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太府寺難題(第一更)

作者:畫凌煙
聽錢喻清這麼一說,王宗濋神情一凝,問道:“鬧什麼大,有什麼好鬧大的,那幾個狗崽子違反朝廷禁令,私鑄火炮,還擅自賣給日本人,難道不該殺嗎?”

  說到這裏,王宗濋又補充了一句:“那可不是我的人,要這樣算,全天下的商人都是我的人了,那些狗日的奸商幹了壞事,都算我頭上來?”

  他又看了一眼錢喻清,嘲笑道:“我說錢郎君從政後,什麼時候學會了用這種手段恐嚇人了?”

  “你誤會了,我怎會無故恐嚇你。”錢喻清連忙解釋,“今日在文德殿,官家與宰執商議關於銀幣一事。”

  “這事我知道,官家很早就跟我提了,還讓我提一份彙報,是關於銀行儲備銀一事,當初官家設立銀行的時候,我還納悶,爲何叫銀行,不叫銅行或者錢行,現在看來,官家早在十幾年前,就做好鑄造銀幣的準備了。”

  “我朝缺銅,過去一百多年,國朝每年鑄造數百萬貫銅錢,依然急缺,連杭州府那種地方都有嚴重的錢荒,更別說現在的大宋商業體量,比十幾年前已經翻了好幾倍。”錢喻清說道,“而且銀的價格比銅更高,加入銀,貨幣價值更加穩定,官家是爲天下百年謀大計。”

  “你剛纔說在文德殿上提到銀幣一事,如何說,說來我聽聽,我也好早做準備。”

  錢喻清嘆了口氣,說道:“官家對貨幣新政的態度你是知道的,《貨幣通論》你也是看了的,最近南京、北京、西京皆提報了格物院申報,你也是知道的,貨幣流向民間,格物院廣納人才,探索新的技術,推動商業進程,包括道路、水利等建設。”

  “是啊,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就出現在,泉州的商人,把火炮賣給了日本人,蔡懋認爲這十幾年,國朝對民間商人過於放縱,此次讓康王去調查泉州走私火炮案,其實就是想借此讓朝廷查東南沿海,甚至南海的火炮情況,甚至商人在民間集結私人武裝的情況,這事如果鬧大了,會怎樣呢?”

  “會怎樣?”

  “會第一個拿你這個統管全國商業的太府寺卿開刀!”

  聽到這裏,王宗濋驚了一身冷汗。

  他仔細想了想,回過神來笑道:“蔡懋那個一副睡不醒的糟老頭子,有這等本事?”

  “他不僅有這個本事,他還想借機讓你下臺,引薦他的人去太府寺。”

  “官家不會同意的,我可是官家的舅舅!”王宗濋結結巴巴地說道,“還是親舅舅!”

  “這不是舅舅不舅舅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國朝政策的問題,若是查出來大部分商人在民間與官僚勾結,甚至私養武裝,鑄造火炮、火銃,形成地方勢力,你說這朝堂上下會出現什麼聲音?”

  聽到這裏,王宗濋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若是事情鬧大,自己真的有可能成爲衆矢之的。

  “那現在怎麼辦?”

  “當然是你先把問題拋出來。”

  “拋出來?”

  錢喻清說道:“拋一個大問題出來,就說目前國朝商政問題可能存在的隱患,把這個問題扔給朝堂諸公,讓他們去討論,去提報解決之策,將你自己抽離出來。”

  “有道理!有道理啊!”

  王宗濋酒也不喝了,羊肉也不吃了,他轉身就要走,但突然發現錢喻清還在這裏,他尷尬地笑了笑:“錢相公,要不你先回去,我改天再找你喝酒。”

  錢喻清知道他是要急着寫彙報,站起來笑道:“那我先告辭。”

  “我讓人送你。”

  “不必了,快去忙吧。”

  等錢喻清走出了前堂,後面還傳來王宗濋的聲音:“日本姑娘要不要了?”

  “你自己留着吧。”

  “年紀輕輕的,一身精力,不要可惜了,我不會告訴淑妃的,你……”

  夜幕降臨的時候,趙寧正在後苑飲酒。

  一輪彎月掛在樹梢,湖中星光點點。

  一天的政務結束後,這是難得清閒的時光,他更願意一個人待着,或者有時候也會跟家人一起。

  今晚,柔嘉、趙瑾、趙瑜和趙淳都在。

  柔嘉帶着趙淳正在涼亭前面擺弄着什麼,倒是趙瑾和趙瑜圍在趙寧身邊。

  趙瑾坐得很端正,他的目光平和而安靜,但這種安靜中,卻又透露着幾分迷茫。

  趙寧問道:“三哥兒有心事?”

  “並無大事,只是最近讀書的一些困惑難解。”趙瑾說道。

  一邊的慎德妃笑道:“官家,這孩子性子比較執拗,想不通的問題,常常夜不能寐。”

  “三哥兒從小好學。”朱璉給趙寧倒了一杯酒,用溫柔的目光看着趙瑾。

  “什麼問題,提出來讓你爹爹聽聽。”趙寧問道。

  “前日,老師提到地方分權而治的弊與利,老師說,爲了限制地方官大權在握爲所欲爲,將權力分割成好幾部分,分別授予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官職,例如我大宋立國以來的地方三司,可這個分權的弊端,一目瞭然,地方與朝廷的溝通出現嚴重的問題,常常導致政令到地方,行動緩慢,相互推諉。”

  趙寧頗爲驚訝,趙瑾今年才十歲,居然能思考到這方面的問題了。

  看來目前皇家教育改進,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

  過去的皇家教育,多是儒家經典,趙寧認爲那是不行的。

  當然,太子的教育另當別論。

  可是現在大宋還沒有太子,趙寧是將過去對太子的教育全部扳倒了普通皇子身上。

  這一點與大唐初期頗爲相似,讓所有皇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而不是像李隆基那樣搞什麼十王院、百孫院。

  在趙寧看來,優勝中的皇子中取最優者立太子,纔是對社稷負責。

  至於皇子之間的鬥爭?

  他並不在意。

  只要確保人生的安全,競爭才能出王者。

  但前提是,這種競爭要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

  像西晉那種八王之亂,就不算競爭,而是作死了。

  趙瑾繼續說道:“例如去年發生在荊湖北路的調糧案,一路之糧食歸提舉常平司統管,可是糧食與民生密不可分,民生問題歸布政司管,布政司與提舉常平司級別相同,導致布政司想要從提舉常平司調度糧食,往往出現政令受阻的問題,這耽誤了民生問題的解決,這是不合理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