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圖窮匕見!(第三更)

作者:畫凌煙
趙寧知道那些官員爲什麼急着求見,他們無非就是因洛陽案快速空前達成一致,有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口實,跑來給他施壓,叫停新學。

  他們那種喜歡教人做人的臭毛病,總是不用在正途上。

  趙寧之所以不見,是因爲他覺得來的人還不夠。

  一百多個?

  不夠!

  而且時機還沒有成熟。

  不多時,秦檜到了文德殿。

  在這種風急浪高的時候,秦檜知道趙官家宣自己去文德殿的原因。

  秦檜深吸了幾口氣,局面越是亂,自己越是有機會。

  能否進中樞,就在此一舉了。

  他走進文德殿,說道:“臣參見陛下。”

  “之前刺殺你的嵩陽書院的學生,有結果了嗎?”

  “回稟陛下,有了。”

  秦檜呈遞了第一份奏報。

  “刺殺臣的原因是因爲嵩陽書院這半年來都在傳播反對新政的言論,這些人認爲臣是新政的要員,認爲臣是故意害死他們心中尊敬的長輩,所以要刺殺臣。”

  趙寧快速看完,口供的確如秦檜所言。

  趙寧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這份口供的價值非常大,有一些反對派,爲了反對,竟然刺殺朝廷尚書。

  當在道德的層面無法擊敗對方的時候,就祭出實事證據。

  “那個胡爲之,皇城司前些天把人移交給你了,審問得如何了?”

  “流程也全部走完了。”

  秦檜又遞上第二份奏報,趙寧看完點了點頭,表示很滿意。

  王守德煽動嵩陽書院學生刺殺禮部尚書的鐵證也在這裏了。

  “孔璠在嵩陽書院的事呢?”

  秦檜又拿出第三份奏報,呈遞上去:“臣派人調查過,孔璠在嵩陽書院講學期間,慫恿學生前往洛陽生事,這次洛陽案,有一半是孔璠慫恿導致。”

  當趙寧看完第三份奏報的時候,嘴角已經忍不住露出笑意。

  趙寧故作疑惑地問道:“卿的意思是,這件事是孔府和王守德慫恿的嗎?”

  “王守德先是指使胡爲之刺殺禮部尚書李若水,再要求孔璠前去嵩陽書院講學,讓孔璠慫恿嵩陽書院的儒生在九月初一製造事端,阻斷洛京大學考試。”

  “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其目的是爲了反對新學。”

  “王守德爲何要反對新學?”

  秦檜說道:“王守德反對新學的理由是爲了讓朝廷罷免禮部尚書,他想要上位。”

  連王守德都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目的,但是誰讓全權調查此案的人是秦檜呢?

  誰讓他派人刺殺過禮部尚書呢!

  趙寧繼續問道:“背後還有沒有人蔘與進來?”

  秦檜繼續說道:“推薦王守德任職禮部侍郎的人是李純佑。”

  “你的意思是,這背後是李純佑指使的?”

  “臣只是猜測,但李純佑推薦了他,嫌疑就很大了,即便找不到證據,李純佑也該爲此承擔責任。”

  從靖康元年年底,趙寧剛穿越過來,到靖康五年,可以說,趙寧目睹了一個人的銳變。

  他親眼看到秦檜是如何從一個官場熱血官員,銳變成一個手段老練的酷吏的。

  靖康元年的秦檜,絕對說不出剛纔這些話。

  但是,如今的秦檜,語氣平穩,神態自若,一切彷彿都在心裏排練了無數遍了。

  趙寧點了點頭,說道:“那這件事你覺得該如何處理?”

  “應該對涉事人員嚴厲處置,其間手段之惡劣,駭人聽聞!至於支持王守德和李純佑的那些人,皆視爲同黨。”

  趙寧沒有說話。

  君臣之間的這場簡單對話,其實是一次預演。

  意思是,我先跟你對一下口風,到時候你秦檜放聰明一些。

  秦檜猶豫了一下,又說道:“陛下,還有一件事,臣不知該說不該說?”

  “你但說無妨。”

  秦檜說道:“王守德推薦了太子參政。”

  秦檜此話一出,趙官家鋒利的目光緩緩移向他。

  秦檜連忙避開了趙官家的目光,低下頭,一顆心宣了起來。

  “說下去。”

  秦檜猶豫了一剎那,手心已經開始滲冷汗。

  他說道:“王守德反抗新政鐵證如山,洛陽案牽涉甚廣,而他又推薦了太子參政,太子……”

  趙官家打斷了他的話,問道:“你是說太子與洛陽案有關?”

  秦檜背後更是冷汗連連。

  他不知道趙官家對太子真實態度如何。

  但是現在他說的這些話,無疑是針對太子的。

  參與到儲君鬥爭的臣子,要麼將來飛黃騰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要麼死得很慘。

  秦檜原本是準備做太子黨的,可惜中途殺了個王守德出來,太子又喫王守德那一套,直接拋棄了秦檜。

  野心不斷膨脹的秦檜只能另投他人。

  秦檜感受到趙官家目光中的寒意,他說道:“太子是否有參與,只需要到時候看看太子是否會爲王守德求情。”

  他這話倒是說得高明,不做主觀臆測,只做客觀分析,避免了自己參與皇家內部鬥爭的嫌疑。

  “你說得對。”

  聽到趙官家這麼說,秦檜心裏這才鬆了一口氣。

  九月初六,經歷了一天一夜的發酵,東京不少官員已經呈現出一種狂暴的狀態。

  他們決定聯合更多人去求見趙官家,逼迫趙官家立刻叫停新學,穩定洛京,避免使問題進一步擴大。

  這短短的一天,李純佑、王守德竟然成了許多官員爭相歌頌的對象。

  他們的聲望一時間達到頂點,甚至有人推薦他們入中堂,擔任宰執。

  保守派眼看形勢一片大好。

  當九月初六下午,張叔夜在洛陽平定混亂、殺了許多人的消息傳到東京的時候,如同在原本就波濤洶涌的湖面上,又落下了一顆隕石,捲起了千層巨浪。

  無數封奏疏如同雪花片一樣往皇宮裏送。

  從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到御史臺、諫院,再到開封府,官員們無不驚恐萬分。

  在這種保守派佔據大義的情況下,洛陽眼下的局勢,從道義的層面來看,明顯對新政派處於碾壓狀態了。

  一時間,東京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甚至影響到了東京大學。

  事件還在進一步擴散,從西京洛陽到東京汴梁,京西北路到京畿路,各州府保守派官員聞風而動。

  直到九月初六傍晚,官員們接到了次日早朝的通報。

  無數人立刻回去開始連夜準備,他們都認爲明日早朝必然是一場新派和舊派的生死局。

  而就在這時,從吏部出來的太子趙諶,準備去文德殿找趙官家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