斷出,大宋遲早要自食惡果,這也是我出鎮兩浙路之時,曾想過佔據兩浙路,積攢實力,以抗金人的心思。”

  “但面對滾滾大勢,我知道這事根本不可能完成,除非我佔據兩浙路,與朝廷分庭抗禮,可要是這麼做的話,不但違揹我的初衷,更不可能積攢實力抗金,反而會消耗大宋的國力。”

  “所以最後我選擇了蟄伏桃花島,默默積攢實力,等待着東山再起。”

  “現在你們也看到了,大宋的危急時刻來臨,我們的機會也來了。”

  秦烈的一番解釋,讓在座的吳用、朱武、樊瑞、蔣敬四人,聽得則是心潮澎湃。

  “主公,大宋還能延續嗎?”呼吸都有些急促的吳用此話一出,朱武四人無不是雙目放光看着秦烈。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今後的大宋,乃至整個天下,自當是你我,以及衆兄弟的戰場,唯有赫赫戰功,才能夠獲得最強有力的話語權。”

  秦烈表情肅然,大手一揮,充滿自信霸氣。

  “吾等誓死追隨主公。”吳用四人對視一眼,無不是精神一震。

  “桃花島、琉虯三島這條海上貿易之路不能丟,即便我們離開,桃花島也必須作爲我們後方的基地,爲我們繼續賺取軍費。”

  雖然要離開桃花島,北上京師,但桃花島這個基地,秦烈肯定不會不放手。

  要知道這可是一年一千萬貫錢的收入啊。

  有了這筆錢,秦烈就可以靠自己養活十萬大軍,相反若是自己手中沒有錢糧,想要依靠朝廷,那就會受制於人。

  可即便如此,一旦朝廷自身難保,軍隊失去後勤保障,那就好陷入絕境。

  “主公,李俊、張順忠心可靠,而且又能力出衆,可以留守桃花島,統籌海上貿易。”

  朱武緊接着,表態支持留守的兩員大將。

  “主公,李俊、張順可用,不過一旦主公離去,那就意味着權利失去了監督,長此以往,難保沒有人生起異心。”

  “畢竟這可是一年一千萬貫的利潤啊,足以使人迷失雙眼。”

  吳用遲疑的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吳先生所言不無道理,防患於未然,既可保障主公的權威,也是爲了兄弟們好,一旦真出了貪腐之事,即損失了集體的利益,也損害了兄弟的情誼。”

  神算子蔣敬也是深以爲然,可以預見,秦烈此番北上,也許三年甚至十年都未必會回桃花島。

  如此一來,就意味桃花島的海上貿易獨、立了出去,長此以往,管理這麼一筆龐大財富的人,即便自己沒有貪腐之心,也難保下面的人不會起歪心思。

  所以這個時候,建立一套相互監督的班子,顯然是很有必要的。

  “我也同意。”樊瑞和朱武考慮之下,對於吳用和蔣敬所說的問題,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你們能有這個認識,我很高興。”秦烈頷首之餘,繼續道:“留守桃花島的士卒,皆是橫江水師左右兩營的人馬,這次咱們北上,我準備只讓阮小七童威隨我北上。”

  “其餘水師的諸位兄弟,則留守桃花島,繼續開拓海上貿易之路。”

  “那就讓阮小二擔任留守總管,李俊和張順分別擔任副總管,阮小五、張橫、李立、童猛、孔明、孔亮、王定六、穆春、甄誠九人爲留守都頭。”

  “今後所有進出項目開支,他們相互監督對賬,若有問題,責成上報。”

  “你們看,這樣行不行?”

  “主公思慮周全,我等敬服。”吳用、朱武四人紛紛附和。

  當秦烈議事結束,回到後宅之時,衆女皆已經知道,秦烈不但被朝廷再次啓用,而且還即將奔赴河北東路前線。

  得知這個消息,衆女的心情自是各自不同。

  【作者題外話】:求一張銀票!謝謝!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