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麟府折氏七代名將
如今折家沒落,從折彥質口中,折可存已經確認,他大哥折可求被迫已經開城投降了西夏人。
所以這次回來,折可存也是心中忐忑不安的,按照大宋律法,身爲折可求胞弟的折可存。
這是要被株連三族的,折可求開城投降敵國,那是舉族都要被滅族除名的,這絕對是罪不可赦的大罪。
如今能夠挽救折可存一家的,顯然也只有秦烈了。
然而,讓折可存沒有想到的是,秦烈不但沒有因爲折可求一事怪罪他,反而表示要讓他出任定邊路經略安撫使一職。
從秦烈的戰略部署來看,新成立的定邊路,顯然比鄜延路的權勢和地盤更大。
這一點,折可存自是萬萬沒有想到的,這自是讓他受寵若驚。
感激涕零的折可存,當下就跪在了秦烈面前,行大禮參拜道:“卑職折可存,謝主公大恩,今後我族之人,定當爲主公前驅,至死不渝。”
年輕的折彥質、折彥文隨後在折可存的安排下,同樣向秦烈表達了效忠之意。
折彥文是折可求的兒子,此子雖然學過兵法,但卻走的是科舉之路,去年曾在長安府府試中,高中鄉試第四名。
而折彥質雖然是折可存的侄兒,但實際上折彥質的年紀,卻比折可存還要年長。
前幾年折彥質因爲接連丁憂守孝,所以一直未能擔任官職。
去歲在金人第一次圍攻汴京之際,他也曾領軍追隨种師中馳援汴京,結果慘敗,事後被治罪罷官。
爲此這一年來,他都在府州老家賦閒,過着耕讀的苦悶日子。
年近四十的折彥質,身形魁梧,身高足有八尺餘(一米八頭),方臉大耳,高額,目光充滿神采。
這一次正是他護衛着折彥文,才一路躲過西夏人的追殺。
“主公,麟州乃我折家多年鎮守之地,卑職當年追隨家父鎮守麟州的時候,曾在城中參與,挖掘了一條直通城外的地道。”
折彥質明白這個時候,自己要想出頭,必須要獲得秦烈的青睞。
這一次折家遭難,他的妻兒子女也被西夏人抓走。
現在他要想要出頭,和救回家人,就必須依靠秦烈。
爲此,他隨即把隱藏在心中多年的這個祕密,對秦烈說了出來。
要知道麟州城的密道,整個折家人都不知道,現今只有折彥質一人知道。
因爲這條地道是折可適擔任麟州知州的時候,是折彥質親自帶着一幫家丁,歷時三年一點點挖掘出來的,進出口都十分隱祕。
折可適當年讓折彥質秦立強,挖掘這條密道,也是爲了在關鍵時刻,給折家留條後路之用的。
因爲當年西夏與大宋,在綏州地界,經歷了數年的爭奪,雙方死傷數萬人馬,也正是那一戰,大宋丟失了綏州、清澗、永樂,以及定邊、橫山這一片廣袤的土地。
“彥質,不可信口開河,此事吾怎麼從未聽說過?”折可存聞言,連忙拉住折彥質問道。
雖然折可存的年紀比折彥質還小,但輩分確實折彥質的叔叔,在他面前,他自是敢沉聲呵斥。
折可存也有些擔心折彥質爲了立功而誇下海口,這事要是真的自然是大功一件,可要是謊言,自然也就是大罪。
“叔父,此事錯不了,這是吾親自帶着一百家兵,費時三年挖掘出來的。”折彥質卻是斬釘截鐵回道。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下一步我軍的戰略目標就是麟州,若真有入城的地道,這對於我軍拿下麟州,將會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秦烈也是一臉驚喜,麟州扼控府州、豐州,接連宥州、河套地區,這可是必須要奪取的戰略要地。
“卑職原爲先鋒,率軍從地道攻入麟州。”一心想要立功的折彥質,顯得有些急迫的請纓道。
“仲古,不得放肆,主公帳下猛將如雲,何時輪到你請纓了。”折可存見折彥質如此不知輕重。
當即勃然變色,呵斥之下,連忙向秦烈請罪道:“主公,仲古初來乍到,立功心切,還請主公海涵。”
折可存跟隨秦烈多時,知道秦烈帳下猛將如雲,先鋒這樣的大任,怎麼也輪不到折彥質這樣如今只是白身的戴罪之人擔任。
即便他獻地道有功,也頂多有資格,出任嚮導官,而不具備領軍擔任先鋒這樣的重任。
從這點上來看,已經臨近中年的折彥質,在政治方面明顯還是不夠成熟,與年輕的折可存相比之下,還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折彥質作爲折家第七代子嗣,歷史上在對抗女真金人的戰事上,他也基本可以說毫無建樹,雖然這跟當時大宋軍隊戰鬥力和朝局腐朽有關係。
但作爲統軍大將,屢戰屢敗顯然跟自身能力,也必然有些關係。
莽撞,不善於處理上下級關係,這就是折彥質最大的缺點。
雖然只是短短的交流,秦烈就發現折彥質的問題。
不可否認,這人在軍事方面,也確實有些本事。
這點,折彥質與姚平仲倒有些相似,二人都有銳意進取之心,但卻又性格孤傲,甚至二人在歷史上的結局,多少都有些相似。
相比起姚平仲,秦烈顯然更容易接受折彥質,因爲這人眼中沒有野心,他的野心只是振興家族,保持折家的將門風采。
而姚平仲這個人,卻是野心勃勃,若是給他機會,他定會成爲李元昊(西夏開國皇帝)這樣的人物。
“仲古,勇氣可嘉,本相很欣慰。”秦烈擺擺手,並沒有追究折彥質(字仲古)的衝撞。
折家到折彥質這一代,鎮守邊疆一百多年,可謂世代忠良,這樣的家族,是值得秦烈拉攏和信任的。
而且今後的西北邊塞,秦烈仍舊需要折家這樣的忠良將門。
“不過,我帳下各營士卒,都有固定的統制統率,非是本相不信你的能力。”
秦烈接着道:“麟州作爲你折家舊地,汝可以爲嚮導官,引我兵馬入城,攻克麟州之後,本相依舊記你首功,並上表官家,舉薦你爲麟州知州,繼續爲我大宋戍邊如何?”
“卑職原爲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折彥質堂堂八尺大漢,被秦烈這一番安撫激勵的話,感動得熱淚盈眶的躬身拜道。
【作者題外話】:第一更,來一張免費銀票吧。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