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擴張時代來臨(第三更)

作者:畫凌煙
其實錢喻清在信中也是堅決要打的。

  這關係到他這個新貴日後在朝堂上的地位。

  對於趙寧來說,這關乎到大宋海洋戰略是否能打開。

  討伐交趾的決議便如此定了下來。

  但是關於如何打,軍政院和樞密院就吵起來了。

  有人說水陸雙線推進。

  有人說直接水路南下登陸。

  還有人說走陸路,在廣南西路的邕州屯兵,在邊境的思明州建立前哨,用強悍的步兵一路推進交趾的國都升龍。

  然而,問題來了,強悍的步兵都在北線,從北線調兵下去,北方人肯定無法適應交趾的氣候。

  僅僅這一點,就限制死了這一次戰爭的兵源。

  只能從沿海和兩廣募兵。

  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統帥派遣誰?

  打下來之後,如此長的線路,朝廷該如何治理那裏?

  關於這兩點,軍政院和樞密院吵得不可開交。

  直到十月初五,門下省左諫議大夫範宗尹呈遞了一份奏札。

  範宗尹是這樣說的:“當此時,衆人忌憚派遣交趾的統帥,擁兵自立。”

  “昔時,太祖收回各藩鎮的權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謂是良策。”

  “然而國家多難,四方守帥勢力單薄,垂手環視,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現在應到了稍微恢復建立藩鎮的方法,派遣一位得力干將,委以兵權,收回交趾,與把土地捨棄給夷狄之人相比,不是更好嗎?”

  範宗尹對趙寧說了他在歷史上對趙構說的話,除了把北方換成交趾以外,其餘的內容幾乎一樣。

  也正是因爲這個人的提議,趙構果斷釋放了兵權給南宋的將領們,包括募兵權。

  這也使得範宗尹在大宋的歷史上成爲最年輕的宰相。

  趙寧心中其實早有此意。

  趙寧將範宗尹的奏札給趙鼎看了。

  趙寧問道:“你以爲如何?”

  趙鼎說道:“此言有理,本朝無法收回交趾,也大概是這個原因。”

  大宋不能收回燕雲,與體制無關,與趙光義有關。

  如果趙匡胤能多活一段時間,燕雲收復的概率是很大的。

  不過,大宋不能收回交趾,就真的與體制有關了。

  也就是範宗尹和趙鼎所說的藩鎮。

  在古代生產力有限的情況下,中央朝廷想要擴大帝國版圖,就必須施行藩鎮制,或者郡縣制和分封制結合的體制。

  例如大唐,各地設立藩鎮,藩鎮權力極重,又設立都護府,都護府也權力極重。

  但是大宋朝,司法權、財政權、募兵權、人事權,幾乎全部在朝廷。

  大唐的藩鎮是可以決定地方軍事長官的,大唐的財政收入有一部分是留在地方的。

  而大宋朝,一個知縣的任命都必須經過東府,財政除了地方官僚的工資,其餘一律上繳到東京。

  這樣“強幹弱枝”的國策,是不可能使地方強大的。

  它維持了穩定,卻不能維持遙遠地區的疆域。

  所以說,若不是趙光義,大宋能收回燕雲並很好地管理燕雲。

  但如果不開設藩鎮,大宋不可能收復交趾。

  趙寧說道:“這個範宗尹,應該提到吏部侍郎,此人對事務的觀察頗爲犀利,有識人辨事之才。”

  “陛下有理,而且此人剛正直言,臣會去安排。”

  “你覺得派遣誰征討交趾?”

  “臣覺得,派遣吳玠之弟吳璘最爲合適。”

  “爲何?”

  “吳璘與吳玠感情甚篤,他兄長在河東,派他去打交趾,打完後他必然會回來,不會擁兵自重,且他是北方人,到時再設立都護府,以文臣轄制,譬如藩鎮。”

  確實譬如藩鎮,但卻是弱化版的藩鎮,至少不會立刻出現擁兵自重的現象。

  “吳璘在陝西,豈不是要從陝西抽調人手?”

  趙鼎說道:“只需抽調五百即可,這五百人並非戰爭主力,只是在廣南西路訓練軍士,主力還是交給兩廣本地人,這樣士兵們不會出現水土不服。”

  “好,就按照你說的去辦。”

  接下來,趙寧給張浚寫了一封信,相當於是要人的信。

  與此同時,召吳璘回東京。

  這事行動得非常快。

  大宋朝的海洋戰略,是西夏不知道的,金國更不知道。

  十月初七,占城王都。

  李堃(kun)帶着三個人,抵達了此地。

  他奉錢喻清的命令而來,前來是想要通過外交方式給占城施壓,希望占城能放人。

  李堃是杭州海事學院的學生,也是錢喻清的得力助手。

  占城國王訶黎跋摩四世再次接見了他。

  李堃說道:“王上,我奉命而來,請王上放了我大宋的子民。”

  訶黎跋摩說道:“使者,並非本王要扣押你們的人,是交趾的皇帝威脅本王,若是敢與你們商貿,就派大軍來攻打我們。”

  “商貿一事可以暫停,王上可否先釋放大宋子民?”

  “使者,人也是交趾的人要抓的,我不可能因爲那些商人,而得罪交趾,使兩國貿然開戰。”

  “難道王上不怕大宋的軍隊登陸占城嗎?”

  訶黎跋摩說道:“說實話,你們離這裏過於遙遠,不僅我不信你們會派兵前來,交趾也不信。”

  他見李堃神色陰沉,繼續說道:“況且,交趾皇帝說了,大宋曾經發兵南下,但也只是將交趾趕出邊境,不敢進入交趾,連交趾都不敢進入,更別說更加遙遠的占城。”

  “這就是你們扣押我們人的底氣?”

  “沒錯,使者請見諒,本王也是迫不得已。”

  “你如此說,是鐵了心不放人?”

  “不放。”

  “沒有任何條件可談?”

  “除非交錢贖人。”

  “你要多少錢?”

  “久聞天朝富裕,本王也不貪心,一人一萬貫,本王一共扣押了三百人,三百萬貫即可。”

  李堃緊握着拳頭,但他沒有發怒,因爲他還要回去將這個消息告知給錢喻清。

  “我會將王上的要求轉達回去的。”

  說完,李堃便帶着人離開。

  其實錢喻清手裏有一批水師,不過僅僅三千人,他不想輕易冒險,因爲一旦失敗就沒有回頭路了。

  他做了兩手準備,一是不斷派人談判,順便摸清楚對方真實用意,二是給朝廷寫信請求增援。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