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宋遼博弈(第三更)

作者:畫凌煙
“鵬舉何出此言?”李彥仙說道。

  “聽少嚴兄說完後,某更能斷定,耶律大石是不會輕易與我軍正面作戰的。”

  雖然喝了些酒,但岳飛還是很清醒的。

  “西域極其遼闊,北庭城距離虎思斡耳朵城有兩千多裏,若是我軍長途跋涉遠征,後勤幾乎很難保證,只要耶律大石故意拖延,我們將會十分被動。”

  古人說,用兵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這裏面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說明:主帥在這裏面,唯一能決定的就是人和。

  也就是說,只有人和是受控制的。

  而人和還需要嚴明的軍紀、充足的糧食補給,以及賞罰分明的制度來保證。

  做到人和,門檻也是極高。

  岳飛能做到,李彥仙也能做到。

  可是打仗不僅僅只有人和。

  天時和地利,皆非人能定。

  主帥只能等待好的時機,引誘敵人到對自己有好處的位置。

  這兩個重要的因素,都無法隨着人的意志轉移而轉移。

  說到底,打仗本身操作難度極高,且成功的將帥是擅長借用天地大道,而不是控制天地大道。

  能控制的,那是神話傳說中的修道者,而不是岳飛、李彥仙這樣的將帥。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明白岳飛的擔憂。

  李彥仙也沒有反駁岳飛的話,如果遼國真的那麼好打,他打的就不是葉密立,而是直接帶兵去圍攻虎思斡耳朵城了。

  宋代周邊蠻夷,與漢唐早就不一樣。

  自宋以來,蠻夷在科技層面第一次超過中原王朝。

  就是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在五代時期,大量吸收從中原逃過去的工匠,在冶鐵、鍛造、紡織、火藥等方面,全面追趕,甚至不少領域超越中原。

  已經很難再出現一漢敵五胡的局面。

  西遼也是如此。

  七河流域和河中地區的蠻夷,早就不是漢唐時期的蠻夷。

  這些人要麼吸納了唐的科技,要麼吸納了阿拉伯人的科技,爲己所用,大量鐵甲裝備,配上西域優良戰馬,出現諸多城池。

  當然,趙寧改變的這個時代,大宋的科技已經突飛猛進,火藥製造越來越普遍。

  但是火藥應用在軍事上,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行動慢!

  這個致命的弱點在中原或者遼東打仗,並不明顯,因爲中原或者遼東,都有大量的城池,大量的村落,大量的步兵。

  可是在草原,城池少,要打的是高機動性的騎兵戰。

  往往極容易出現突襲的情況,這就降低了火炮的作用,除非是進入虎思斡耳朵那樣的城鎮地區。

  岳飛接着說道:“陛下並不想與契丹人交惡,這一切都還是源自高昌擅自殺我朝使者,引發的一連串對立。”

  李彥仙說道:“我派過使者去虎思斡耳朵城,契丹人故意拖延,逼迫我們出兵,好給我們一個下馬威,從此可以看出,契丹人目前對我們的態度是非常強硬的,並且不願意退讓,我們的確想做買賣,但契丹人不相信我們。”

  岳飛點了點頭,說道:“與契丹人的戰爭,看來無法避免了。”

  第二日,岳飛給在高昌的劉錡寫了一封信。

  宋軍開始積極備戰。

  在草原上,顯然沒辦法像中原那樣一路橫推,以戰養戰。

  長途奔襲在所難免,後勤壓力自然就大起來。

  五月中旬的時候,一批糧食物資從高昌調度了過來。

  此時,張珂再一次抵達了虎思斡耳朵城。

  這一次張珂的身份又不一樣了,他帶了兩封信。

  一封信是趙寧給耶律大石的,是一份共富貴的信。

  在信中,趙寧用最真誠的語氣,向耶律大石表達了和平相處的決心,希望大宋能與大遼像過去那樣。

  與此同時,承諾大宋將商品源源不斷輸入到大遼,並且免除大遼進入大宋的所有商稅。

  這是一封極其具有誘惑力的信。

  耶律大石看完後,甚至有些懷疑趙官家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居然能開出如此優厚的條件。

  但耶律大石並不知道,時代已經變了。

  像耶律大石這樣的人傑,自然非同一般。

  可是他不知道水泥路,不知道珍妮紡紗機,不知道水力紡紗機,不知道江南的改稻爲桑,不知道流水線生產帶來的社會分工。

  這些都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使得商品開始步入標準化時代,壓低了商品的成本,使得生產國有了強大的成本優勢,對周邊國家進行商品傾銷。

  商業聯繫帶來的依附關係,將在強大的軍事保障下,使得周邊國家逐步對強大的大宋產生依賴,進一步推動文化、經濟的融合。

  這就是趙寧的戰略目的。

  蒙古人真的征服世界了嗎?

  世界只是在蒙古鐵蹄下短暫的呻吟而已,蒙古人並沒有在征服國留下蒙古文化和蒙古文字。

  武力的征服,永遠只是曇花一現。

  武力保障的基礎之下,威力更加巨大的文化改造、經濟滲透、金融融合,纔是真正徹底馴化一個國家的手段。

  至少趙寧是這麼認爲的。

  所以,岳飛帶着他趙寧的意志力,到了西北。

  順便,趙寧那份友好的書信呈現在了耶律大石的面前。

  耶律大石有他的侷限性,他無法快速推斷出趙寧的真實目的,只能懷疑趙官家實在口蜜腹劍。

  第二封信是岳飛的信,岳飛以大宋在西域的最高統帥的名義,給耶律大石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口吻就生硬多了,甚至字裏行間的殺伐之意毫不掩飾。

  耶律大石依然對張珂客客氣氣,張珂的每一個疑惑,耶律大石都回答了。

  但放人?

  免談!

  又過了半個月,已經是靖康十六年的六月,張珂憤然離開虎思斡耳朵。

  離開之前,他公然大罵耶律大石是卑鄙無恥的小人,還將蕭斡裏剌等一衆契丹高層都罵了一遍。

  罵歸罵,契丹人依然很客氣地他送出了虎思斡耳朵城,並且一路給他開綠燈,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到這位宋使。

  這手段,明顯就是中原上國纔有的。

  回到北庭城後,張珂彙報了所有的情況後,岳飛得出了一個結論:契丹人是想等着我們長途跋涉去找他們。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