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 大宋科學時代的開端

作者:畫凌煙
今日論道已經論到這個程度,朱熹感覺自己也已經無話可說了。

  他對趙官家深深一拜,說道:“是小民愚鈍了。”

  羣臣見狀,紛紛震驚。

  朱熹敗了?

  朱熹敗了。

  這場辯論被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退朝之後,大臣們也在私底下議論紛紛。

  無論是五皇子趙淳,還是後來的趙官家,他們說的許多內容,都不是一遍就能懂的。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摻雜了太多日常慣性思維,它幫助人適應了周圍的環境,卻也遮住了人的眼睛。

  朱熹出宮後,就收拾行囊,離開了汴京。

  他走的非常低調,坐着一輛馬車,沒有拿多少書,唯一拿的幾本書,都是趙官家寫的。

  那輛馬車和汴京城所有出入的馬車一樣,淹沒在浩渺的人羣中。

  沒有人知道朱熹去了哪裏。

  甚至絕大多數人都認爲他還在汴京。

  至於辯論的結果,也已經從宮裏傳了出來。

  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朱熹輸了,輸給了五皇子趙淳。

  另一種是朱熹贏了,贏了大殿上所有人。

  這立刻讓儒生們狂喜。

  於是,朱熹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再一次被提升。

  有人甚至歌頌朱熹已經超越了歷代大儒,距離亞聖孟子不遠了。

  但不知爲何,朱熹卻不見了蹤影。

  還有人說朱熹已經敗了,他的道全面瓦解,是徹徹底底的僞學,他本人已經逃離汴京。

  爲此,學術界的互罵又開始了。

  時間轉眼到了靖康二十一年的秋天,汴京城街邊的梧桐樹葉變得金燦燦的,風一吹,便漫天飛舞起來。

  此時距離那場影響深遠的辯論,已經過去整整一年。

  這一年的時間,汴京發生了許多事。

  首先是《自然法》這本書的出版,據說是五皇子趙淳寫的。

  它的開篇引用了荀子《天論》的一句話: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隨後,它就點明瞭主題:人間有法,如東昇西落,似春去秋來,不爲人易,不爲君去。

  自然法,三個字,顧名思義:法就像自然規律一樣,它不會因爲人的主觀看法而改變。

  這本書極其晦澀難懂。

  一般人拿到看之後,會覺得很奇怪,法是人制定的,怎麼可能像太陽東昇西落一樣不可變呢?

  但它卻像一團溫和的火焰,在汴京的學術界傳開。

  有人不眠不休地看完了這本書後,仰天長嘯:曠古奇才!

  有人看了第一頁就睡不着了。

  還有的人一邊看,一邊拿筆寫,幾乎對書裏的每一句都噴上幾句。

  有意思的是,兩個月之後,這本書就被放到了議法院裏,作爲議法院必讀的書籍之一。

  從學術影響上來說,趙淳小小年紀,就已經超出幾乎絕大多數同齡人。

  前有傳聞朱熹是神童,現在汴京學術界卻都在傳五皇子趙淳天縱之資。

  當然,儒生們是不願意相信的。

  他們拿着那本《自然法》大罵這些都是狗屁不通的妄言,法律都是人定的,怎麼可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呢!

  這種如此簡單的錯誤,居然被那些新學派奉爲圭臬,這不是腦殘行爲是什麼?

  但無論怎麼爭論,《自然法》卻在以更快的速度出版。

  它對人的影響,不像儒家那樣是經驗層面的,而是思考方式的一種重新塑造,對世界的重新理解。

  就像虞允文看完這本書之後,給出的評價:它是繼《辨證論》之後,又一部分可以開創新時代的鉅著。

  事實也是如此,靖康二十一年的許多學生讀完之後,感覺視野一下子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不知爲何,許多學文的學生,突然涌向了理科。

  例如數學、物理、自然。

  年末的時候,東京大學一個叫楊萬里的學生,發表了《幾何論》。

  楊萬里十五歲就進入了東京大學讀儒學,十八歲轉到軍事學院。

  今年二十一歲,以他的履歷,應該早就可以離開學校,被分配到一個很好的地方任職初級軍官,然後節節高升。

  但這一年,他轉到了數學學院。

  據說自從秋天看完《自然法》後,他立刻申請了轉院,到了數學學院後,他幾乎與世隔絕,將自己一個人縮在屋子裏,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麼。

  數個月之後,這篇《幾何論》就發表了。

  一經發表,京師震驚。

  楊萬里自己是這樣說的:它是宇宙的語言,是道在人間聲音。

  當這本書傳到工學院的時候,整個工學院都瘋了。

  工學院的學生,在寒冬中狂奔,有人瘋狂地大喊:新的時代開始了!

  還有人仰天長嘯:我能再現明堂的輝煌!

  更有甚者是這樣說的:《幾何論》重新賦予了工學生命,城市、街道、房屋、園林,一切我們可以建造的,都會變得不一樣。

  時間轉眼來到靖康二十二年,年初的時候,陳規的《實驗論》發表了。

  《實驗論》闡述了一個核心觀點:通過實驗的記錄,推導因果關聯,得出道的具象規律!

  人們還在《幾何論》的山洪海嘯中,突然橫空出世的《實驗論》,再一次將人們帶入了另一個新的領域。

  緊接着,陳規發表了第二本書《歸納法》。

  這本書是對《實驗論》的補充,《實驗論》裏列舉了大量實際案例,向人們表述了實驗的過程。

  而《歸納法》則更多以思維的方式,闡述了實驗的原理。

  又是一年的冬去春來,趙寧躺在後苑的竹椅上打盹。

  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老了,汴京發生了叛亂,是汴京的普通百姓和商人一起,拿着武器,在皇宮門口,與禁衛軍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地面堆積滿了屍體,鮮血染紅了水泥地。

  但人羣卻已久不畏生死地往前衝。

  最後禁衛軍的防禦被衝破,人羣衝進了皇宮內,要求他退位。

  其中有一個人說道:天下不再需要皇帝了。

  另一個人說道:大道永恆,不隨任何一個人改變,天子和我們普通人已經沒有區別!

  年老的他,就坐在龍椅上發呆,呆呆地看着午後的陽光,彷彿在回憶靖康元年年底的那場大雪。

  “爹爹。”四皇子趙瑜將趙寧從夢中喚醒。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