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都到齊了?(第二更)
最關鍵的是,信送出去後,沒有任何迴應。
按理說,就算胡銓不送信出去,作爲布政使的周戍也應該定期找京兆府的知府商議政事。
一旦如此,便能發現知府衙門被圍。
但偏偏一個月都非常安靜。
這事情背後就不對勁。
你要說是通天人物把事情都按壓下來,那不可能。
就算是皇帝老子做一件事,私下還有唱反調的。
要壓得如此密不透風,根本不合理。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那些官員可能都知道,但都他媽的在裝作不知道。
至於爲什麼裝作不知道,那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了。
這纔是最可怕的,比什麼大人物牽涉進來都可怕。
局面發展到這一步,基本上就是幾個衙門的官官相護,唯一不護着的胡銓被圍了起來。
想到這裏,張充不由得打了個寒顫,要真如此,那事情就大了。
他有點害怕。
似乎看出張充的害怕,胡銓說道:“怎麼,現在知道害怕了?”
“胡知府,這……這……這件事……”
“這件事如何?”
“萬一,下官只是說萬一。”
“萬一什麼?”
“萬一有許多官員參與進來,陛下被迫退讓,咱可怎麼辦?”
張充是看出來了,這位胡知府的靠山是趙官家,可是現在局面儼然有一種完全失控的趨勢。
胡知府是可以依靠陛下保全下來,大不了調走,繼續做官。
但自己這個土生土長的長安人,以後可怎麼辦?
胡銓拍了拍張充的肩膀,看着荊超笑道:“荊都虞候,你覺得陛下若是查出什麼來了,會如何處理?”
陣陣寒風吹來,荊超望着前面的城頭,數了一下,說道:“還能如何處理,掛上去。”
“掛上去?”張充一臉的疑惑,“掛何物?”
胡銓指了指腦袋,說道:“當然是這個,我說張充,你就別自己嚇自己了,你都跟本官上了這條船,要下去是下不去了,走吧。”
和李光的老辣持重不同,胡銓做事剛直,有膽識也有謀略。
下午的時候,李良輔安頓下來,他先去拜會了範致虛。
“範帥,這是下官的一點點小心意。”李良輔手裏捧着一個木匣子,“這是波斯人的琥珀。”
“定邊侯這禮品太過貴重,某收受不起。”
“範帥見外了,以後還要範帥多多照顧,聽聞範帥學問博古通今,乃是繼蘇子瞻之後的大宋第一。”
“你還知道蘇子瞻?”
“下官現在已經是宋人了,自然要多加研習我大宋的風采。”
李良輔拿他範致虛與蘇軾相比,範致虛自然是不亦樂乎。
他看了兩眼李良輔手裏的物什,說道:“你有何事,但說無妨。”
“也沒其他事,就是很仰慕範帥的才學,我這個大老粗,沒什麼文化,一看到文人,那激動得忍不住崇拜,而我在衆多人中看到範帥,是最有學識的那一個,實在忍不住自己的欽佩之心。”
“你想要拍本帥的馬屁,功夫實在差了一點!”
“是是,範帥指點得是。”
“你倒還算是一個不錯的人,禮品我收下了,以後有什麼事,可以來我聊聊。”
“一定一定,以後有些事,還真的得仰仗範帥。”
範致虛心中其實也想拉攏李良輔。
範致虛在西北待了十幾年,在張浚來之前,還是陝西的靈魂人物,張浚一來,他就被架空了。
但是誰不想往上爬呢?
他範致虛元祐三年進士,崇寧年間就進了中書省做宰相的助手中書舍人,很快就得到了兵部侍郎的頭銜。
他的起步比一般人快,資歷比現在的大多數人都高。
可混到現在,西夏滅了,他下一步能不能往上走,是個大問題。
李良輔是党項人,投靠過來現在必然到處找靠山,既然李良輔願意投靠自己,何樂而不爲呢?
“本帥收拾收拾,準備去面聖,你要不要一起去?”
“那是一定,能與範帥一起面聖,是下官的榮幸,對了,下官穿這一身去,是不是不太好?”
“不必拘禮,陛下不拘小節,是一個很溫和的人,你難道還不知道?”
“是是是。”
此時,不僅僅範致虛帶着李良輔要往行宮走,這長安城重要的官員們,也都到了行宮外。
“官家,布政使周戍、提點刑獄司使楊嚴、提點常平司使李覓,還有經略司的判官劉翰,以及各個衙門的大小官員,共二十人,皆在外面聽宣。”
“哦,他們來作甚?”
“說是有要事要見陛下。”
趙寧想了一下,說道:“讓他們進來。”
不多時,衆人進了行宮,到了大殿之外,齊聲高呼:“臣等參見陛下,恭祝陛下聖安。”
王懷吉站在外面說道:“諸位請進吧。”
“謝陛下。”
衆人進去後,整齊站立。
“諸位卿找朕何事?”
衆人沉默片刻,布政使周戍站出來,呈遞上一份奏札,說道:“陛下,臣等是來彙報今年永興軍路的民生的,在陛下的聖明燭照之下,百姓安居樂業,無不對陛下感恩戴德。”
王懷吉將奏札從周戍手裏取過來,打開看了之後,才呈遞給趙寧。
趙寧接過來仔細看起來,看完後問道:“周戍,朕記得你是秦相公提拔的?”
“是的,靖康八年,秦相公推薦臣任職永興軍路布政使,臣到長安後,便開始嚴格推行各項新政,不敢絲毫怠慢。”
“朕也聽說了,你在永興軍路兢兢業業,政績斐然,朝中多數人都說你是新政干將!”
“都是陛下聖明教誨,臣不敢居功自傲。”周戍不着痕跡看了一下週圍,隨即話鋒一轉,“不過臣也有一些疏忽,請陛下責罰。”
“豫章先生說過,人無完人,哪有事事俱全的。”趙寧說道,“若是有人跟朕彙報政務,事事俱全,件件完美,朕就要懷疑他在欺騙朕了,朕不是容不得臣子犯錯的人,犯錯不要緊,小錯朕都能容忍。”
“陛下仁德,實乃千古明君。”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