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圍城打援之術(第三更)
“七尺三寸?”
趙諶還是第一次聽說還有這麼長的弓。
“按照格物院的新的度量衡來測算,七尺三寸,已經達到兩米二了。”
“是的。”劉真很嚴肅地說道,“下官在水城曾經親眼見過這種弓,這種弓的射程與我朝弓差不多,按照格物院的度量衡,是一百多米,但威力卻極大。”
趙諶就感到疑惑不解了,他問道:“射程一樣,爲何威力不一樣?”
“因爲日本長弓用的是竹、木與鰾組裝而成,由於弓體很長,瞬間的爆發力極大,但是箭矢又粗又長,所以縮短了射程,但威力卻更大。”
劉楚趕緊說道:“就像一個兒童扔一個石子,扔到一米之外,而我扔一塊石頭,扔到一米之外,威力是不一樣的。”
“沒錯!日本人利用長弓增強了弓本身的威力,但他們不追求射程,射程達到一百多米就已經足夠,他們加重箭矢和箭頭的重量,使射出去的箭威力更大。”
趙諶立刻問道:“威力有多大?”
“在四十米左右能破甲,我曾經親耳聽一個日本朋友說過。”
韓世忠問道:“你可親眼看見過?”
“我倒是有一次看見,大約在二十幾米的時候,一個日本武士射穿了一副鐵甲。”
劉楚說道:“韓帥,這恐怕……”
“無妨,弓箭只是戰爭中的一種,我們的弓不比日本人弱,另外,火炮備一些碎鐵片,做好陣型指揮。”
韓世忠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說道。
“日本人既然已經殺了我們大使館的人,大宰府必然會通知京都,不排除京都會向大宰府增派人馬,如果我們能在短時間內攻佔大宰府,便能給日本京都以極大的震撼,使得日本國內求和勢力在京都擡頭,快速結束戰爭,逼迫日本國主割讓更多的財務給我們。”
趙諶說道:“韓帥的意思是,不能將時間拉長?”
“以目前我們的兵力,最好速戰速決,等朝廷派援兵,那是下一個階段的事了。”
趙諶深感認同,同時心中感慨,自己也軍旅七八年了,但在打的軍事部署上,距離韓世忠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韓帥,小王也想一起去。”
韓世忠猶豫了一下,還是同意了。
出於政治考慮,他必須同意。
他現在要讓趙諶多多立功,趙諶立功越多,威望越大。
六月初六一大早,以張榮爲主將,出動三千禁軍,再加上五百船伕,一共十艘戰船,快速朝西推進。
與此同時,韓世忠還安排了人回海州,將日本人向大宋宣戰的消息送到東京城。
之所以快速發兵,也是爲了打日本人一個措手不及。
至於京都來的使團,被韓世忠扣押,只放了兩人回去,給天皇帶個話。
六月初九,宋軍距離博多港已經很近。
這一日張榮召集了諸將議事,也叫上了帶路的劉真。
劉真其實是不想來的,因爲他怕死,但是一想到當日馬如遠將活着的機會讓給了自己,他就鼓起了勇氣。
劉真說道:“博多港東南面大約二十五里,就是大野城,大野城南面數裏就是水城,水城是當年白江口之戰結束後,日本當權者在那裏修建的一座軍事要塞,是爲了囤積大軍,防止大唐報復,大野城則是當初大唐滅百濟,百濟貴族們南逃下來,在那裏建築的一座山城,兩者距離只有不到五里。”
“不到五里?”張榮皺起了眉頭,“如此說來,若我們攻打大野城,水城的日軍隨時會來支援,將我軍包抄。”
劉真繼續說道:“可以先打水城,水城在平原上,現在大宰府的官衙已經遷到了大野城,日軍主力也在大野城。”
趙諶看着劉真畫的那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地圖,心裏想着,劉真這貨真踏馬的是靈魂畫師啊!
趙諶說道:“最好的戰術,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攻打水城,擊敗水城的日軍,大野城的日軍必然會前來支援,大野城既然在山上,那下山之後的日軍是疲憊之師,此時圍城打援正好!”
張榮點了點頭,認爲趙諶的這個提議很好,張榮說道:“這裏面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點,我們要一戰擊敗水城日軍,至少打得他們不敢出城了,對我們產生忌憚,否則大野城的日軍一來,我們就會被夾擊。”
“水城有多少日軍?”趙諶問道。
劉真搖了搖頭,表示不清楚。
“不管多少日軍,要在水城打一場重創日軍的仗,用誘敵之術,讓水城的日軍出城,和我們打野戰!”
六月十二日一大早,在博多港的漁民,突然看見海面上出現了十艘大船。
漁民以爲是商船,畢竟博多港這一百多年來一直是宋日高麗三國的國際貿易港口。
雖然在過去的時代,日本當權者不願意開放,但民間與大宋、高麗的貿易卻一直沒有斷過。
漁民們並未當一回事,直到十艘戰船已經距離海很近,日本的海防巡邏隊到了海邊,才發現有十艘大船行駛過來。
他們立刻將這個消息,通過驛站,快速送往大野城。
“沒有防守,靠岸,登陸!”張榮眺望過去,立刻下令道。
日本人絕對沒有想到,六月初一殺了大宋使館的人,六月十二日,宋軍精銳就殺來了。
十艘大船陸陸續續靠岸,這個時候日本巡邏隊才發現異樣,立刻開始集結海防。
博多的海防兵力大約有五百多人,當初殺大使館的宋人的時候,爲了把事情做乾淨一點,還專程從水城調來了軍隊。
宋軍將梯子放下去,第一批輕甲步兵開始下船。
下船之後便立刻開始列陣,在岸邊流出一大塊空地,爲後面的火炮、八牛弩騰出位置來。
眼看出現的宋軍越來越多,日本海防軍有些慌了。
不多時,幾個日本人走過來,爲首的穿着一身長袍,看樣子是讀書人。
他舉起手,大聲喊道:“我是使者,我來談判。”
張榮沒有下令射擊,而是讓那幾個使者過來。
那個讀書人大約三十幾歲,一米四的身高,臉上掛着諂媚的笑容,他問道:“不知道諸位從何而來?”
張榮卻不回答他的話,而是問道:“水城有多少人馬?”
“嗯?”那讀書人愣了一下,繼續說道,“不知道諸位從何而來?”
“射死他兩邊的人,留下那個人。”
張榮一聲令下,立刻有幾隻箭矢飛出,將那讀書人兩邊的幾個人全部射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