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秦檜入政事堂?(第二更)

作者:畫凌煙
高俅是一個沒什麼野心的人,現在在朝堂搞事情,完全是被趙寧強迫的。

  這叫被迫營業。

  但秦檜就不同。

  秦檜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很多時候,只需要趙寧稍微暗示暗示,他就知道該怎麼能讓趙官家滿意。

  並且私底下他會結交各方人士。

  之前如果不是趙官家狠狠敲打秦檜,秦檜是絕對不會得罪舊黨的。

  秦檜這個人,個人能力肯定非常強。

  他跟何慄是同一屆科考,何慄是狀元,但何慄的能力跟秦檜一比,就差遠了。

  趙鼎與秦檜的區別其實也很明顯。

  趙鼎有能力,有責任,有公心,不會以一己之私而利用權力報復,或者不會因爲自己的喜好來用人。

  也就是說,你拍趙鼎的馬屁沒用,他看得是一個人的才德與職位適配度。

  他能真正做到“體國”二字。

  而秦檜,個人能力強,但基本沒有公心,且私心甚重。

  趙鼎補充了一句:“交鈔入鄉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它卻能儘快幫河北、河東、京東恢復民生,緩解朝廷的壓力。”

  何止一些問題。

  交鈔入鄉,顧名思義就是以借貸的方式,釋放貨幣到農村。

  宋朝的農村與縣之間已經出現了鄉間集市,就是鎮,有豐富的買賣。

  貨幣到農村,肯定是可以流通的。

  但以權貴階層的能力,你釋放一百萬貫交鈔到民間,他們很快可以通過手段,將農民手中的錢盤剝乾淨。

  一句話:朝廷印錢拉動農業,做量化寬鬆,可以發展,但會快速加大貧富差距。

  趙寧說道:“如何防止有心之人借貸去,不還呢?”

  “一、實施對象僅限於均田承租者,這些人手中的田是朝廷的,如果他們不還,田收回來,莊稼全部沒收充公,以填補不還的賬目,收回的田轉租出去。”

  “二、朝廷定期從均田承租方買糧囤積提舉常平司,百姓手中有了錢,自然會還貸。”

  “三、朝廷監鎮官現在村鎮推行新農政,願意來租田的人,都是希望通過種田,改善生活者,按照目前的情況,只要百姓踏踏實實種田,只要不出現大規模天災,將一部分糧食賣出來,是有錢的。”

  趙鼎說的這項政策中,牽涉的幾方分別是:地方銀行、新政租田者、提舉常平司、監鎮官。

  其中銀行放貸,新政租田者拿錢買農具、種子,然後種地,有了收穫,提舉常平司購買一部分糧食,農民手裏有了錢,還貸。

  如此,既解決了農民的困難,又將交鈔釋放下去,還豐富了提舉常平司的儲備。

  這個過程中,基層管理者就是監鎮官。

  這可以說是之前推出的新農政的升級版。

  趙鼎繼續說道:“這樣還可以藏富於民。”

  趙寧說道:“那印出來的那一部分交鈔,到了民間,民間總貨幣增多,貨幣豈不是要貶值?”

  “若是一戶原本總錢數只有300文的農家,借貸種田,幾年後,有了5000文,那那時候即便貨幣的購買力降低了一成,但這個農戶也買得起衣服,甚至偶爾可以買點肉了,百姓的生活是變好了的。”

  好傢伙,趙鼎這說的不就是拉動整體發展嗎?

  讓老百姓的收入增加,超過貨幣通脹的速度。

  趙鼎能看到這一層面的東西,實在難得。

  或者說,大宋朝的的確確有商業的基因。

  大宋朝的官員們,的的確確都是商業精英。

  交鈔體系現在還只是第一代,銀行的建立,卻似乎打開了趙鼎這些人的思路。

  見趙官家似乎還在猶豫,趙鼎繼續說道:“官家是擔心貨幣貶值,引起大戶反對?”

  “不,大戶已經喫得夠多了,他們反對朕可不願意搭理他們。”趙寧言簡意賅說道,“朕只是擔心貨幣不受控制。”

  作爲穿越者,他在書上看到太多人類歷史上玩紙幣把自己玩死的。

  一旦大水漫灌,比作者還……不是,是比戰爭還嚴重。

  不過趙鼎他們能認識到這一層面,倒是或多或少打消了趙寧的擔憂,畢竟他都準備好在陝西用交鈔給工人們發工資了。

  趙寧繼續說道:“你的提議朕是贊同的,不過這裏面有一些問題,需要朝廷提前去佈局。”

  “臣愚鈍,請陛下明示。”

  趙寧問道:“民間市裏的買賣是不是自主的?”

  趙鼎說道:“是。”

  “那我們姑且稱呼爲自由市場。”

  趙鼎愣了愣,覺得“自由市場”這個詞倒是取得很妙。

  “自由市場裏,大玩家是大商人和地方掌權的權貴,一旦農民手中有了錢,這些人勢必會想天方設地法將農民手中的錢搜刮到他們手中。”

  趙鼎說道:“陛下說得是。”

  趙寧繼續說道:“朝廷印出來的錢,最開始在百姓手中停留,很快流入權貴手中,但隨着貨幣的總數增加,市面上的錢卻貶值了,商品價格被擡高,而這個時候百姓手裏已經沒多少錢了,這無疑會加重民衆負擔。”

  趙鼎不由得讚歎道:“陛下深謀遠慮,這一點是臣未考慮到的。”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交鈔入鄉可行,它彌補了初代新農政的不足,但朕不希望交鈔入鄉政策最後成了害民之策。”

  趙寧繼續說着:“朝廷有些官員,有懶政的心態,他們希望印錢來解決一切問題,有些人只想着能解決眼前的麻煩,卻不考慮毫無節制的印錢帶來的惡果,這一點我們必須嚴格把控,如此才能修養民生,穩定根基。”

  趙鼎想了想,說道:“平衡民間財富分配,是另一個重大的政策,通過對富人加稅增加國庫收入,朝廷向民間購買貨品,使錢流入民間,使財富在商人、生產者之間均衡。銀行則定期回收交鈔,以平衡市面交鈔數額。”

  “這些事你去做一份策論出來,能快速恢復北方民力,補充國庫,肯定是好的。”

  “是。”

  說着說着,已經到了皇宮附近。

  “朕聽聞,燕雲之地民力已經匱乏,將來若要抗金,還需要大量移民北方,移民需要錢,若是要抗金,以目前的財力是遠遠不夠的。”

  趙鼎說道:“臣測算過,至少要移民一百萬戶到燕雲之地,若是每一戶給三十貫的補助,就是一千五萬貫,包括在燕雲修築道路、軍防、城寨、駐軍,若是真要收回來,變成伐金的前線,至少要在數年時間投入一億貫。”

  這還不算收復北方三鎮,恢復北方三鎮民力的預算,更不算滅西夏的預算。

  滅國不是靠一腔熱血的,是必須要有雄厚的財力的。

  趙寧的壓力很大,內憂外患,新政執行必然有諸多風險。

  但也是沒辦法的事。

  另外,從海外補充原材料進來,豐富商品數量,也是可以起到遏制通脹的作用的。

  趙鼎下了馬車,趙寧掀開簾子說道:“眼下,七路新政已經開始推行出來,既然秦檜想要推行交鈔入鄉,便讓他頂替許翰的尚書右丞,推行交鈔入鄉。”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