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國庫:我最近壓力有點大!(第一更)

作者:畫凌煙
趙官家天天在想着打仗,而且胃口越來越大。

  這讓梅執禮的黑眼圈更重了,遠遠看去,像一個胖乎乎的熊貓。

  而且每次聽到趙老闆說要給這個加裝備,弄死那個,梅執禮的心頭就在狂跳。

  領導一張嘴,下面跑斷腿啊!

  “陛下,這是明年預算,以及國庫收入預估。”梅執禮又呈遞了一份彙報。

  趙寧簡單看了一眼,倒是沒有太在意。

  他漫不經心說道:“如果朕要徹底將西夏變成我大宋領土,要投多少錢?”

  梅執禮被趙官家這個忽如其來的問題搞得有些懵逼,剛纔還在談遼東和高麗,轉眼又跳到了西夏。

  “那得看多長時間滅夏。”

  “你就按照未來五年。”趙寧轉身看着梅執禮,“朕是說,未來五年,將西夏所有的軍事力量全部摧毀,並且設立行之有效的地方政官,遷移人口過去。”

  梅執禮求助地看着趙鼎。

  也許在過去,戶部尚書是可以回答趙官家這個問題的。

  在大宋初期,還是二府三司。

  三司掌管財政,三司使又稱計相,權柄極重,甚至超過宰相。

  那是因爲當時趙官家們認爲應該從財政的角度來取主導國家戰略。

  後來元豐改制後,三司權歸戶部,許多行政事務都不在參與了。

  所以這個問題還真的難倒了梅執禮。

  趙鼎說道:“得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軍費,若是靖康十二年滅夏,算上當年陝西常規軍費開支600萬貫,打仗時臨時消耗、撫卹,按照1200萬貫……”

  趙寧說道:“不,你按照2000萬貫來算。”

  “這第二部分是移民,每年移民20萬,每人領100貫,每年需要2000萬貫的移民費用。若是西北常規軍費不變,從靖康十三年到靖康十七年,西北每年要投入2600萬貫。”

  這算得非常粗暴,但大體的邏輯是沒有問題。

  而且打仗的時候,許多物資會因爲突發情況而浪費掉。

  從靖康十三年到靖康十七年,每年投入2600萬貫到西北,而其他各地的軍費開支大體在1400萬貫。

  也就是說,在宋金沒有發生任何戰爭的情況下,從靖康十三年開始,擴邊和軍防的保底開支是4000萬貫。

  趙寧又問道:“若是算上其餘開支呢?”

  “若是靖康十三年,官吏俸祿漲到1500萬貫,加上公務費、驛站等費用,可能總支出要到5500萬貫。”

  趙鼎又補充道:“爲了以防萬一,到靖康十二年,國庫收入應該維持到6000萬貫以上,否則無法應對隨時發生變化的突發情況。”

  聽到這個數字,梅執禮額頭冒汗。

  “若是……”

  趙寧問道:“若是什麼?”

  “若是這幾年,我朝與金國關係惡化,雙方開戰,恐怕不到靖康十三年,國庫開支暴增,臣預估了一番,得到年收入得8000萬貫以上,至於收復燕雲則需要的更多。”趙鼎倒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計算着。

  “誠如陛下所言,燕雲之地淪爲虜手已有近兩百年,民生凋敝,大宋拿回燕雲,作爲前線據點,必然也要移民,若是五年移民200萬人,每年僅僅移民花費就需要4000萬貫。”

  梅執禮忍不住了:“移民可以不用給錢嘛,讓他們自己去,那裏那麼多土地可分配……”

  “話雖如此,大部分百姓不願意隨意遷移,更何況是遙遠的燕雲之地,而且關鍵是要快。”趙鼎說道,“既然要快,就只能用立刻看得見的東西去引導民衆,還是要做好準備的。”

  “大相公說得沒錯,收復燕雲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我們要做好萬全之策。”

  “如此,國庫每年收入豈不是要上億貫?”梅執禮倒吸了一口涼氣。

  外面那些人天天嚷嚷着要打仗,要收復燕雲,要重回漢唐強盛。

  但他們誰又坐下來仔細算過這筆賬呢?

  說到底,沉迷在自我感動的熱血情緒中的學生們只需要張張嘴就完了。

  而對於趙官家來說,那可真得真金白銀地往裏投,並且每一次戰爭都伴隨着極大的風險,可能造成政治的動盪。

  沉默了片刻後,趙寧說道:“先往未來十年的策論去做,辦法總是會有的。”

  “是!”

  梅執禮先行告退。

  趙鼎說道:“陛下,上一次何相公提的派康王去西北一事,近日朝臣們議論過,不少人還是贊同讓康王去的,原因是康王的確非常適合,有多方面的新政經驗。”

  “還有別的人選嗎?”

  “有倒是有,李光、胡銓也都適合,但是眼下江東還在混亂期,李光無法抽身,胡銓在襄陽府做銀行改制,也無法抽調,解潛有心,但他缺乏新政的經驗,張九成自不必說,虞允文在河北主管兩國榷場。”

  趙鼎說得趙寧一時間也無法反駁。

  最主要的是用新政大局把控能力,這一點來看,趙構的確非常合適。

  “那就讓康王去,讓他在西北待一段時間。”

  “陛下若是不放心康王的安全,可以派禁衛旅隨行。”

  “安全一事,朕會安排,朕希望西北的民生能轉變,朕不想再給西夏時間了。”

  “陛下深謀遠慮。”

  “對了,齊王一事你怎麼看?”

  “齊王有功,既然有功就要獎賞,這樣才能向天下人展示陛下的賞罰分明。”

  趙寧明知故問:“給齊王一個什麼職位呢?”

  “高麗目前尚未確定要設立都護府,臣建議等高麗一事確立後再給齊王職位不晚。”

  “你說得有道理。”

  趙寧從趙鼎口中聽出了弦外之音。

  十二月二十九日,靖康七年的倒數第二天,身在興慶府的李乾順,還是收到了令他想罵孃的消息:會州榷場暫停。

  這對於手上握有近百萬貫交鈔的李乾順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顯然,他低估了這場噩夢。

  他並不知道,趙官家已經提高走私買馬的價格。

  接下來會有源源不斷的交鈔通過地下渠道進入西夏,那將造成交鈔在西夏大量貶值。

  可能明年他手裏的一百萬貫交鈔就只值五十萬貫了。

  到現在,李乾順總算明白,宋夏的這場聯合博弈,自己輸了一局。

  但他不甘心,他打算動用一切關係,讓大宋再次打開會州榷場。

  十二月三十日,靖康七年的最後一天,趙寧什麼都沒有做,就陪着家人一起賞雪、飲茶。

  難得休息的時間。

  這時,王懷吉急匆匆趕來:“官家!官家!”

  “何事如此慌張?”

  “北邊傳來急報!”

  “急報?”趙寧愣了一下,難道金軍南下了?

  他接過來一看,當場呆住了:完顏吳乞買駕崩,完顏宗磐登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