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遼王要出局?(第二更)

作者:畫凌煙
趙寧將自己一些糟糕的情緒收拾乾淨,今日在垂拱殿的趙官家,與往常沒有任何兩樣。

  垂拱殿先是沉默了片刻。

  雖然沉默,但不少人已經興奮起來。

  因爲拉遼王下來,大有人在。

  這一個多月,關於遼王事件的人可不在少數。

  李擢的奏札都已經寫了好幾封了。

  趙官家若是再不做出反應,無疑會讓許多官員議論紛紛,認爲趙官家是想包庇自己的兒子。

  而今日,趙官家主動提及,顯然就是搞遼王的最好時機了。

  李擢第一個站出來,他說道:“啓奏陛下,應該依法嚴懲,如若不然,臣擔心明日某個縣城知縣的兒子,就會衝到老百姓家中肆意妄爲。”

  他這麼一說,彷彿立刻打開了大臣們的話匣子。

  第二個站出來的就是汪伯彥,他說道:“陛下,臣附議。”

  第三個站出來的居然是刑部尚書韓肖胄,他說道:“即便李季該殺,遼王也應該拿出證據,將其羈押,按照司法制度定其死罪,而不是私自審判。”

  但是蔡懋卻站出來說道:“此言差矣,諸位可知當時的情況?”

  “即便情況危急,將人拿下,先行關押,也是可以的,犯不着直接殺了。”

  “不殺如何威懾?”蔡懋繼續說道,“關押起來,就能讓其他商人乖乖配合嗎?你們誰能保證?”

  汪伯彥問道:“殺了之後,如何快速讓民間商人持續調集糧食?”

  “這個時候,是要餓死人的時候,是人命關天的時候,你們還想着跟商人們談條件!”蔡懋當場質問道。

  這是蔡懋第一次如此主動,情緒如此張揚。

  顯然,他也預感到了遼王的危機。

  如果遼王再次被貶,對他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見汪伯彥還想說話,蔡懋繼續懟道:“我知道你們所說的官員治理地方的問題,殺了一個商人,引起其他商人的不滿,導致後續糧食運輸之難,那我來問諸位一個問題,商人的不滿,對誰最不利呢?”

  汪伯彥說道:“自然是對百姓不利!籌備和運輸糧食,還需要民間商人,如果他們不滿,誰來運輸糧食!”

  讓民間商人配合朝廷運輸糧食,不僅僅是宋代,很早以前中原王朝就這麼幹了。

  古代的帝國也是知道,官僚體系的效率是很慢的,調運糧食這種複雜的精細化工作,全部靠地方官,絕對無法完成。

  “放屁!”蔡懋很粗暴地回懟了一句。

  他的表情甚至有些猙獰,眼神有些冷酷。

  這一刻,他才終於不再掩飾自己,露出了自己鋒利的獠牙。

  “我從未聽說有人將自己的失職,說得如此冠冕堂皇的!”蔡懋繼續懟道,“商人不滿,對誰不利?對百姓?這不是放屁嗎!商人不滿,只對地方官的統籌協辦造成了麻煩!”

  “地方官爲了讓自己輕鬆一些,就一味地討好他們,甚至在興州百姓凍死、餓死的時候,也不願意嚴厲懲罰他們,現在遼王出手了,給一些地方官造成了治理上的麻煩,某些地方官員,以及朝堂官員就不滿了!”

  蔡懋言辭犀利,衆人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回答。

  但蔡懋今日卻不打算放過,他繼續說道:“這是惰政!是懶政!爲了讓自己方便治理,就犧牲百姓!用百姓來做擋箭牌!這種行爲,無恥之極!”

  大殿內一片死寂,一時間,連奸詐無比的汪伯彥也不知道如何回懟了。

  其他人更是不敢接話,不敢過於得罪一個執政。

  “蔡相公別忘了,遼王已經觸犯了律法。”說話的是孫傅,他站出來,眼神一甩,“無論蔡相公如何辯解,遼王觸犯律法已成事實,若是不依法懲辦,以後全天下的官員效仿,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往往最有用的,就是最簡單的。

  蔡懋顯然想把事情複雜化,但無論多麼複雜,底層的邏輯卻是如此簡單。

  “那孫侍郎認爲該如何?”蔡懋問道。

  “自然是由大理寺審理,依法處置!”

  “若是如此,以後遇到危急情況,誰還願意挺身而出?”蔡懋冷冷說道,“你想要處置遼王,你去問問興州百姓答應不答應!若是如此,寒了天下人的心,那朝廷的德行何在!”

  “那依照蔡相公之意,不予追究?”

  “遼王隨即寫奏札回政事堂,闡明實情,又建議朝廷即刻安排協調糧食往興州,考慮問題不可謂不全面。”蔡懋繼續說道,“諸位在指責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遼王若是不出手,興州會死多少人?”

  衆人又啞口無言了。

  接下來,一衆官員又站出來。

  例如吏部侍郎程振說道:“蔡相公所言極是,遼王在這件事上是有功勞的。”

  更多官員也站了出來,他們紛紛,站在趙諶這一邊,爲趙諶說話。

  顯然,這已經不是一個親王在地方上處理事情失誤這麼簡單,而是牽涉到更加深層次的政治鬥爭。

  “幾位宰執呢?”

  趙寧問道。

  宰執們,除了蔡懋站出來,其他幾個都沒說話。

  趙寧顯然不想宰執們保持沉默。

  “呂相公,你來說說。”

  呂頤浩站出來說道:“臣的想法很簡單,依法從事,遼王有功就獎賞,有過就懲罰。”

  “臣附議。”錢喻清立刻跟着說道。

  “臣附議。”虞允文也跟着說道。

  “臣覺得,這是一件複雜的問題,不是今日在朝堂上就能討論出結果的。”趙鼎站出來說道,“遼王違背了律法是事實,但是解決了興州百姓糧食問題,也是事實,哪怕是暫時解決,既然如此,那就需要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一起聯合審理,給出一個能服衆的結果,而不是官員們在這裏爭論。”

  “諸位認爲呢?”趙寧又問道。

  “臣等附議,大相公所言極是。”衆人說道。

  趙寧嘆了口氣,說道:“朕多次強調辦事要守規則,遼王違反了律法,是事實,但遼王是朕之子,子之錯,父之過啊!”

  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溫和起來。

  “陛下言重了。”莫儔立刻跳出來,“陛下已經竭力去愛護遼王殿下,只是有些事,未必如人願。”

  趙寧擺了擺手,說道:“按照大相公所言去辦,今日便商議到此。”

  其實有些人要扳倒遼王,沒那麼簡單,至少遼王在邊境的影響也極大,這是一個很難處理的複雜問題。

  如果粗暴的處理,和趙諶粗暴地殺人就沒什麼區別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