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東西方第一次海上交鋒(第三更)
“即便宋軍能出動一百艘又如何呢,他們長途跋涉而來,只能每一戰都取勝,只要戰局稍微出現平局,他們就沒有時間拖延下去。”宰相笑道,“用宋人自己的話來說,他們這如意算盤打錯了。”
三佛齊國王說道:“等擊敗宋軍後,我要派使者去宋國去質問他們的皇帝,他們必須爲此付出代價,否則以後宋人休想在這片海域行走。”
二月二十八日,在古暹國等了大半個月的李寶,終於等來了最新的情報:三佛齊派大軍來古暹國了。
而此時,派往浡泥國的三佛齊海軍已經挺近浡泥。
他們將撲個空。
靖康十一年南海核心戰役是從古暹國到凌牙門,再到林加這一條線上拉開的。
二月底的時候,三佛齊的第二支海軍快速向古暹國推進。
到三月初五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從凌牙門來的商人將三佛齊海軍出動的消息帶到古暹國。
三月初六一大早,李寶從古暹國發兵,二十八艘宋軍戰船向南面挺進。
兩軍在大海上錯開,並未相遇。
到了三月十三日,宋軍已經逼近凌牙門。
凌牙門就是21世紀的新加坡,在宋代,這裏尚未形成大城,只有一些矮小的土牆圍起來,作爲三佛齊海軍駐紮地。
當然,還有一些地方是提供個各國商人路過居住的。
無論是宋人,還是南海諸國的商人,亦或路過的大食人、注輦人、天竺人,或者猶太人,都會選擇在這裏駐留。
12世紀的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而凌牙門便是南海第一大港,扼守東西衝要,每天都會有數錢財在這裏流入三佛齊。
這正是這個原因,趙官家對這裏垂涎三尺。
凌牙門附近的船隻很快發現了這一路來歷不明的艦隊,隨即向凌牙門彙報。
經過多方觀望和分析,凌牙門的三佛齊海軍確定了這支艦隊的身份:宋軍。
凌牙門海軍統帥阿杜拉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他在數日前就接到了王城的消息,可能有宋軍將要南下。
當他確認宋軍的身份後,並沒有急着發兵,以示自己主人的身份,而是派出大量小型漁船或者商船去刺探宋軍的情況。
對於三佛齊的刺探,李寶視若無睹。
到了三月十五日上午,李寶的艦隊進入林加島附近,也就是伊斯塔赫利的勢力範圍。
林加島距離凌牙門大約兩百多裏,海航兩日可以抵達。
此時,李寶正在自己的房間裏寫日誌,記錄他一路南下的經歷。
門口有人敲門。
“李總管,唐主事來了。”
李寶立刻放下筆,打開門,船有輕微的搖晃,不過大家早已習慣。
“人在何處?”
“在甲板上等您。”
李寶上了甲板,唐子鑑立刻走過來。
“李總管,大食人在數日前就接到消息,此時可能已經知道我們來了。”
“大食人有何動作?”
“目前暫時沒有動作,大食人不願意與我們動手。”
“他們……”
唐子鑑說道:“他們想交給三佛齊,讓我們跟三佛齊打,畢竟他們與我們也有商貿往來,不少大食人居住在廣州、泉州、明州,杭州也有了。”
“這些大食人比我想象的聰明,知道這個時候我們到這裏來,首先激化的不是跟他們的關係,而是跟三佛齊的關係,他們選擇按兵不動,就能避開戰事。”
“而我們如果選擇跟三佛齊打,就會陷入泥潭裏。”唐子鑑補充道,“我們必須想辦法,且儘快對大食人動手。”
“眼下只有一個辦法。”
“李總管且吩咐,下官去配合。”
李寶看着唐子鑑說道:“直接打。”
“直接打?”
李寶指着前方的林加道說道:“沒錯,直接打,速戰速決,那個島並不大,一旦開戰,大食人避無可避。”
“但沒有任何藉口就開戰,以後我們與大食人做買賣,沒有後路了。”
“大食人在這裏惡意壓低我們的商品價格,還擅自抽取部分過路稅,違反了我《大宋南海貿易條則》,王師南下,理所應當。”
“《大宋南海貿易條則》?”唐子鑑微微一怔。
他可是大宋南海商社的主事,怎麼從未聽說過有《大宋南海貿易條則》?
“是的。”
“可是沒有這個條則?”
“已經撰寫完併發出來了,還沒到這裏,但蓋上了皇帝陛下和政事堂的印章。”
當天中午,他接收到了最新情報,凌牙門的三佛齊海軍正在向這邊挺進。
李寶也不再猶豫,當天下午,向林加島的海港快速推進。
傍晚的時候,夕陽灑滿了海面,映照出宋軍戰艦那如雲的船帆。
一艘大食人的船,在和煦的海風中,向宋軍的戰艦羣駛來。
天黑之前,李寶見到了大食人的使者,叫費薩爾。
費薩爾登陸到了李寶的主戰船上,他居然會說中國話,不過說的是福建話。
這也正常,這個時代,阿拉伯人大多數與福建人做買賣。
南海的宋商人,也大多數都是福建人和廣東人。
費薩爾說道:“我代表我們的領主伊斯塔赫利向貴國以及貴國皇帝陛下致以真誠的問候。”
“我也代表大宋,向你們致以真誠的問候。”李寶說道。
不過李寶是北方人,他聽不太懂福建話,還是在士兵們翻譯之下才明白。
費薩爾繼續說道:“不知貴國來此作甚?”
“來這裏保護我們的商人。”李寶說道。
“貴國商人在這一帶並無危險。”費薩爾說道,“但是貴國戰船卻臨近我們的地域,這樣會讓我們誤會。”
“誤會什麼呢?”
“誤會貴國想要與我們開戰?”費薩爾說道。
“有沒有可能……”唐子鑑接過話來,“這並不是誤會?”
費薩爾愣了一下,看着這個年輕人說道:“這種話不能亂說,我們都是在海上做買賣的,用你們的話來說,以和爲貴,對大家都有好處。”
“是啊,以和爲貴,對大家都有好處,可是現在的規則,只對你們有好處,我們卻沒有半點好處。”唐子鑑繼續說道。
“我們向來是尊敬你們的。”
“所以你們在這裏將我們商人的價格壓到那麼低,也是尊敬我們?”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