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興慶府的動盪(第二更)
“臣知道!”
“靈州有多少兵馬?”
“五萬!”
“靜州呢?”
“五萬!”
“順州呢?”
“五萬!”
“你知道欺騙朕的後果是什麼嗎?”
“外臣絕對不敢欺騙天子。”
“朕自然是相信你的,不過好像你們的濮王李仁忠也在朕的軍營裏,問完你後,朕會單獨再去找他覈實,若是你說的與他說的有出入,朕只能相信他了!”
嵬名安惠驚了一身冷汗,心中想着,這狗皇帝不是在詐我吧。
濮王知道兵力部署?
“你心裏是不是在疑惑,濮王不可能知道兵力部署?”
“外臣不敢。”
“濮王不知道賀蘭山有多少兵力,不知道靈州有多少人馬,但靜州或者順州,至少知曉一個吧,如果他跟你說的有出路,朕保證三軍將士擡起頭就能看到你的腦袋!”
嵬名安惠嚇得立刻磕頭大聲喊道:“天子饒命!外臣剛纔記錯了!”
“現在記起來了?”
“記起來了!”
“說吧!”
“賀蘭山有五萬兵馬,順州兩萬,靜州兩萬,靈州原本有五萬,後來抽調了三萬,還剩兩萬,興州尚有五萬兵馬,另外,黑山威福軍司有三萬,定州和白馬強鎮有兩萬兵馬,河西一共有三萬兵馬。”
加上之前橫山防線的兵力,如此算下來,西夏總兵力還真有近五十萬。
再看看西夏這兵力部署,儼然全部都是爲了拱衛興慶府而設置的。
西夏的國體十分特殊,党項人主政,任用了漢人,也推行了漢禮,但是同時保持了着党項人的傳統。
這種小族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生存,必然要保持兵力,以保障安全作爲第一位。
而一個三百多萬人口的國家,要保持五十萬兵力,就不可能有募兵制,基本上都是有強制兵役。
和宋軍那種職業化軍隊不同,西夏士兵平時不打仗的時候,就是農民、手工藝人、牧民、礦工,甚至商人。
“李乾順死了,興慶府誰繼位?”
“太子李仁孝,今年已有十四歲。”
“李察哥在何處你可知曉?”
“外臣不知。”
“那你認爲,朕需要多久拿下興慶府?”
“天子要拿下興慶府很難。”
“爲何?”
“興州城固若金湯,天子傾兵而來,我主身前已經給金人寫信,金國很快會介入進來。”說到這裏,嵬名安惠的底氣足起來。
趙寧神色如常地說道:“你們指望金人來救你們,這很正常,也合乎情理,金國若是得知朕傾兵而來,必然會坐不住,他們可能會像當年的遼國一樣,派使者去汴京,向大宋施壓。”
聽趙官家這般說,嵬名安惠心中頗有些喫驚,趙官家都知道?
“若是大宋不答應金國從西夏撤兵,金人則會以重兵壓進河北,讓朕兩線作戰爲由,逼迫朕撤兵。”
嵬名安惠沒有做聲,算是默認趙官家所言。
“金軍若是重兵下河北,朕還真有些招架不住,畢竟打仗不是兒戲,朕也得盯着國庫。”
“天子英明。”嵬名安惠立刻給趙官家臺階下。
“但好在金人不會出兵,也來不及出兵。”趙寧笑道,“金人現在應該已經得知大宋攻打西夏,甚至想好如何從西夏敲詐一筆保護費,再如何在朕的朝堂上威脅朕。”
“可惜啊,等金人反應過來的時候,西夏已經從這世間消失了。”
“這……”
“嵬名安惠,朕給你一次機會,你現在去興慶府,說服興慶府放下武器投降,朕可以赦免所有的人,你要不要做大宋的功臣?”
這是趙寧能想到的最好的,少死自己人的策略。
至於党項人後續怎麼處理,那就有太多辦法了。
嵬名安惠心中一驚,自己這是有機會回興慶府?
他立刻應聲道:“天子聖明,需要外臣如何做?”
“如何做,還需要朕教你,那朕要你何用?”
“是是!外臣明白,外臣會在興慶府發動自己的力量,逼迫興慶府開城投降!”
“只要你辦到了,你的官職,朕絕對少不了你!”
“外臣多謝天子!”
嵬名安惠懷着一份熱切的心情,離開了鹽州。
孫傅問道:“官家,這嵬名安惠可信嗎?”
“你可曾聽人說抓到李察哥?”
孫傅搖了搖頭:“沒有。”
“據朕所知,李察哥當時和劉錡對陣,但保持了主要兵力,魏祥說李察哥路過了鹽州,卻並未被騙進城,那說明李察哥回了興慶府。”
“是的。”
趙寧又說道:“李察哥在朝堂上最大的敵人是嵬名安惠,放嵬名安惠回去,就是立刻讓興慶府內亂,而不是被李察哥一言堂。”
看來趙官家真的是把茅坑裏的一坨屎都拿出來用了。
真是物盡其用啊!
十四日中午,就在李察哥往興慶府趕的時候,任得敬已經率先抵達了興慶府。
任得敬到興州第一件事,就是鄭重宣佈宥州之敗。
其實這兩天,早已有一些零散的人逃回興州。
夏主在宥州戰敗的消息已經在外面流傳,不過沒有人敢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於是人們也不敢亂提,至少朝堂上下沒有人敢亂說話,萬一說錯了,被人抓到把柄,誰都不願意承擔責任。
直到這一天,任得敬回到興州。
任得敬出征之前,在李乾順身邊,他帶回來的消息是最準確的,沒有人會懷疑。
當然,任得敬回興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安插在宮中的心腹,安排人去殺太子李仁孝。
這對於任得敬來說是大好的機會,殺了太子,讓自己的外孫登基。
雖然他的外孫才一歲,那又如何?
第二件事就是說服鐵鷂子副統領李仁義。
任得敬對李仁義說道:“陛下可能已經凶多吉少,現在宋國大軍壓境,我們必須迎新君登基,穩住朝政,這樣才能對抗宋軍。”
“任相公何出此言,陛下身邊尚有精銳。”
“陛下身體有暗疾,恐怕心力憔悴,我也是爲大夏着想,萬一興州政局不穩,豈不是便宜了宋人?”
李仁義想了想,說道:“任相公說得有道理,需要我怎麼做呢?”
“我們進宮迎太子登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