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朕就是一個喜歡撥亂反正的明君(第三更)

作者:畫凌煙
四月二十五日,代州金軍開始集結。

  代州距離太原只有300裏,並且從代州下太原,並非全是山路,以金軍的行軍速度,六天完全可以抵達。

  完顏撒離喝對吳玠一直懷恨在心,靖康三年,他在太原與吳玠打了一場,被當場打哭了。

  從此有“啼哭郎君”的稱號,這讓他一直蒙羞。

  擊敗吳玠,是他人生目前唯一的目標。

  這一天,金軍從代州發兵了。

  巳時上一刻(上午九點),東京城,皇宮。

  張九成從東府的宰相僕射廳出來後,與趙鼎一起,向文德殿走去。

  趙鼎說道:“在河東與河北修建大型官道這件事,本身從治國策略層面來看,是合理的,但是最近戶部和諫院那邊鬧得很兇,國庫剛剛有了餘錢,恐怕經不起這樣折騰。”

  張九成沒有說話,他洗耳恭聽着。

  進入官場一年,張九成快速成長。

  有趙鼎這個宰相的提拔,他的官位自然是節節高升。

  趙鼎嘆了口氣,說道:“我也讓解潛試探性提了銀行借貸修路一事,引起了很大的反應,不少人反對,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下官明白,多謝大相公提醒。”

  “你最好是真的明白,這件事由你來主政,接下來攻擊彈劾你的人會很多,甚至讓你徹夜難眠。”

  張九成心頭一沉。

  官場就是這樣,位置越高,承受的壓力就越大。

  無數人都在盯着你,只要你稍微有一點點錯誤,就會有人站出來興風作浪。

  人是自然屬性的動物,但人也是社會化的。

  人的本質或者人性是由社會關係塑造的。

  人很難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

  能做到這一點的,數千年來就那麼幾個而已。

  當反對的聲音過大的時候,人就會陷入自我懷疑中,任何一個人都會如此。

  連王安石那種意志堅定的人也會這樣。

  所以,宰相的角色的必不可少的。

  宰相是皇帝與百官的緩衝橋樑。

  帝王在施政的時候,會由宰相做執行,如果有反對者,反對的聲音和壓力基本上就會去宰相那裏。

  這會在心理層面保護帝王的平衡和寧靜。

  等到明朝,廢除宰相,失去了緩衝,所有的壓力直接到皇帝本人,朱家的那些皇帝奇葩行爲多多少少與這種壓力過大有關。

  對於趙寧來說,緩和諸多壓力的關鍵人物就是趙鼎。

  而每一個新政也有具體的主政人,這個主政人就是承擔巨大壓力的中心點。

  陳東是,李光也是,楊沂中是,趙構、秦檜都是。

  現在輪到張九成了。

  此時,張邦昌正在文德殿內。

  “你的意思是,大理國君臣關係和睦?”

  “是的,陛下,大理國君臣關係和睦。”

  “對我大宋也尊重有加?”趙寧繼續問道。

  “是的,陛下,年年上供,年年派使臣前來問候天子聖安,這些陛下您應該清楚。”張邦昌繼續說道。

  “那戰馬呢,你在買戰馬的時候有遇到什麼問題嗎?”

  “大理國非常配合。”

  “茶葉呢?”

  “也非常配合!”

  趙寧掃了一眼一邊的王宗濋,王宗濋咳嗽了一聲,開口說道:“張子能,大理國君臣關係只是表面的和睦,高氏一直對段氏圖謀不軌,這一點是你的疏忽。”

  “這……”張邦昌感覺趙官家今天的話有些異樣,王宗濋又出來這麼一說,張邦昌更覺得可疑。

  王宗濋繼續說道:“當年高升泰廢大理國主而自立,後來被迫還政段氏,但高氏賊心不死,朝廷早有察覺!”

  張邦昌不說話了,他感覺到趙官家今日和王太尉是要做局了。

  要說這一任的大理國相國高順貞有異心,他是不信的,但最終解釋權顯然在趙官家手裏。

  “張卿,有斥候頻繁向朕彙報,高氏正在密謀新一輪的反叛!”趙官家說道,“朕準備出兵大理,你意下如何?”

  “陛下,朝廷現在在高麗投入兵力,若是再在西南投入,恐有……”

  “你不是你該擔心的,朕會安排好人馬。”

  “若是陛下想要助段氏匡扶社稷,那自然是大理國臣民三生修來的福氣。”

  “好,你先退下,此事朕不希望有其他人知曉。”

  “臣先告退。”

  張邦昌剛到門口,就遇到了趙鼎。

  “大相公。”

  趙鼎點了點頭,帶着張九成進了文德殿。

  “臣參見陛下。”

  “免禮。”

  張九成雙手託着一份文書,說道:“陛下,這是從東京到河東官道一份詳細的策論。”

  趙寧接過來,他仔仔細細看完,說道:“大相公以爲呢?”

  “臣以爲這僅僅只是開始。”

  “哦,怎麼說?”

  “若是以交鈔發俸祿給民工,此計可行,以後可以再多方面推行,重點是控制地域,以及民間物價。”

  “你說的地域是指?”

  “臣以爲,這些主要是解決朝廷對北方的管控問題,主要在黃河以北推行即可,不必蔓延到南方,否則交鈔發行範圍過大,容易失控。”

  趙寧點了點頭。

  趙寧站起來,走到地圖前,他看着地圖,看了好一會兒,說道:“道路修建到雁門關,若是吳玠能拿回府谷,朕想在府谷開一個榷場。”

  “榷場?”趙鼎疑惑道。

  “與塞外滿足的榷場。”趙寧指着漠南說道,“朕聽斥候說,這裏是有不少蒙兀部族的,當年他們依附遼國,遼國滅亡後,他們在草原自立,朕想用榷場拉攏他們。”

  “陛下想用什麼商品呢?”趙鼎說道,“蠻族對絲綢和陶瓷的需求很少。”

  “茶葉。”

  在這個年代,誰能拒絕茶葉呢?

  無論是西北的羌人,還是漠南漠北的蒙兀各部,他們的飲食習慣都是以肉類爲主。

  他們需要茶葉潤腸。

  當他們發現世界上有茶葉這種好東西后,會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的。

  “我朝茶葉的供給量有限,一部分在西北換馬。”趙鼎繼續說道。

  “朕剛問了張邦昌,大理高氏對段氏圖謀不軌!”趙官家風輕雲淡地說着,“阻斷了我朝與大理國茶葉買賣,朕決定出兵撥亂反正。”

  潛臺詞就是:朕準備把大理收回來,那裏有的是茶葉。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