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一條一條的魚兒都進網了(第二更)

作者:畫凌煙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已經是八月中旬。

  這一日,趙寧跑去格物院,與陳規商談事務。

  陳規說道:“陛下,目前京畿路通往陝西諸路、河東路、河北兩路和京東兩路的驛站,所有空缺的,已經全部補齊,每間隔七十里一個驛站,每一個驛站有馬匹二十,多用從大理購買的馬匹。”

  “若是會州現在燃起烽火,軍報多少日可以抵達京師?”

  “會州距離京師有三千里,若使用急腳遞,七日可抵達京師。”

  七日可抵達京師,那說明中途的驛站基本上做到了每七十里一個了。

  七十里這個數字可不是張口就來的。

  在古代,騎兵行軍一日,大約七十里,一般大軍出征,不可能每次都備好全部糧草,有時候地方動員,便將糧草囤積起來,有或甚者囤積到驛站。

  “河東、河北、京東都已經部署?”

  “臣覈對過下面通報上來的公文,卻有部署。”

  “如此說來,報社新聞在這些地方流通更快?”

  陳規說道:“誠如陛下所言。”

  “此事頗爲重要,你要派人盯緊一些,地方上不可能做到完備,若是中途出現問題,及時補充。”

  “是。”

  “上次跟你說的長安講武堂一事,《軍工總要》有安排過去嗎?”

  “回稟陛下,已經安排過去。”

  “此事關乎到西北城寨、道路修建,滅西夏的關鍵在於後勤築建,不可不察,現在銀州正在建立防線,等時機成熟,朕會主動發兵滅夏,滅夏後,大宋要收回河西,河西已脫離中原數百年,必然需要大量移民,更加依賴城寨築建,你八月走一趟西北,對西北工事做考察和指導,務必保證不要出問題。”

  “是。”

  “對了,還有河北磚窯的搭建,這一次擴大磚窯,是爲了重建北方防禦線。”

  “陛下放心,臣都會去處理妥當的。”

  別看陳規平時不參與朝堂紛爭,但他做的許多事都至關重要。

  河北、河東的防線全部出自他之手,大宋驛站的補充和重構,也是他在做。

  甚至磚窯的擴建,也是他在安排。

  宋代除了一些大城是磚砌的,更多的城依然還是土夯的城牆。

  磚牆真正普及是明朝。

  這時,荊超走過來,說道:“陛下,高太尉在外面有要事求見。”

  “跟他說,朕馬上出去。”

  “是。”

  走之前,趙寧說道:“新的度量衡在軍器監用得如何?”

  “許多製造工藝的確更加精準,現在東京大學工學院教授的也是《靖康新度量衡》。”

  趙寧從格物院出來後,高俅連忙走過來。

  “何事如此急?”

  “陛下。”

  “上馬車說。”

  高俅跟着趙官家上了馬車,馬車向宮裏行去。

  “臣剛打探到消息,衍聖公被邀請到嵩陽書院去講學。”

  “衍聖公?”趙寧愣了愣。

  孔府的人。

  趙寧頗感到意外。

  他差點將曲阜那家人給忘了。

  從他穿越過來,一直忙着抗金,而衍聖公在宋朝的官職還並不算高,差不多也就八品。

  衍聖公這個爵位是宋仁宗給的,但在宋朝只能算一個吉祥物,真正提高是從元朝開始。

  到明朝的時候,衍聖公已經榮耀之極,經常私下嘲諷朱家是暴發戶,不講紫禁城的拿家子放在眼裏。

  不過在宋代嘛,孔府還是不敢嘲諷老趙家的,畢竟爵位都是老趙家給的。

  “什麼時候的事?”

  “就前幾天,人已經到嵩陽書院了。”高俅壓低聲音,繼續說道,“聽聞當日嵩陽書院的學生夾道而迎。”

  趙寧問道:“衍聖公現在是何官職?”

  “這一代的衍聖公並無官職。”

  難怪這麼閒!

  這人一閒,就容易作死。

  “不過,準確的來說並非衍聖公本人,衍聖公一直稱病,到嵩陽書院的是他的侄子孔璠。”

  孔璠?

  趙寧腦瓜子裏在搜索,這名字頗有些耳熟啊。

  他記不得這孔璠是何人,但是他知道北宋末年,衍聖公孔端友跟着趙構跑到南邊,而劉豫在北方曲阜又扶持了一個衍聖公。

  趙寧問道:“之前是不是有傳聞孔府與金人有關?”

  “是有這個傳聞,但大多是捕風捉影,孔府是聖人之後,應該不會如此。”

  趙寧看着高俅,高俅被趙官家看得有些發毛。

  連高俅這樣的人都堅信孔家不會勾結金人,這說明北宋時期,人們對孔家還是很有信心的。

  至於孔家之後做的那些噁心事,北宋時期的人估計是見不到的。

  作爲穿越者,趙寧非常清楚孔家的秉性。

  他們若是有氣節,秦檜就是忠臣了!

  “是何人要求孔府的人去講學的?”

  “據說是王守德。”

  又是王守德!

  之前推薦太子參政的也是他。

  他最近跳得有點頻繁啊!

  “他爲何邀請孔家的人去嵩陽書院講學?”

  “這……臣也不知。”

  “你猜一猜看。”

  高俅說道:“可能是探討學問。”

  “孔府的人學問未必就好吧?”

  高俅又說道:“孔璠到嵩陽書院後,那些學生,還有洛京的儒生們,皆前往拜見,可能是……”

  “可能是什麼?”

  高俅答道:“可能是有人要藉助孔府的人來凝聚人心。”

  “爲何要凝聚人心?”

  高俅用疑問的語氣說道:“對抗新學?”

  趙官家不說話了,高俅的猜想,也是他的猜想。

  沉默片刻,趙寧說道:“你派人去曲阜查一查。”

  “查孔府嗎?”

  “對,查孔府。”

  “官家需要一個什麼結果?”

  “如實的結果,查查孔府到底有沒有勾結金人。”

  “孔府是聖人血脈,不太可能……”高俅不相信孔府會跟金人眉來眼去,但趙官家的眼神讓他頓了一下,“是,臣這就去安排。”

  “嵩陽書院的動向也密切關注。”

  “是。”

  八月十六日,潁陽縣。

  何彬帶着人在望春樓喝酒。

  “老大,近日潁陽縣人似乎多了起來。“

  何彬說道:“不少人都是外地趕來的儒生,來參加衍聖公講學的。”

  周益驚訝道:“這衍聖公影響如此之大嗎?”

  何彬笑了笑:“畢竟是聖人血脈,哪個文人不給幾分薄面?”

  周益呵呵嘲諷道:“這些文人也是夠髒,表面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下手夠狠,連當朝禮部尚書都敢打。”

  “洛陽傳來消息了嗎?”

  “還沒有找到人。”周益頗有些無奈,“當時是被偷襲了,隨從的不少官員竟然都沒有人阻攔,看來這新政在洛陽阻力很大啊!”

  而且更神奇的是,禮部尚書出門考察,洛京的官員安排的隨從少之又少,這纔給了人機會。

  這事怎麼看,都有陰謀的味道。

  何彬也很苦惱,高俅讓他八月一定要抓到人,現在已經八月中旬了,卻毫無音訊。

  便在此時,戈壁傳來嘈雜的聲音。

  “你說我沒有膽子!我告訴你!上個月就是我在洛陽打了當朝禮部尚書!”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