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單挑兩路金軍(第三更)
“韓帥,從去年開始,我軍被迫退守都裏城,朝中對我們早有微詞,如果今年我們還不能打回去,恐怕就沒有以後了!”趙諶說道,“無數將士流血犧牲,小王又怎能惜命?”
韓世忠思忖片刻,說道:“本帥給殿下兩萬兵馬前去與楊再興會師,本帥從後方掣肘完顏拔離速主力!”
“小王絕不辜負韓帥的信任!”
當天下午,趙諶統帥兩萬神衛軍,向鞍子寺出發。
七月初四,未時上四刻。
鼎山以北二十里,出現了一支金軍的身影。
不多時,斥候飛奔而去。
“報!李都監,在南邊發現一路宋軍,約萬人。”
“主將是誰?”
說話的是一個約莫三十出頭的青年,他長得倒是清秀,看起來像一個讀書人。
但是他身上有一股令人膽寒的氣質,就是那種只是站在他面前,你就會自然不自然地感到有壓迫感。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狠!
他身上有一股狠勁,就是那種爲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的狠。
這人就是李成,在靖康元年,曾經投奔宗澤的義軍麾下積極抗金,靖康三年,因劉光世棄城而逃,投靠了完顏兀朮。
第四次宋金之戰,兀朮在徐州被岳飛擊潰,就是此人斷後,保住了驚慌失措的金兀朮,也保住了他的精銳兵馬,也就是鐵浮屠那批人。
所以,李成在兀朮那裏,是很受器重的。
之後他隨金兀朮征討蒙兀國,屢立戰功。
這兩年,又在遼東對宋軍取得多場勝利,更是在金軍中聲名鵲起。
“並未立旗幟。”斥候說道。
“未立旗幟?”李成疑惑起來,“再探,看看周圍是否還有宋軍。”
“是!”
斥候剛走,幕僚王合便說道:“李都監,那韓世忠來三萬兵馬我們也不懼,何況是區區一萬,下官認爲此時當立刻發兵,趁宋軍其他人馬匯合之前,滅掉這支宋軍。”
“萬一有伏兵,又該如何?”李成問道。
“下官打聽到,完顏拔離速也發兵了。”王合提醒道,“若是被他捷足先登,這功勞就不是李都監您的了。”
李成大笑道:“完顏拔離速若是想來,就讓他來,那韓世忠豈是泛泛之輩,明知這方圓五十里已經是我們防區,怎會突然讓一萬人馬進入這裏?”
“李都監的意思是?”
李成說道:“那可能是韓世忠故意爲之,如果完顏拔離速要來,就讓他先來,這點軍功,他要爭,就讓給他,我要的是韓世忠的人頭!”
鞍子寺以東五里,此時完顏拔離速的三萬精銳就在那裏。
“什麼,在鼎山發現了一路宋軍?”完顏拔離速還在品嚐着龍井茶,聽到這個消息,立刻站了起來。
“是的,約一萬兵馬。”
蕭五山說道:“此必爲韓世忠的誘敵之計,切不可上當!”
完顏拔離速說道:“李成此時在何處?”
“在鼎山北面數十里。”
“他沒有行動?”完顏拔離速問道。
這個問題,斥候就沒法回覆了。
因爲李成有可能沒行動,但也有可能隨時會行動。
完顏拔離速來回走動,他沉思片刻,說道:“韓世忠主力到哪裏了?”
“尚在四十里之外。”
“韓世忠居然敢分兵?”完顏拔離速想不通,這是兵家大忌啊!
他完顏拔離速和李成分兵,是因爲兩人不和,不屬於同一個體系。兀朮爲了減少內部損耗,才默認他們二人各自爲戰。
但韓世忠在這個時候分兵,就讓完顏拔離速想不通了。
他又想了一會兒,說道:“如此明顯的機會擺在面前,我還在猶豫甚?看來這些年與韓世忠交手,竟然磨平了我的銳氣!”
“都統這是要……”
“召集所有兵馬,我們往鼎山進軍,絕不能讓李成佔了先機!”
“那韓世忠主力人馬呢?”蕭五山說道。
“你統帥五千兵馬,在此處拖住韓世忠,我只需兩日,便能滅掉那路宋軍,再折返對付韓世忠,李成絕不會坐視我佔盡功勞,他必然出手!”
“都統,這……”
“我意已決,我不信這路萬人宋軍能擊敗我主力!”
傍晚,夕陽沉入地平線。
楊再興正在喫晚飯,張節夫走過來。
“楊統領。”
“張參軍。”
“我們可能已經進入金軍的眼皮子底下了,今天多路斥候回報,發現周圍有金人行蹤。”
“我知道。”
張節夫感慨道:“但是韓世忠的主力,卻還在百里之外,什麼時候能到,不得而知啊!”
楊再興喫完餅,喝了一大口水,站起來說道:“韓帥必然有他自己的安排。”
“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張節夫說道,“我看韓世忠是想讓咱們打前鋒,來損耗金人,自己在後面撿便宜。”
爲什麼說幕僚和參軍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這幫人都是文職,還都是真的有野心有能力的纔會來邊疆做幕僚或者參軍。
畢竟這裏的官比地方上那些行政官員難度要大多了。
其實張節夫跟着楊再興來遼東,也是薛弻堅持的,因爲楊再興的權謀手段實在是一言難盡,若是張節夫能在旁邊,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韓帥也是深明大義之人。”楊再興說道。
“韓帥深明大義,但未必遼東將領深明大義,未必齊王殿下深明大義,人都是有私心的。”
“這件事並沒有那麼複雜。”夕陽下映照得楊再興雙眸明亮,他笑道,“不管韓帥來不來,明日先擊潰一路金軍,求人不如求己。”
張節夫苦笑道:“我算是知道爲何嶽帥當初會冒着殺頭的風險引薦你,也算是知曉爲何此次會派你來。”
派別人,恐怕早就因爲內部問題畏首畏尾了。
但是楊再興卻不同。
七月初五,上午。
神武軍整裝待發,此時斥候來報,完顏拔離速的主力精銳已經在西面二十里之外。
這個時候,神武軍的斥候也發來了緊急情報,在北面五十里也發現了一路金軍。
也就是說,楊再興被兩路金軍包圍了。
張節夫說道:“不如先退守鼎山,以待韓世忠到來。”
“不,先殺敵人銳氣!”楊再興當即果斷說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