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既是毀滅,也是重建(第一更)

作者:畫凌煙
秦檜走完司法流程後,已經很晚,他回了家,王氏爲他準備了幾杯小酒。

  王氏問道:“今日看起來甚爲疲憊?”

  “近日公務繁多,相信你也有聽聞。”

  王氏說道:“淮西之事,現在鬧得京師滿城風雨,今日下午,還有一些太學生在相國寺前討論此事,說什麼要嚴懲。”

  “一羣涉世未深的毛頭小子罷了。”

  “怎麼,官人難道不是在忙淮西之事?”

  “是,忙了一整天,陛下急着要。”飲完酒,秦檜感覺放鬆了些許。

  “如何?”

  秦檜看了王氏一眼,笑道:“你說如何?”

  王氏立刻明白了,她又說道:“官人眉宇間有憂色?”

  “可能是公務太多。”

  “官人是擔心淮西案,得罪了太多人嗎?”

  “淮西之事,震驚朝野,不是那麼簡單處理的,若要殺人,可能要死很多很多人,那些人的罪名都出自刑部,都出自我這裏。”秦檜感慨道。

  王氏繼續說道:“官人放寬心,這件事可能是官人平步青雲的機會。”

  “此話怎講?”

  “淮西皆爲舊派,整頓淮西是新派與舊派之爭,官人藉此大舉打壓舊派,必然引得新派歡喜,大相公、張叔夜等人,如今乃是陛下身邊大紅人,你不僅要迎合陛下,還要迎合他們的意思,畢竟你的未來如何,他們態度也很重要。”

  “可是他們也未必一直能取得陛下的信任,新政未必能成。”秦檜擔憂地說道,“若是新政不成,趙鼎必然下野。”

  王氏說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現在已經有官員,開始聲討、譴責、抨擊以翁彥國爲首的淮西官員。”

  “良人怎麼知道?”

  “太學生們只是一個縮影,新派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清洗淮西的,至少現在陛下是堅定支持新派。”

  誠如王氏所推測,現在相當一部分官員搖身一變,已經開始批評淮西各路官員貪污腐敗、有損私德,奸邪無恥,枉爲人臣。

  這些官員幾個月前還對翁彥國歌功頌德,讚美翁彥國是蘇軾之後,敢說真話。

  印證了趙寧說的一句話:當一個人落難的時候,那些踩你的人,恰恰是曾經捧你的那些人。

  秦檜想了想,說道:“你說得有道理。”

  “所以,淮西之事,你放心去辦,能辦多少辦多少,我也與我的兄長們說了,他們都會奏疏支持你。”

  秦檜牽着王氏的手,溫柔地說道:“良人乃吾賢內助也!”

  秦檜辦事效率是出了名的高,尤其是審案。

  有人說,真男人還沒有結束,秦檜審案就已經結束了。

  司法流程走完後,最終判決呈報到文德殿。

  這份判處提議,無疑讓新政派官員們對秦檜豎起了大拇指,認爲這是一個可造之材。

  趙寧也看完了秦檜的審案,他開始一個個快速批閱。

  淮西提點刑獄司使張承貪污受賄、濫用職權強並良田,偷盜朝廷資財,玩忽職守,斬首示衆。

  壽春府知府周才,貪污受賄、濫用職權強並良田,偷盜朝廷資財,魚肉百姓,斬首示衆。

  壽州知州李立文,貪污受賄、濫用職權強並良田,偷盜朝廷資財,斬首示衆。

  還有濠州知州、廬州知州、光州知州……

  處理方式非常簡單:砍了,都砍了!

  這是早就定下來的結果。

  至於東府相公被趙官家招過去,並不是議論處決方式,而是趕緊安排後補官員到淮西。

  這幾天,吏部尚書莫儔忙前忙後,向政事堂提報了一大批官員名單。

  三月二十日,第一批押送過來的三十五名官員全部被送到城外法場。

  城外的青草被鮮血染紅,人頭在地上打滾。

  《東京日報》一連好幾天頭條刊登。

  淮西大案,還不止於此。

  三月二十日下午,文德殿。

  趙寧再次召見了趙鼎、許翰、何慄,還有吏部尚書莫儔。

  趙寧說道:“淮西此次涉事官員一共達到一百二十六人,壽州就有一半的官員在裏面,諸位認爲接下來這官員人數該如何填補?”

  許翰說道:“自然是按照原來的人數做填補。”

  “臣倒是覺得不必按照原來人數做填補。”趙鼎說道,“臣前年、去年都走過淮西,官員人數冗餘,例如壽州的士曹參軍官員人數就有五名。”

  “臣上次在壽州遇到一起民間鬥毆訟案,起訴到官府,卻一個月沒有人處理。”

  “皆因爲士曹參軍官員過多,相互推諉,最後反而無人辦事。”

  趙鼎很仔細地說着。

  他說的這些,是大宋朝的常態,著名的冗官就是這麼來的。

  因爲大宋朝官員實在太多了,許多官員不管他有沒有才能,既然當了官,就安排下去,總不能全部都閒在京師吧?

  甚至有些州府,知州都有好幾個,大家爭先恐後躺平。

  這樣就造成了辦事效率進一步底下。

  趙寧招他們來商議,就是爲了此事,他說道:“朕倒是覺得趙相公說得有道理,官員人數要做合理安排,凡州府知州、知府、知縣、州府六曹官員、推官、縣丞、縣尉,各設置一名即可。”

  之前大宋,這些地方官職,一個官職好幾個人,大部分人是養老狀態。

  “地方所治,在於知府、知州、知縣,所行在於州府六曹。”

  這裏的州府六曹,對應的就是中央六曹,也就是六部,是執行衙門。

  例如工曹,負責召集、修理地方水利、橋樑等等。

  “另外,各個衙門添設一名審計官,在政事堂添設審計院,統管各路審計。”

  大宋朝原本是有審計衙門的,勾院、都磨勘司、馬步軍專勾司、都憑由司都有審計功能。

  但太多部門了,對財政的審計交織在一起,混亂不堪。

  後來南宋成立,直接就改名審計司,統一審計司處理。

  這一次淮西稅務腐敗,財政腐敗,其實也是反應了大宋朝審計的崩壞。

  “陛下,是要在各路都添設審計嗎?”

  “現在京畿路和淮西添設,其餘各路暫且不定。”

  其餘各路官員本身就夠臃腫了,審計再扔下去,很快審計也會被傳染得不幹活。

  “對了,淮西路要精簡官員,也要添設監鎮官,這些監鎮官,一律從新官學裏選拔。”

  “朕記得京師有一些吏員擇優進入新官學上課,就從他們當中選派過去。”

  既然淮西要整頓,除了清洗,重新組建官員架構是少不了的。

  毀滅的同時,也要建設。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