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趙官家是個大忙人啊(第二更)

作者:畫凌煙
朝廷一口氣,向河北、河東拋出如此多的政策,不僅僅是從稅務方面減輕河北、河東之地的負擔,還要撥款賑災。

  爲什麼要這麼做?

  要穩定河北、河東的人心!

  更確切的來說,是穩住那裏的人。

  什麼最重要?

  人最重要。

  沒有了人,就什麼都沒有了,或者說,什麼都沒有意義了。

  大宋朝的賦稅是出了名的繁重的。

  例如人頭稅,導致大宋民間殺嬰現象普遍存在。

  生孩子就得交稅,古代又沒有避孕措施,本來就已經活不起了,生孩子還要交稅。

  於是許多人實在沒辦法,只能殺嬰。

  至於和買、和糴(di),就更坑。

  什麼是和買、和糴?

  顧名思義就是官府出錢購買。

  例如朝廷打仗,需要糧食,或者布匹,就找民間購買,這種行爲叫和買、和糴。

  但是,大宋朝的官僚們在這方面的天賦是出衆的,在長期找民間購買過程中,朝廷喜歡玩一件事:賒賬!

  也就是先取貨,日後再付款。

  賒賬這事,久而久之,就沒個影了。

  於是和買、和糴,就變成了一種稅,而不是賬!

  解釋權在官府,說現在要交就交。

  大宋官僚:我憑本事賴賬,爲什麼要還?

  所以啊,封建時代的老百姓生活,比21世紀絕大多數人想象的還要苦得多。

  還沒完,頭子錢又是個什麼呢?

  凡是與官府產生錢銀出納往來的,按照一定比率繳納頭子錢。

  例如你買了官府的鹽,產生錢銀出納了吧,除了交鹽稅,你還得交頭子錢。

  《續資治通鑑·宋神宗熙寧七年》:“役錢每千納頭子五文,凡修官舍、作什器、伕力、輦載之類,並用此錢。”

  大致是千分之五。

  但這是神宗時代。

  大宋的官僚別的不會,想方設法從老百姓那裏挖錢絕對是一流。

  頭子錢剛開始只是產生買賣交的手續費,不知道哪位官員覺得這極爲麻煩,乾脆就定成固定的稅。

  於是頭子錢,也變成了田賦之外額外的賦稅之一,並且越來越高。

  到了宋徽宗時代,直接漲到百分之五!

  通過減稅來留住人,只是方法之一,受了災,得用錢來快速修復。

  河北、河東三路,一共撥款1200萬貫!

  朝廷不是沒錢了嗎?

  沒錢了也得賑災!

  沒錢就想辦法去搞錢!

  北方民生穩定關乎軍鎮供給,關乎大宋國防安全,不是要不要穩定的問題,而是必須穩定的事情。

  那爲什麼是十年呢?

  十年其實是趙寧打出來的一個幌子。

  如果一口氣全部廢掉,那大宋其他各路豈不是要炸鍋?

  所以是告訴天下人,河北、河東現在受災,趙官家出於愛民心切,免除十年,而不是廢掉。

  但其實,趙寧他就不打算再恢復那些坑民的稅,並且以後南方各路都會陸陸續續廢掉。

  趙寧:朕從來不收刮窮鬼的錢,誰有錢朕就賺誰的錢!

  大宋官僚:陛下,這錢您賺不了!

  趙寧:朕現在在一步步整頓軍政,重建軍隊,賺不賺得了?

  大宋官僚:賺不了!

  ……

  關於要撥鉅款賑災的消息一發出去,立刻引起了不少官員的擔憂。

  陛下,現在各地連發俸祿都緊巴巴,您還撥款去賑災?

  這恐怕不妥吧!

  當然,人和人是有區別的,有人看到的是事情的問題,有人看到的卻是商機。

  什麼?賑災?

  這好啊,肉過一遍手,總得留油吧。

  於是朝堂上又出現了反對出巨資賑災的人,又出現了極力贊同出巨資賑災的人。

  不管如何,政令已經發出去,就要開始行動起來。

  外面的爭論、風雨,趙寧一概不聽,一概不知。

  倒是高俅和秦檜依然忙得不可開交。

  趙野、範訥、劉肅,被砍了腦袋,抄家。

  家裏的古董、字畫等等全部拿出來賣了,又把錢搬了出來。

  戶部覈算了一番,這三人抄出來的總資產有300萬貫。

  倒是黃潛善,在洛州當官,居然能都抄出5萬貫出來!

  要知道,洛州現在屬於戰爭受災區,許多老百姓連飯都沒得喫,他是怎麼囤積出五萬貫的?

  僅僅這個問題,就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天氣日漸炎熱起來,趙寧命人取了許多冰塊放置在文德殿解暑。

  這兩日,趙寧倒是難得的悠閒,時不時與皇后交換交換體液。

  總體來說,原主人趙桓的後宮還是很不錯的。

  不僅僅皇后朱漣明眸善睞,慎德妃朱月瑩更是小家碧玉,才人鄭慶雲婀娜多姿。

  另外,才人韓靜觀、劉鑰娥、盧順淑,一個個都是美人胚子。

  這……這這這……

  趙寧雙腿發軟地走到文德殿。

  國子監祭酒楊時已經恭候多時,見趙官家一瘸一拐地走來,不由得大驚,立刻上前:“陛下,您沒事吧?”

  趙寧一看這鬚髮皆白的老者,說道:“楊卿,讓你久等了。”

  “不不,臣恭候君父理所應當,只是陛下您這……”

  “哦,朕最近些時日有些操勞過度,小事,小事。”趙寧一隻手叉着腰,往文德殿慢慢走去。

  顯然,趙官家是個大忙人啊!

  楊時緊隨趙官家進了殿,心中甚是敬佩趙官家爲國事操勞,不由得感動得老淚縱橫。

  “楊卿,坐,坐。”

  楊時也是一把年紀了,總不能讓這位學富五車的老人家站着吧?

  “謝陛下。”

  楊時坐下。

  “官家保重聖體。”

  “朕無礙,朕無礙。”

  扶朕起來,朕還能再與戚夫人再討論一晚的人生!

  “不知陛下宣臣來,有何事?”

  “楊卿,聽聞你曾師從於二程?”

  “臣不才,幸得二程點撥,略知一二。”

  “哦,朕有一些問題,想要請教卿。”

  “還請陛下明示。”

  “如何興國?”

  楊時大吃了一驚,這個問題還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啊!

  楊時說道:“使官吏忠君愛民,天下可興也。”

  “那如何時官吏忠君愛民?”

  “爲政以德,愛人節用,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可興天下也。”

  楊時是一個標準的儒家學者,他說的自然是以儒學爲中心的治國思想。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