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岳飛對戰耶律大石(第二更)
在宋軍騎兵增援到來之前,遼軍主力已經快速撤離了主戰場。
其餘的拼殺,也在半個時辰內慢慢散去。
七月二十九日中午,宋軍距離楚河只有不到兩百里的距離。
虎思斡耳朵便在楚河以南。
宋軍抵達遼國核心地帶。
七月三十日,岳飛接到最新的情報,在亦列河附近出現了一支人數衆多的騎兵。
據岳飛俘虜的突厥人彙報,是葛邏祿人的騎兵。
葛邏祿人主要生活在亦列河(伊犁河)、耶封河與天山山脈最西段的交匯處,他們臣屬於耶律大石。
“嶽帥,讓我親領一支兵馬前去會會這些葛邏祿人。”李彥仙說道。
“這葛邏祿人戰力如何?”岳飛問道。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李彥仙說道,“葛邏祿人是西域最出名的牆頭草,若是給他們狠狠教訓一頓,他們立刻倒向我們。”
“我就擔心,來的不僅僅是葛邏祿人。”岳飛疑惑道。
“鵬舉是擔心,名義上來的是葛邏祿人,實際上來的契丹精銳?”李彥仙道。
“契丹、突厥、回鶻騎兵,我都很擔心。”岳飛謹慎地說道,“耶律大石用兵非同小可,之前我們越過亦列河的時候,並未發現葛邏祿人,現在突然出現葛邏祿人,看來耶律大石希望我們分兵。”
李彥仙點了點頭,說道:“有道理,但如果我們不分兵,就會被對方夾擊。”
岳飛沉思片刻,說道:“自然分兵,但如何分兵纔是關鍵。”
“派斥候再多刺探。”李彥仙說道,“若我是耶律大石,未必不會將主力安排在北面,假裝葛邏祿人,麻痹我們。”
雙方進入鬥智鬥勇階段,自從進入西遼核心地帶,戰爭的弦就繃緊了。
雙方只要任何一方有失誤,就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岳飛和李彥仙都非常謹慎。
他們並不擔心後方的北庭會被突襲,因爲劉錡還在高昌,隨時可以接應北庭。
八月初一,宋軍距離虎思斡耳朵僅有百里的距離。
這一帶,既有牧場,也有良田。
但是現在已經是八月,良田裏的莊稼早已經收割,可能因爲戰事到來的原因,牧場也被清理得乾乾淨淨。
岳飛不由得感慨道:“難怪耶律大石會將京城定在這一帶,這一帶不僅能東控高昌,往西也能威懾河中,且牧場與農田交替。”
“不如說爲何陛下一定要西征,若是真的拿下這裏,便可以控制絲路,保住高昌!”李彥仙也跟着感慨。
拿下高昌,必然得拿下北庭,拿下北庭,就會威脅到天山山脈沿途的草原。
從北庭到虎思斡耳朵雖然有兩千裏,但地勢平坦,草地肥沃,牧場千里。
遊牧隨時可以穿梭其間。
所以耶律大石一定都虎思斡耳朵,高昌畢勒哥立刻投降,因爲從虎思斡耳朵發兵東進北庭,沒有絲毫阻攔,只要你的兵鋒足夠強盛,對方根本守不住,只能硬碰硬地打。
就如現在宋軍與遼軍一樣。
中午的時候,岳飛正在喫飯,聽聞有遼軍使者前來。
“帶來見本帥。”
不多時,牀古兒來了。
“尊敬的宋軍將軍,我是牀古兒,天佑皇帝陛下的使者。”
岳飛頗爲驚訝,眼前這個人應該是突厥人,但是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漢語,而且是燕雲地區的口音。
“使者何事?”岳飛問道。
“天佑陛下讓我來問問您,爲何要興兵而來呢?”
岳飛說道:“我們的商人在這一帶被扣押了。”
“關於這件事,陛下已經承諾尋找。”
“找到了嗎?”
“暫時沒有。”
“但是本帥聽說,是被貴國扣押了。”
“將軍說這話,可有證據?”
一邊的劉疏怒道:“我有證據,但我爲什麼要提供給你!你們是什麼人!拿了我們的人,故意不放人,我們來要人,你們還有臉要證據!”
“小郎君說這些話,可是要負責的。”牀古兒氣定神閒地說道,“爲了一時之氣,使兩國遭遇戰事,對雙方都不好。”
“天子已經寫信於貴國國主,大宋表明態度,希望開通商貿,本帥也寫清楚了,希望貴國放人,以和爲貴。”
牀古兒說道:“但是高昌的兩位世子以及乃蠻人卻不是這麼說的,他們說宋軍殘暴無禮,倒行逆施。”
“這就是耶律大石的態度了嗎?”岳飛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戰場分勝負,何必再多言。”
“陛下並不想與宋軍開戰。”
“現在由不得任何一方了。”岳飛用強硬的語氣說道,“談不妥,就用拳頭。”
“宋軍看來是不願意退兵了?”
雙方不歡而散,岳飛並沒有爲難牀古兒。
八月初一傍晚,額兒布思向耶律大石彙報了前兩天突襲宋軍的戰況。
“你是說,宋軍有一種武器,能夠爆炸?”耶律大石訝然道。
“類似於震天雷,並且能瞬間將震天雷投擲出去,威力比震天雷更大,戰馬聽聞之後,立刻受驚。”
衆人面面相覷,露出驚異之色。
耶律大石神色凝重道:“如此說來,攻擊宋軍左右翼是一個難題。”
耶律燕山說道:“倒也並非無解,宋軍火器數量有限,若是宋軍能按照陛下的計策分兵而動,必敗無疑。”
耶律大石繼續問道:“那火器發射之後,形狀如何?”
“正如震天雷,投擲爆裂出碎鐵片。”
“能投射多遠?”
額兒布思說道:“至少七十丈以外。”
他此話一出,衆人頓時更加驚詫。
耶律燕山說道:“陛下,宋人這新式武器非同尋常,若是換做石頭,恐怕能摧毀城牆。”
“卿之意,宋人一旦兵臨虎思斡耳朵城,便能快速攻下?”
“有這個可能。”
衆人一時間皆面露凝重之色。
耶律大石對付宋軍之策,不僅僅是逼迫岳飛分兵,他其實在虎思斡耳朵城附近佈下了不少疑兵。
隨即將主力的分佈也做了精心安排。
不僅如此,按照他的分兵佈置,宋軍想要快速結束戰爭幾乎很難。
即便出現意外,正面戰場打不過宋軍,也可以拖延時間,消磨長途遠征的宋軍的銳氣。
可是,宋軍的新式武器,似乎對局面的演變,有了不確定的影響。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