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暴跳如雷的西夏國主(第一更)

作者:畫凌煙
李乾順和李察哥互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和疑惑。

  “誰回來了?”

  李乾順還以爲自己聽錯了,又確認了一遍。

  外面的人說道:“李良輔李帥回來了。”

  李良輔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莫非熙河路已經打完了?

  就算打完了,主帥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回來!

  李乾順和李察哥出了去。

  李乾順讓人宣李良輔上來。

  李良輔一進來,李乾順的臉色就陰沉得彷彿戴了一張恐怖的面具一樣。

  李良輔蓬頭垢面,一臉狼狽,是頭豬都看出來他是打了敗仗逃回來的。

  李良輔立刻跪在地上,大哭起來。

  上次派他去援助遼國抗金,三萬大軍被金軍摁在地上來回摩擦,他逃回來了,也是跪在這裏。

  沒有絲毫誤差,連跪地的動作都一樣。

  甚至連哭出來的音量都一樣,更不要說臉上那些微表情。

  “陛下!陛下!”

  李乾順陰沉着臉,壓低聲音問道:“發生了什麼,你怎麼回來了?”

  “我們……臣……臣有罪!嵬名也立他輕信宋軍,將我軍引入宋軍埋伏,我軍全軍覆沒!”

  說完,李良輔又大聲哭嚎起來。

  不在場的背鍋,這個道理不僅在大宋行得通,在西夏也一樣。

  更何況嵬名也立已經被黨鬆那批人在黃河邊砍了腦袋。

  死人是最好用的。

  李乾順的面色蒼白如紙,他慢悠悠站起來,艱難地走過去,陰惻惻地盯着李良輔。

  他很想說點什麼,但卻又什麼都說不出來。

  他的全身都在顫抖,最後才擠出一句話來:“七萬人全部沒了?”

  李良輔用力點了點頭,像一個被欺負了回孃家的小媳婦兒一樣,那叫一個委屈。

  隨後,將自己一路回來編好的故事,說給了李乾順聽。

  在李良輔的故事裏,自己之所以兵敗,完完全全就是嵬名也立的錯。

  聽下來,會讓人覺得一頭豬都比嵬名也立聰明。

  聽完後,李乾順一個趔趄,差點沒有沒站穩,還是李察哥過來攙扶助:“皇兄!”

  李乾順用手捂着額頭,深吸了幾口氣,說道:“來人!將李良輔打入天牢!”

  “陛下恕罪,臣是被嵬名也立誤導了啊!陛下!”

  李察哥說道:“陛下,現在國朝是用人之際,先革除李良輔軍職,回家候審,眼下最重要的是處理接下來的局面。”

  李乾順心中再如何惱怒,也會尊重李察哥的建議。

  更別說現在打了大敗仗,李察哥就顯得更加重要。

  李乾順對李良輔怒道:“滾回家好好反省!”

  “謝陛下!臣告退!”

  李良輔走之前,看了李察哥一眼。

  之前推薦他南下的是嵬名安惠,是給他立功的機會。

  現在李良輔在心裏將嵬名安惠罵了一百遍。

  李乾順說道:“宰相呢?”

  “在宥州。”

  李乾順問道:“要不要傳召回京?”

  李察哥說道:“臣以爲先暫時不必。”

  “爲何?”

  “此事先暫時不要聲張,以免影響軍心。”

  “你說得對!”李乾順來回走了兩轉,心急如焚。

  沒有人能體會到此刻李乾順的心情,只有他知道當這個家有多難。

  他三歲登基,國母梁氏把持朝政,爲了穩政治地位,梁氏南下伐宋,被打得大敗而歸。

  後來劉法多次痛擊西夏,甚至將西夏逼得沙漠深處,是遼國出面,才穩住了宋滅西夏的步伐。

  後來李乾順就按照大宋的要求,將李姓重新改成趙姓,表示徹底臣服。

  好不容易等來了大宋被金國壓制,自己在宋夏貿易賺了大錢,對國內軍政全面改善。

  本以爲……

  “是朕冒進了!”李乾順後悔不已。

  “陛下先不必自擾。”

  李乾順說道:“去將嵬名安惠傳召回來,將橫山的兵力收回來,朕要重新給趙官家寫國書。”

  李察哥連忙說道:“萬萬不可,現在京兆府必然已經知曉我軍南下,在邊境佈下重兵,若是撤回來,宋軍北上,後果不堪設想。”

  “對對,是朕昏了頭。”李乾順這才醒悟過來,“現在如何處理?”

  “先按兵不動,陛下先回去歇息。”

  “那嵬名安惠呢?”

  李察哥說道:“宰相在橫山,至少能穩大局,先不要急着召回來。”

  “具體如何處理?”

  “既然宋國河北面臨劉豫大軍的壓力,陝西必然無法打持久戰役,鹿死誰手還未知。”

  這麼一說,李乾順倒也冷靜下來幾分。

  “對,還有劉豫在河北給宋國施壓。”李乾順喃喃說道,“先讓宰相留在橫山,以待時機,宋國應該堅持不了多久了。”

  “陛下聖明。”

  李察哥當然有他的政治目的。

  與李乾順聊完,李察哥轉身去了李良輔那裏。

  李察哥冷冷問道:“說吧,事情到底是怎樣的?”

  李良輔又將自己編造的故事說了一遍。

  “你知不知道自己真的在找死?”

  李良輔嚇得趕緊將實情說了一遍,然後求饒道:“晉王殿下饒命,若是殿下能保住末將,末將願意爲殿下做任何事。”

  “放心,本王不會讓你死。”

  “謝殿下!”

  李察哥回去後,轉身開始給張浚寫密信。

  他在心中痛斥了嵬名安惠,並且將發動戰爭的主要責任全部推給了嵬名安惠,而他李察哥,因爲幫助宋朝說了幾句話,完全被冷落在一邊。

  還好我李察哥歷經千險、排除萬難,終於冒着極大的風險,給你張浚寫了這封信,放心,我是永遠支持大宋的,我會在大夏朝堂不留餘力支持大宋,早日粉碎嵬名安惠慘無人道的想法。

  這就是典型的兩面喫。

  如果大宋戰敗了,張浚派人將李察哥寫信的事情告之給李乾順,李察哥完全可以這樣解釋:臣是爲了麻痹宋朝人,給我軍贏得準備時間。

  如果大宋戰勝了,李察哥就會站出來說:陛下,我早就說過不要跟宋朝開戰,還好我跟張浚關係不錯,事情我來擺平吧。

  在皇宮內輾轉反側的李乾順,又開始焦慮起來。

  要不要將興慶府的精銳也調度到橫山,趁着宋朝還在準備階段,傾國之力搶佔先機?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