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汪伯彥的挑唆(第一更)

作者:畫凌煙
畢勒哥倒並非是妄自尊大。

  高昌王城距離長安城尚且有四千多裏,距離汴京至少五千裏以上了。

  古代軍隊正常一天行軍六十里,走四千多裏,需要七十幾天,兩個多月。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士兵不可能持續兩個多月每天行軍,而且遇到山路、雨天,又會延期推遲。

  當年李世民派遣侯君集征討高昌,30萬人從長安出發,走了五個月。

  當然,史書只會記載太宗皇帝力排衆議,任命侯君集爲河道行軍大總管,統帥三十萬大軍滅西昌。

  多麼簡單的一句話,後人看來難免會將歷史簡化。

  以至於經常犯一個毛病:至於如此複雜嗎?區區蠻夷,不是揮一揮手,就灰飛煙滅了嗎?難道不是天朝共主至尊一聲令下,就有百萬大軍一人上去一腳,西域就被滅了嗎?

  這樣西域都滅不了?

  不是吧!

  這個皇帝也太差了!

  不會吧!不會吧!

  侯君集走了五個月,強盛的唐軍走了五個月!

  這就是畢勒哥敢出兵河西和大宋叫板,且在戰敗後又有恃無恐的根本原因。

  巨大的縱深,對宋軍西進的阻隔,並非坐在學院裏讀書的那些理論派能切身感受到的。

  畢勒哥說道:“此事當從長計議。”

  再凱爾卻也不再多言,但他心中卻已經打定主意,一定要推進高昌繼續對河西用兵。

  並非再凱爾野心大,而是他此次戰敗,威望必然受到影響,他想要在未來繼承高昌國汗位難度增大,支持他的大臣必然也會減少。

  例如宰相此時的態度轉變,就說明了問題。

  總體來說,靖康十二年,整個東方世界的局勢趨於平穩。

  宋金兩國超級帝國停戰,草原諸部中,也僅僅只是蒙兀人開始正式站隊。

  與李彥仙偶遇的乃蠻部突厥人此時卻還無心捲入大宋的擴張中。

  至於今年發生的宋軍與高昌的戰爭,其體量相比過去的宋金之戰、宋夏之戰、宋麗之戰,實在小得可憐,小到史官們也不會濃墨重彩去描繪當時的過程。

  但是,史官們一定會重點強調涼州之戰的意義:它是大宋征討西域的導火索。

  九月十五日,關於遼東最新的統帥和都護任命公佈後,還是在汴京引起了不小的震驚的。

  受命的李綱這一天也回到了汴京覲見了趙官家。

  沒有人知道趙官家與李綱談論了什麼。

  衆人只知道談論完後,李綱就回家收拾行裝,準備赴任遼東。

  傍晚的時候,汪伯彥的馬車停在了李綱的府邸門口。

  “李相公,戶部侍郎汪伯彥在門外,說要拜訪您。”

  “汪伯彥?”李綱有些訝然,“他來作甚?”

  “沒說,只是說有要事。”

  “讓他進來。”李綱只是淡淡說了一句。

  李綱與汪伯彥不熟,李綱是一個不喜歡在官場上結交其他人的人。

  他面目消瘦,皮膚黝黑,看上去像一個老農,似乎沒有官場上沉澱的那種氣息,但他的目光卻明亮而堅定。

  這也是爲什麼這一次趙寧要讓他去遼東的根本原因。

  遼東現在是一個巨大的利益場。

  一旦無數金錢在那裏流動,必然會快速形成各個派系。

  按照權力延伸的規律來看,權力一定會向利益場聚集,並且快速形成一座座本地山頭。

  李綱這種孤臣,最適合此時的遼東。

  汪伯彥很快走進來,看見李綱後,汪伯彥表現得很尊敬:“下官見過李相公。”

  “汪侍郎有何貴幹?”

  “不敢不敢。”汪伯彥臉上似乎永遠都掛着淡淡的微笑,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聽聞李相公要去遼東了,下官前來送別,順便有一些重要的事,要呈報給李相公。”

  “什麼事?”

  “是關於一個叫盧清流的。”

  “盧清流?”李綱疑惑道,“他是何人?”

  “他是大宋的一個商人,應天府人,早年在應天府做買賣,後來去遼東做買賣,這些年爲遼東軍提供了不少糧食。”

  “一個商人,有什麼奇怪的嗎?”李綱又問道。

  “這個商人可是出了名的在遼東與金人走私的。”

  李綱怔了怔,問道:“當真?”

  “那個朱建呈,就與他有過往來。”

  “那個龍衛軍第一軍第三營的副參軍朱建呈?”

  “是的,就是他。”汪伯彥說道,“據說朱建呈被發現與金人走私,還是盧清流檢舉的。”

  “盧清流爲何要檢舉朱建呈?”

  “這個下官不得而知了。”

  李綱又問道:“你是如何對此事知曉如此詳細的?”

  “去年安東都護府戶曹提報到戶部,就提起過這個盧清流,戶曹檢舉他漏稅,本來地方官員是要審查他的,但是盧清流不但沒有被審查,那個檢舉盧清流的戶曹張忠倒是被以玩忽職守調走。”

  “檢舉盧清流的文書可還在?”

  “在戶部封存,由於時間還短,並未銷燬。”

  李綱敏銳察覺到,問題可能比自己想象的還要複雜。

  “汪侍郎爲何突然來我這裏,跟我說這些事?”

  “下官只是覺得,龍衛軍走私一事,牽涉甚大,現在李相公要去遼東整頓,下官將自己知道的,告知給李相公,李相公也好早日肅整遼東。”

  “有勞你了。”

  “不敢不敢,下官倒是沒有別的事,就不打擾李相公了,祝李相公一路順風,告辭。”

  汪伯彥如此快離去,倒是也讓李綱打消了對汪伯彥的厭惡。

  九月十七日,在遼東轉了一圈的秦檜回到了京師。

  “韓世忠受封蘄國公?”秦檜大喫一驚。

  “是的,韓世忠受封了蘄國公。”王氏說道,“但是已經主動請辭遼東軍務。”

  “遼王呢?”

  “遼王沒聽說有動靜。”

  “李綱被任命爲遼東都護?”

  “不僅李綱被任命爲都護,那個吳璘成了遼東經略使。”

  秦檜嘆了口氣,皺起眉頭來,說道:“李綱已經赴任了嗎?”

  “聽說是昨天一大早離的京,吳璘也赴任了。”王氏說道,“韓世忠不但沒有得到懲罰,還獲得了爵位,看來陛下根本不會懲罰韓世忠,其他人更不必多說了。

  “不不,吳璘在安南,突然被調回來,又突然被任命爲安東經略使,遼王沒有任何動靜,身在東京城,這就是陛下對邊帥的不信任!”秦檜說道,“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至少遼王和韓世忠,都不在遼東了,遼王這顆絆腳石,被我們挖了回來!”

  “接下來呢?”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