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民間私貸之患(第二更)

作者:畫凌煙
“陛下!陛下……”

  此時楊嚴看到趙官家,比看到親爹親媽還要親。

  楊嚴手腳都帶着鐵拷,被帶上來,跪在趙官家面前。

  楊嚴痛哭流涕。

  趙寧擺了擺手,其餘人都出去了,只剩下趙寧和楊嚴兩人。

  “說吧。”趙寧語氣平和。

  “陛下可還記得康王來西北的具體事務?”

  “陝西六路民政,河湟邊貿。”

  “不錯,河湟邊貿,陝西與隴右、河西存在大量邊貿,不僅僅的官方,民間也有許多,尤其是朝廷在陝西普及交鈔後,貨幣便捷,商業空前繁榮,吐蕃和西域的商品,到關中之後,往往價格數倍,巨大的利潤,吸引了無數人,但各地官府根本無法填補日漸旺盛的商業需求,於是民間出現了許多商人。”

  趙寧安靜地聽着,他沒有打斷楊嚴的話,楊嚴要騙他的難度很大。

  “但是民間許多人沒有錢,卻還想去賺錢,銀行借貸門檻極高,爲了快速促進陝西六路的商業繁榮,康王決定私下派人去民間組建借貸商社,他也允許我們私下籌錢去組建這種借貸商社,都是爲了給民間輸送貨幣。”

  “貨幣是商業的載體,這是聖明的陛下在《貨幣通論》這本書中所說,我們也是迫於無奈,爲了儘快讓民間有充足的貨幣,這樣才能快速催生更多的商業,也有利於改善民生,而且……”

  趙寧打斷了他,問道:“是康王默認,還是康王親口跟你們說可以這樣,並且鼓勵如此?”

  “是……是康王派人私下組建,我們緊隨其後。”

  “那康王是否有對這種借貸商社規定利息上限?”

  “這……沒有。”

  “康王很快會來京兆府,是否有,也不能只是你單方面的說辭,相信這麼大的事,康王身邊也有不少人是知曉的。”

  “臣想起來了,康王說最高利息不能超過十一!”楊嚴立刻說道,“但這件事,的的確確是康王讓我們去做的。”

  看來趙構還沒有在西北作大死。

  這也算合理,趙構怎麼會蠢到讓人去民間放高利貸呢?

  至於趙構默認且鼓勵民間自己放貸,說得更專業一些,其實是鼓勵民間成立私人投資公司。

  大宋目前的律法裏面,包括《銀行法》、《商業法》、《商社法》,都有明確的規定,民間私人不允許以任何形式開設銀行或籌備錢財,對外從事放貸。

  這是有律法依據的。

  趙構這是在法律之外橫跳。

  但很顯然,陝西的情況極其特殊。

  陝西在宋朝時期,可不僅僅是後世陝西省,它的範圍極大。

  它左邊是隴右,北面是西夏,西北面與河西接壤。

  大量異國商品進來,就註定了會溢價。

  這是商業規律。

  異國貨,是與衆不同的,與衆不同的貨品,就很容易流入上層階級,成爲奢侈品的象徵。

  例如西域的琉璃、寶石、象牙,西夏的劍,河西的馬。

  正如楊嚴所說,這些跨境商貿,有鉅額的利潤。

  商業機會來了,不能只朝廷賺錢,把民間晾到一邊吧?

  何況朝廷吞不下這麼多買賣,明明有錢賺,看着不賺?

  趙寧相信,趙構當時的想法就是這樣的。

  只不過這件事,他私下做的,沒有上報。

  因爲趙構知道,上報後,只能在朝堂上引起無畏的爭論,事情卻遲遲無法解決。

  “既然康王說利息不能超過十一,那這青衣社卻又如何解釋?莫非低於十一?”

  “青衣社最開始的利息定的是百八,臣也就把錢投了進去,臣一直沒有過問,臣也不知道……”

  “你是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還是不想知道!”

  “臣罪該萬死!”

  “這麼多錢,你是從哪裏得來的?”

  “這……臣平日裏收了一些錢……”

  “找誰收的?”

  “這……”

  “找人去村裏,以投錢返錢的名義收的?”

  “臣萬萬不敢!”

  “你當然不敢,你一個提點刑獄司使,想要做這些,隨便知會一聲,下面就有無數人擠破腦袋來爲你辦事!”

  楊嚴匍匐在地上,一聲不吭了。

  人類自發明貨幣以來,就開始出現借貸。

  商業需要貨幣,貨幣催生借貸,借貸隱藏着巨大的暴力。

  尤其是毫無監管和運作體系的借貸。

  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野獸,趙寧一直不敢隨意放出來,或者說已經放出來了,但不敢催熟。

  什麼呢?

  負債!

  大宋的折中法其實是一種負債,國債是一種負債,目前四京推行的新城新政,肯定也是負債的一種。

  但這些全部被趙寧牢牢禁錮在一定的範圍。

  在這個時代,大面積發展負債,無疑等同自殺。

  原因無他,以目前的行政和知識體系,賬目是算不過來的。

  引發系統壞賬,大宋朝直接從內部爆炸。

  這也是爲什麼他一直不允許民間私自放貸的原因。

  “臣該交代的都交代了,臣是在康王殿下的授予下才做的。”

  “這京兆府還有多少人在私下放貸?”

  “這……臣不……”

  “現在是將功贖罪的機會,你不珍惜?”

  “臣倒是知道王逡的兒子在私下放貸,他知道的很多,順着他查,很查處許多出來。”

  趙寧滿意地點了點頭,走之前,他又問了一個問題:“周戍說的秦檜知曉此事,默認此事,是怎麼回事?”

  “臣不知曉,這是周戍說的,周戍從來沒有跟臣提及過。”

  趙寧離開了知府衙門的監獄。

  “安排人進去錄口供,結束後,將楊嚴押到京師去。”趙寧對胡銓說道。

  “是。”

  靖康十一年轉眼已經結束,靖康十二年的正月,瑞雪兆豐年,陝西各家歡喜各家愁。

  西夏邊患的接觸,意味着陝西兵役大大削減,也意味着來年更多的商業機會。

  但是,滅夏之戰中,宋軍還是戰死了不少人的。

  很快陳規就提報了一份賬目,僅僅撫卹金就高達300萬貫,算上賞賜三軍,三軍俸祿,糧食消耗,其他消耗,總共花費高達千萬貫。

  控制在千萬貫,對於趙寧來說,風險可控,對朝廷的朝政不會有巨大的影響。

  最關鍵的是,死傷人數不算多,興州基本上屬於和平佔領。

  民間這幾年多多少少有厭戰的情緒,這一點趙寧是知曉的。

  到了正月初五,康王到了長安。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