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博州城下之戰(3)

作者:明末逐鹿
博州治下堂邑縣城,秦烈營地。

  聽完時遷帶回來的博州目前的情報,秦烈立即召集衆將來到大帳。

  “剛剛時遷帶回了博州的情報,情況雖然不容樂觀,但博州還在我軍手中,這倒是一個好消息。”

  各營將領趕到大帳,秦烈指明情況,說:“現在金軍在博州城下,雖然有六萬人馬,但在博州城下損耗已經超過一萬人,也就是說他們現在的戰兵,不會超過五萬。”

  “不過,金人有三萬騎兵,金兵騎兵的戰鬥力,大家都已經領教過,不得不承認,我軍稍遜一籌。”

  “但是,我軍也有我們的優勢,那就是旋風炮。所以我的主張是,快刀斬亂麻,明日凌晨出發,爭取在傍晚時分,趕到博州城外,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根據時遷偵查情況來看,金人對於博州的攻勢很激烈,白天的時間幾乎是不間斷的在進攻。”

  “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爲我軍也在趕路,體力同樣也在消耗。”

  “同樣,金兵攻城一天下來,消耗只會比我們更大,如果我軍能夠在敵軍撤退回營之際,突然發起進攻,利用旋風炮的威力,推平敵軍外圍營寨,掃平柵欄、拒馬。”

  “給敵軍造成混亂,然後鐵騎營、常勝軍騎左右穿插,進行切割戰術,進一步給敵軍造成紛亂。”

  “我親率主力步卒,從正面突破,即便無法達到全部消滅敵軍的目的,但也足以徹底把這支金兵擊潰。”

  “主公的這個戰術好,定可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楊志、史進、王進、張俊幾個騎兵將領,率先附和道。

  “兵力我軍佔優,有備打無備,這仗可以打。”

  花榮、龐萬忠交換了一個眼神,也齊聲響應道。

  “請主公下令便是。”武松、李逵、關勝衆將,紛紛點頭道。

  “那就這麼定了,諸位早點下去休息,明日五更出發,爭取傍晚趕到博州城下。”

  秦烈見衆將沒有意見,遂起身宣佈了散會。

  散會之後,秦烈處理了一些手頭政務,白天的時候,留在京城的參軍府長史吳用、主薄朱武,給他送來了一些文書。

  其中有幾份文書,更是牽扯到近來京師的皇權紛爭。

  第一份是文書就是小皇帝趙諶,借金兵南下爲由,爲加強京師以及周邊防務,先後提拔了不少朝中老臣,出任京中重要職務。

  原致仕的太宰鄭居中,起復擔任太師一職,併兼任門下侍中,這就等於把鄭居中提拔成了宰相,而且是僅次於秦烈的次相。

  侍中執掌門下省掌印,位在中書省中書令之下,雖然宋代多是虛職,但這個時候鄭居中這個外戚入相,這風向明顯是有針對性。

  其次是原太傅歐陽詢,升任提舉太平觀宮使併兼任開封府尹一職。

  開封府尹就等於執掌了開封外城的權利,權柄之重,歷來都是宗室子弟掛的虛職頭銜。

  除了這二人外,原中書舍人耿南仲,被提拔爲太保兼任皇城司撫慰使。

  皇城司撫慰使,掌管皇城護衛職責。

  除此三人之外,還有四人被小皇帝趙諶下旨,升任開封四門兵馬鈴轄,各自掌握一軍人馬,名義上是打做加強城防的旗號。

  但這四人都是鄭居中、歐陽詢、耿南仲三人推薦的人,甚至小皇帝直接越過三省六部,直接下旨任命的。

  這四人分別是耿延禧,孔彥威、劉浩、丁順,其中耿延禧是耿南仲的親生兒子,四軍人馬就是一萬人馬,雖然並不算多。

  然而小皇帝趙諶這一手,分明是在表達對秦烈的不滿。

  然而還有一點,吳用在密函中表示,這次鄭居中幾人起用,張邦昌、白時中、李邦彥三人都選擇了沉默。

  這份沉默究竟是因爲不敢反抗小皇帝,還是有意爲之,目的是削弱秦烈的在朝中的實力,那就是不得爲之了。

  放下手中的密函,秦烈苦笑一聲,道:“這是把我當曹操啊。”

  “主公,曹操對於大漢來說,難道不是忠臣乎?”帳下值守的雷橫,見秦烈搖頭嘆息,不由蹙眉道。

  “呃,那司馬懿呢?”秦烈一愣,不由笑了起來。

  “司馬懿父子,竊國之賊也,致使我泱泱華夏,幾乎滅國,得國不正,唯晉國也。”雷橫雖然不明秦烈話中之意,還是把自己的認知說了出來。

  “哈哈……”秦烈不覺一笑,重新坐下,提筆寫了一封回信,交給雷橫道:“派人把這封密函交給長史吳用。”

  “遵令。”雷橫剛纔的回答,實際上並沒有錯,基本是大宋時代的人普遍的認識。

  曹操所謂的奸雄小人一面,實際上還是在三國演義這本名著問世之後,才變得多變了起來。

  秦烈現在問心無愧,正如曹操所言,這天下若沒他,不知幾人稱王,豈能太平?

  同樣如今這大宋朝,若沒有他秦烈在,他們趙家的皇子皇孫,賓妃公主,如今早已經成爲金人手中的玩物,任人蹂躪了。

  靖康之恥,這不單單是大宋之恥,更是趙氏皇族之恥。

  至於今後會如何,秦烈沒有往深去考慮,他現在最想做的是事情,就是掃平金人,收復幽雲十六州,讓大宋河山復歸一統。

  讓跟隨自己多年的將士兄弟們,能夠安居樂業,享受太平盛世,心願足矣。

  次日黎明,秦烈率軍而起,按照制訂的作戰計劃,奔赴博州城。

  秦烈現在手中有六萬五千人馬,兩萬騎兵,擁有六萬匹戰馬,戰兵五萬五千人,其中一萬士卒是後勤部所屬的運糧預備兵種。

  從堂邑城出發到博州城,路程是八十里,在古代行軍的話,一天走三四十里屬於正常的行軍速度。

  走八十里就屬於急行軍了,除非是全建制的騎兵。

  但對於秦烈帳下的各營人馬來說,一天走八十里並不是什麼難事,這並非誇張,而是靠長期訓練出來的結果。

  畢竟每日五里,十里的晨跑訓練,在秦烈軍中是訓練的必備項目,長期以往下來,士卒們的體力和速度,自然也就提上來了。

  爲此,當秦烈率領的主力兵馬,突然出現在城外金軍大營外時,剛剛撤回營地的金軍將士,無不露出驚慌之色。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