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內閣大學士制度

作者:明末逐鹿
大學士一職最早由大唐中宗李顯設立。

  在景龍二年先設修文館,後改爲弘文館和昭文館,各館設立大學士,至德二年,又設置集賢院大學士,天寶二年,置崇賢館大學士。

  大宋延續大唐制度,設立各殿大學士、直學士等虛職。

  大宋的大學士基本沒有什麼實權,屬於優待宰相的頭銜,就是加授給退仕的宰相,做爲貼職優待之稱。

  天順改制之後,秦烈明確提出,大學士爲正四品品階,職權爲輔助皇帝的顧問存在,也就是相當於祕書官。

  直學士爲從四品,職責與大學士類似,屬於後補預備人員。

  河間郡王府大堂之上,秦烈待所有人到齊之後,遂開口道:“昨日本王剛剛回京,就接到密報,李邦彥拉幫結派,濫用職權,貪污受賄等罪責。”

  “就在剛纔,本王已經上書褫奪李邦彥中書侍郎職權,貶謫流放雲貴行省瀘州安置。”

  “中書侍郎一職,由御史中丞周邦彥接任。”

  堂下吳用、洪皓、胡銓、張浚等人無不是一愣,這個消息對於他們來說,不得不說有些突兀了。

  李邦彥因爲前一次站隊正確,得到秦烈的信任,爲此吳用等人,都一度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就像新皇帝趙謹登基,秦烈一手培養起來的心腹,吳用他們這批人,因爲資歷和人望不足,都沒能入閣拜相。

  向吳用拜中書舍人,位列從三品,張浚出任戶部侍郎,位列從三品。

  而爲了拉攏朝中各方勢力,秦烈不得把中立的趙鼎扶爲尚書左僕射,趙野爲尚書右僕射,張所出任兵部尚書,陳規出任工部尚書。

  張叔夜出任樞密院樞密使,這幾個人在朝中都屬於中立大臣,也就是說這些人,都有自己堅持原則,不會向吳用、張浚他們一樣,對於秦烈下達的命令盲目執行。

  事實上現在朝中,還有一多半的官吏,都是牆頭草,他們不會公然反對秦烈,但也不會一心一意的對秦烈效力。

  這也是李邦彥能夠在朝中呼風喚雨的原因,因爲朝中有不少人支持他。

  秦烈現在的權勢,雖然主導了朝廷大勢,但畢竟他的根基還是太淺,朝中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大小上百個部門,文武百官數千個職位。

  他現在倒是有能力清洗換人,可前提他手中要有人啊。

  畢竟這麼多人,就算換成自己提拔的人,也不能保證他們就不會背叛自己。

  所以秦烈自然不會去做這些喫力不討好的事情,現在只要控制中樞大權,讓手下的人去監督,執行自己的意志即可。

  成立內閣祕書制度,一步步架空三省相權,打從後世明清兩朝,廢除丞相制度,由內閣取代相權。

  “今天我召集諸位來,主要是宣佈一項任事任命,內閣制度我們去年就商討過。”

  秦烈說話的時候,喜歡把事情講明白,不喜歡有人打斷,所以他這一開口,大家都做出聆聽表情,等待着他接下來的話頭。

  “今天起,咱們內部再次確認一下,待會入宮之後,我會向陛下上書,確定下來,後天早朝就可以向朝野頒佈。”

  “吳用你爲集賢殿大學士,張浚你爲觀文殿大學士,洪皓你爲資政殿大學士,胡銓你爲端明殿大學士,樊瑞你爲崇政殿大學士,蔣敬你爲昭文館大學士。”

  “陸宰、金大堅、蕭讓、夏侯成、虞允文、謝及等人爲弘文館直學士。”

  “大學士、直學士的職權,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我就不在贅述。”

  “諸位現在有什麼想法,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一起討論一下。”

  秦烈之前的臉色是比較嚴肅的,但話語落下之時,他的臉上已經帶上一絲微笑。

  “主公,有一句話說的很有道理,那就是五指聚攏,打出的拳頭纔有力量。”

  張浚眼中透着光芒,年輕的他初入官場的時候,用了五年的時間,努力的奮鬥,一心一意的任勞任怨辦事,可依舊在原地踏步。

  自從投奔秦烈之後,同樣還是五年時間,他已經從一個從七品的小吏,做到從三品的戶部侍郎。

  他做到這一步,跟他非凡的能力自然分不開關係,但也讓張浚徹底明白,千里馬也要遇上伯樂,才能發揮他的長處。

  “目前的宰相制度,相權難以集中,人多口雜,辦事推諉,內閣的成立,必然可以更好推動三省六部的運轉。”

  張浚、洪皓、胡銓可都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他們可比吳用、樊瑞這些草莽出身的人,更懂得官場的制度。

  不過爲了加深大學士影響力,以及擡高門檻。

  吳用、樊瑞、蔣敬、夏侯成等人,如今都被皇帝趙謹賜予舉人身份,只要參加來年的春闈殿試,他們就可以獲得同進士出身。

  這點倒是有些作弊了,不過他們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畢竟在這個時代,一個出身還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大宋在科舉制度上,比起前朝大唐,以及後來的元明,實際上還是寬鬆得多。

  可即便如此,一個進士身份,那也是一個人的重要身份名片。

  關於內閣大學士的各項問題,秦烈與衆人商議了一個上午,光奏疏文案就準備了幾大本,可見一個新的制度形成,不是光在嘴上喊幾句就行。

  必須經得起推敲,反駁,輿論的監督等等問題。

  這還是秦烈之前就考慮過,並商量好的事情,否則又豈會這麼容易敲定。

  中午,秦烈招待衆人在郡王府吃了一頓飯,觀賞了一段大理國的皇家歌舞表演。

  看着眼前這段異域風情歌舞表演,這在缺少娛樂享受的年代,絕對是一場盛大的視覺和精神享受。

  倒不是秦烈奢侈,而是這一隊大理歌舞隊伍,是大理國去國號之後,上貢給大宋的,人數高達一百二十人。

  最後秦烈消減了一半,保留了六十人,回京之後,他留下了十二名能歌善舞的女子留在府邸。

  其餘的送進皇城內府,作爲賓客歌舞。

  午後,秦烈離開河間郡王府,來到皇城延福宮,準備把擬定好的奏疏,當面上承皇帝趙謹和垂簾聽政的皇太妃朱璇。

  昨日在坤寧宮被秦烈罵了的皇太妃朱璇,因爲擔驚受怕,可是暗自垂淚不止,一個晚上都沒睡好,這會還面容憔悴,眼眶發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