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繼續給秦檜挖坑(第三更)

作者:畫凌煙
回到文德殿後,趙寧立刻召見了趙鼎。

  “張九成朕已經見過了。”

  趙鼎站在那裏不說話,他永遠保持着沉穩的姿態。

  “這個人的答卷你都看了吧?”趙寧繼續問道。

  “臣都看過了。”

  “朕想聽聽你對他的評價。”

  “此人做事果敢,最擅長的還不是謀略,而是論斷!”

  “善斷?”

  “是的。”

  “那你覺得這種人適合給什麼樣的官職?”

  “先讓他去東京郵政去歷練半年。”

  “爲何?”

  “此人之前就向臣提過《後勤與收復北地》的策論,他的策論倒是很獨特。”

  “如何獨特?”

  “是關於道路與朝廷收復燕雲甚至遼東的策論。”趙鼎說道,“他有一個核心理論臣深以爲然。”

  “什麼理論?”

  “朝廷對周邊的管制,取決於人到周邊的確所消耗的時間。”

  趙寧明知故問道:“這句話作何解釋?”

  “就拿這次安南都護府爲例,朝廷設立都護,是迫不得已之舉,因爲從東京到交州,可能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趙鼎說道,“若是隻用一個月,朝廷完全可以將安南變成一個與廣南西路一樣的地方路。”

  趙鼎說得可謂是一針見血了。

  遙遠的地方,就只能用藩鎮制度來維持,因爲朝廷要過多幹涉,幾個來回,太慢了,那裏若是出現變故,根本來不及行動。

  “而且,張九成的策論不僅僅提到了朝廷對邊疆的掌控,還提到了對鄉村的掌控,但對鄉村的掌控,可能就是未來很遙遠的一件事了,而國朝的大方向如此定論,卻是沒有問題的。”

  “但他提到用交鈔來發放俸祿。”

  趙鼎說道:“這也沒問題,只是需要兩個前提。”

  “什麼前提?”

  趙鼎說道:“交鈔發放俸祿,造成地域交鈔貶值,百姓會去銀行兌換銅錢,然而有錢人和官員利用權力之便,會優先兌換,徒留百姓手中交鈔貶值,這事蔡京當政的時候發生過。”

  “那有何解決之道?”

  趙鼎說道:“以國家戰略資源儲備爲由,收回民間銅錢,一步步將銅錢作爲貨幣的角色廢除掉。”

  趙鼎一定是懂辯證法的,雖然他可能不知道“辯證法”三個字,但他的思維構架卻深諳此道。

  這是一個執政者最優秀的品質。

  一般人只會說,這事做不了,這事一定會造成混亂。

  但是作爲掌控大局的出色政治家,則會從面和時間線來看待這個問題。

  目前的確存在這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從長遠來看,是可以慢慢消除掉的。

  如果你不去開始,就永遠不會往前走,便不會有進展。

  所謂辯證法的核心在於,事務的發展是曲折且向前的。

  普通人總是會陷入到眼前局面的可行和不可行兩極選擇中。

  卻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可行也沒有不可行的事情,只有時機對不對。

  不同的時間點,原本很好的辦法可能會造成惡果,原本看起來絕對不可行的政策卻可能達到目的。

  “第二個前提呢?”

  “必須保證海貿進入大宋更加順利,以此保證貨物充足,且連同東南與京畿路的商業,使貨品流轉更快,達到貨品源源不斷流通河東的目的。”

  這一點倒還真不是問題,大宋朝以東京開封爲中心,向東南輻射網狀河運,以致商貿空前發達。

  趙寧不由得點了點頭:“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張九成的職位,你來安排便是。”

  “是。”

  “對了,還有一件事。”

  “請陛下示下。”

  “朝中有不少人推薦康王做安南都護府的大都護,你覺得如何?”

  “都護府制度,原本便是親王來遙領大都護,這合情合理。”

  趙寧又試探性問道:“朕給康王的權柄是否過重?”

  趙鼎愣了一下,連忙反應過來趙官家的意思,但他也猜不中趙官家真實的想法,只是如實回答道:“康王有政績,陛下獎賞康王,也合情合理。”

  趙鼎想了一下,又說道:“而且康王對農政和借貸頗有心得,可以協助安南對土地做改制,這是一件好事。”

  “至於對軍隊,安南軍,是由軍政院轄制,康王雖然是大都護,但顯然也無法干涉。”趙鼎最後作了一個補充。

  “有道理,準。”

  “陛下還有何吩咐?”

  “沒有,朕安靜地寫會兒書。”

  “臣告退。”

  讓康王做了開封府府尹,又給了安南大都護的頭銜,絕非壞事。

  這朝中有不少人是想借着康王搞事情的,但偏偏又裝出一副完全無關的樣子。

  他們今天寫了推薦康王做安南大都護的奏札,明日恐怕就要寫推薦康王做儲君的奏札了。

  傍晚的時候,趙寧見了趙構一面,秦檜也在場。

  “不少人推薦你爲安南大都護,朕深以爲然。”

  “臣何德何能。”

  “安南初定,還需要你費心費力。”

  “臣不敢有懈怠,請陛下放心。”

  “秦相公。”

  “臣在。”

  “近日有些臣子給朕上奏札,議論儲君一事。”趙寧隨口說道,語氣漫不經心。

  但是秦檜的心頭卻是一跳。

  秦檜說道:“不知是何人,敢擅自議論立儲大事,當嚴懲不貸!”

  “先別想着懲罰,朕倒是覺得說的也有道理。”

  秦檜微微低着頭,雖然看不見趙官家臉上的表情,卻也感受到了趙官家語氣中的認真。

  “是,陛下聖明。”

  “只是幾位皇子都還年幼,這事朕有些爲難。”

  趙構站在一邊,彷彿在觀望着後苑御池中夕陽下的蓮花,一動不動。

  趙寧面帶微笑地看着秦檜:“秦相公有何看法?”

  秦檜猶豫了一下,這一猶豫的時間,彷彿是過了一個世紀一樣。

  他鼓起勇氣說道:“皇子們確實年幼,社稷又未真正安定下來,但是陛下還有康王輔政,臣以爲這件事倒是不必擔心。”

  秦檜這話說得很含蓄,但意思已經很明朗。

  這就是秦檜說話的藝術,總是在試探,總是不會將話說明,給自己留有迴旋的餘地。

  但是,說完後,秦檜手心和背後依然冷汗直冒。

  趙構一聽這話,立刻說道:“陛下,臣只是安心地輔佐陛下,不敢有其他想法。”

  趙寧笑道:“九哥兒不必激動,秦相公說得未必沒有道理。”

  “陛下垂憐,臣何德何能。”

  “走吧,陪朕喝一杯酒去。”

  就在趙寧給秦檜挖了一個坑的時候,遠在東北的高麗,也給大宋挖了一個坑。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