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皇太子趙諶繼位

作者:明末逐鹿
秦烈率軍護衛皇后朱璉、太子趙諶,率領羣臣進入汴京,直驅皇城。

  “朱仝、雷橫,你二人爲皇城禁衛都統,統率所部親衛戍衛皇城安全。”進入皇城之前,秦烈又任命了朱仝、雷橫二人接管皇城的衛戍職責。

  昔日金碧輝煌的文德殿,經過金人的洗劫,早已經破敗不堪,整個皇城宛如廢墟。

  經過三千士卒的清理打掃,以及陸續返回的一百多名逃難的內侍(太監)幫忙,太子和皇后朱璉,這才得以有了棲身之地。

  失去丈夫的朱璉,又遭此大難,整個人彷彿像變了一個人似得的。

  這個溫婉賢淑的女人,此時的內心變得無比的強大,她告訴自己必須堅強起來,只有如此她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順利繼位,順利長大,成爲大宋的皇帝。

  但要實現這一切,孫傅、王宗楚這樣百無一用的書生,顯然是靠不住的。

  只有妹夫秦烈,纔是她和兒子值得依靠的對象。

  可怎麼樣才能讓秦烈,爲自己所用,經過一夜的冥思苦想,她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

  趙桓的遺體存放在大相國寺,需要停靈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能下葬皇陵。

  如今偌大的汴京城,唯一沒有遭到劫掠殺戮的地方,也就是大相國寺等幾座佛家禪院。

  因爲金人同樣信佛,爲此這幾座禪院,才得以倖免,並且保住了城中一萬多避難的百姓,這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太子、皇后入京的消息剛傳出,原本徘徊在外的各路勤**馬,迅速向汴京靠攏而來。

  兵部侍郎李綱統率的八萬人馬,從京東西路第一個趕到京城。

  “伯紀兄,久仰大名,今日幸得一會。”得知李綱率軍抵達城外,秦烈領着李逵、王進、花榮、三人率領一隊人馬,趕到東門外迎接。

  秦烈與李綱算是第一次見面,但二人卻是神交已久。

  李綱這次起復,正是得到秦烈與宗澤的舉薦,才從貶謫之地,召回京師錄用。

  “子揚兄大名,綱纔是仰慕多時矣。”李綱如今是朝廷的兵部侍郎,職別雖然低於秦烈,但他是京官,見地方上的官員自是見官大一級。

  加上秦烈並沒有以官職相稱,若是他再以下官自稱,那就是自貶身份。

  二人相視大笑之餘,秦烈讓李綱屯兵城外,李綱進入皇城,參拜先皇遺體,併入宮拜見皇后和太子。

  進入汴京途中,秦烈與李綱有過一番試探性的交談。

  “伯紀兄,先皇駕崩,太上皇巡視金陵,太子是嫡子嫡孫,理應繼承皇位,不知你怎麼看?”

  “合情合理,綱沒有意見。”李綱爲人謹慎,這樣的國之大事上,他做出的選擇是保守。

  “河東路、太原府乃是我朝屏障,不容有失,吾昨日與太子、以及朝中諸相商討過,意欲讓伯紀兄出任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兼任太原知府,承擔收復太原重擔,不知伯紀兄以爲如何?”

  秦烈手下並不是沒有可用之人,但現在他需要鞏固河北東路和汴京的實力。

  而李綱手握雄兵,留在京師難免掣肘,這個時候,若讓李綱出兵河東路,即可收復失地,又可以除去一個未來的政敵。

  “收復失地,綱責無旁貸。然綱手中兵馬,皆是新兵,兵器甲冑不全,怕是會有負朝廷所託啊。”

  李綱手中的這支兵馬,都是他從京東西路臨時招募的新兵,雖然有八萬人馬,實際上只有一萬多鄉兵基礎,戰鬥力確實比較弱。

  “中書舍人,洛陽知府趙野剛剛送來了文書,他手中有五萬人馬,另外洛陽府庫充足,我們一起奏請太子,準你前往洛陽補充軍需物資,並再從洛陽抽調兩萬精兵補充。”

  洛陽近在咫尺,趙野態度不明,手握大軍,並不是一件好事。

  正好趁此機會,削弱他手中的兵權,召他入京問話,若可用則可以外放,否則這一次勤王耽誤之責,正好可以安在他頭上,從而剝奪了他的兵權。

  “大將軍深謀遠慮,綱佩服。”話說到這個份上,李綱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秦烈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讓他這個兵部侍郎,領河東路經略安撫使收復太原失地。

  先給權利,後給兵馬,而且軍需物資保障齊全,於情於理都無法拒絕。

  在京城逗留一天的李綱,便領着中書省下達的文書,領着大軍奔赴洛陽換裝而去。

  次日,林沖、秦明統率的各營兵馬,進入汴京,負責汴京城防之事。

  隨着秦烈率軍入京的消息傳開,汴京城破當日,一些逃出的大臣,如吏部尚書李若水,太學博士萬埃虛,戶部尚書劉逵、尚書右丞耿南仲等等朝中大臣,返回京師復職。

  隨後張叔夜、胡直孺、趙野也奉命趕到汴京,參加太子登基大禮。

  經過數日的商議,秦烈與李邦彥、張邦昌、白時中、吳敏、唐恪、徐處仁、許將七名朝中宰相,以及六部尚書九卿,在皇城中央的文德殿上。

  由皇后朱璉牽着的九歲趙諶,正式繼位爲大宋新帝。

  “跪、山呼……”內侍省新任的都都知,是皇后朱璉原來宮中的太監,此人面相端正,看起來頗爲正派。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德殿大殿之上,在京的文武官吏,盡數當場,看起來也是濟濟一堂,裝扮一新的大殿上,文武官吏分左右而跪拜見禮。

  頭戴冠冕,身穿龍袍的趙諶,表情充滿緊張,一雙小眼神透着一絲忐忑。

  相比起來坐在他身後的皇后朱璉,頭戴鳳冠鳳袍的朱璉,經過幾日的修養,無論是氣色,還是心氣都恢復了過來。

  本就貌美的朱璉,此刻看起來更是雍容華貴,冷峻的面容,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強大氣場。

  “衆卿免禮。”接受羣臣朝賀之後,趙諶又領着一幫朝臣,祭祀了天地,昭告天下,並免除了開封府境內各縣今年的賦稅。

  整個登基儀式,繁複複雜,足足進行了三天,才宣告結束。

  儀式結束後的大朝,則是封賞羣臣。

  “國難之際,秦烈勤王救駕有功,特進太傅,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院樞密使,檢校太尉,封鎮國公。”

  特進太傅是虛職,在先漢時期是帝師,等同三公。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職,等同於中書省、門下省最高長官,在唐朝與宋朝之際,相當於與首輔宰相。

  不過這個職務由於職權過重,曾在神宗元豐五年(1082)改革官制中被取消,只保留了中書省侍郎和門下省侍郎職務,但仍然是宰相職稱。

  李邦彥、白時中這幫人,這次爲了拍秦烈馬屁,經過一番商議,爲表奏秦烈救駕之功,所以提議新皇帝,恢復舊制。

  任命秦烈執掌中書省、門下省兩省長官,併兼任了兵事的樞密院樞密使,並封爵鎮國公。

  李邦彥則繼續出任中書省侍郎,白時中爲門下侍郎、張邦昌爲尚書省侍郎、吳敏出任中書舍人、徐處仁本就是兵部尚書,加上與秦烈有舊。

  這次加少師頭銜,兼任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

  唐恪和許將二人擔任尚書左右丞,併爲執政。

  秦烈之所以依舊選擇李邦彥這些人,自是因爲現在這些人,在他手中那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他拿捏。

  否則這次汴京城破,皇帝趙桓被俘遇害,李邦彥這幫人的罪責,即便夷滅三族,那也不爲過。

  最後在秦烈的示意下,被拉出來的頂罪的人,只有孫傅和王宗楚二人。

  孫傅和王宗楚被拉出午門腰斬棄市,三族流放。

  帶兵入京的張叔夜,被秦烈舉薦爲陝西路經略安撫使。

  秦烈的目的自是讓張叔夜,防備西夏入侵,重整西北禁軍,恢復西北秩序。

  趙野留任工部尚書,手中兵權被朝廷收回。

  胡直孺被留任禮部尚書,手中兵權,同樣被朝廷收回。

  說是收回朝廷,實際二人手中七八萬人馬,盡數落入秦烈手中。

  王雲出任刑部尚書,李若水爲吏部尚書,劉逵爲戶部尚書,徐處仁位居宰相之列,兼任兵部尚書。

  而實際上大宋的六部尚書,實權都掌握在中書、門下、尚書三省手中,尚書也就是職銜高。

  侍御使黃葆光升任御使大夫,陳公輔爲御使中丞,耿南仲爲御使中丞。

  御史臺主官正是御使大夫,下設兩名中丞,另有侍御使等各級官吏。

  遭遇金人洗劫之後的汴京,朝中有大半官吏逃難,或死於戰火。

  這次新帝登基,可謂百廢待興,雖然三生六部九卿,各級主要官吏皆到任,但依舊有不少空缺。

  不過整個中樞機構,卻依舊處在運轉自如的狀態。

  秦烈之前在京城的府邸,都已經變賣。

  這次入京,已經從皇后升爲皇太后的朱璉,特意把王黼和梁師成昔日的宅院,賜給了秦烈。

  王黼和梁師成二人的宅院比鄰而居,位於皇城腳下,佔地五百畝,奢華宛如皇宮。

  即便遭遇金人洗劫之後,兩座宅院的基礎依舊還在。

  如今秦烈一人執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兼任樞密院樞密使,已然成爲當朝第一貴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