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 如是我聞(下) 作者:未知 幾個老和尚站立三個方位,正正把蘇辰圍在了中間,在他們腳下,有着無數的正反佛紋閃着淡淡金芒,隱隱發散着宏大浩緲的力量。 雪女,卻是正好不在這個範圍之內。 先前蘇辰察覺到不對,早早的就讓她後退避開。 一位老僧全都面帶哀色,看向蘇辰師徒二人的目光中,有着痛恨,更有着絲絲冰寒殺意。 佛門也有降魔手段,也有羅剎心腸。 數十年上百年親厚無間的同門眼見就要入滅,再怎麼修養深厚都沒用。 蘇辰一聽此言就笑了:“別管我是哪位神仙下凡,人間之事,我已先行落子。若是佛門有什麼不滿,儘可以大兵列陣,互爭短長。暗地裏用出一些陰謀詭計,老和尚,你們做得太過了。” “好一個大兵列陣、互爭短長。老衲倒是佩服你手下兵精將勇,正面對抗自然是打不過的。不過,李施主你也太過自大,竟然孤身追擊,明知是陷阱所在,卻還要自動闖進來,實在是大大的敗筆。” 東面一個長鬚至腹身材矮小的老僧眼睛似閉非閉,手指輕輕敲動木魚,四面空間發出“嗵嗵”的悶響。 完全不象是念經求佛,而象是戰鼓轟鳴。 “正要體悟一下法難大師的通天鼓,還有攝摩大師的牟尼珠。當然,迦羅大師的五難十戒心咒,也大可一同用出來。” 蘇辰目光定在矮小老僧身上微微一頓,再看向兩側兩名高大老僧,淡淡笑道。 不用多說,他的態度早就表明了一切。 是不是自大,不妨出手試試。 既然打定主意要定鼎天下,蘇辰這麼多年來自然不是沒有準備功課。 這件事,雖然不是他親身操持,雪女勞心勞力做得很好。 什麼天下八大散仙、佛門四大高僧,儒門諸多隱逸大儒的名頭,都是有所耳聞。 只要一見到,大抵就能猜到對方身份。 這些人中,有的兼修道儒,身份隱祕,蘇辰猜不通透,只是從傳聞中分析其人不簡單。如鳴鳳山居的紫虛上人,四方漂泊的于吉上人,還有隱居山村的水鏡先生。 說到水鏡司馬,蘇辰先前還在荀文若手中見過他的力量,那是結成文心、桃李滿園的浩然正氣。 動用法寶用將出來,有着弄假成真的力量。 彙集人望轉移空間,消耗雖然大,妙用也是無窮。 當然,如今最主要的其實還是眼前的老僧。 這三人,其實就是洛陽白馬寺久富聲名的神僧。 當初漢明帝夢見神人降世,威能浩大,從極遠的西邊請來佛徒經書。 法難和攝摩聯手譯製《四十二章經》,讓佛門經義第一次打入東土地域,也逐漸的深入到高官顯貴的心靈之中。 研究經學的士子們,總也免不了要學一學這種高論大典,用來廣搏見聞,擡高身份。 跟人吹逼的時候,扯一扯這本域外經典,那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 當然,這些佛家經典,除了這些讀書人出身的高官顯貴,土老百姓是怎麼也接觸不到的,也學不會。 但他們可以上香啊,也可以聽講祈福。 這一件事情,就是曇可迦羅負責了。 他們把洛陽白馬寺經營得好生興旺,在底層民衆心裏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凡人求子、求財、尋物、找牛,有時就會求到寺裏,多有靈驗。 消息傳出之後,就引來了一些泛信徒。 信仰力量就是這般來的。 總的說起來,這幾個老僧其實談不上惡人。 與蘇辰作對,也只是立場不同。 他們爲了自己的信仰一生行善無數,持戒嚴謹、苦行渡日,也是很不容易。 白馬寺三位神僧,再加上沂水鎮國寺的普淨神僧,這就是大漢人間四大神僧了。 在普通人心裏,幾人或許不見得有多麼大的名氣,但在一些士族豪門眼裏,這就是大能仙佛。 …… 一股佛光通天徹地,羅漢舍利熠熠生光。 種種外顯內象,無一不向蘇辰表明,這些人其實都是天仙羅漢級的高手。也是中原地界,所能容納的最高力量。 在這種環境下,自己其實並未佔據太大優勢。 “可惜了。”蘇辰暗暗嘆氣。 心想這些和尚雖然不算壞人,但是,理念的衝突卻是不可調和。 幾位老僧身上那含而不露的森然殺意告訴他,什麼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無非就是做過一場,各安天命就是。 …… 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潔白光點相互呼應着。 更奇妙的,這些光點還與着天上星空,某個不知名的所在,有着淡淡聯繫。 這種感覺也不全對,在淡淡金光閃光的佛紋陣法之中,一縷精神始終縈繞,不離左右。 “人說靈山不知處,或是居於天上,其實只在各人心中,人間處處可見。” 法難輕聲念道,擡眼望向遠空,眼中滿是崇敬。 他顯然感應到了蘇辰的思維觸角,明白對手在想着什麼,出言解釋道。 對蘇辰能一眼認出他們的身份,幾個老和尚一點都不意外。 能夠數月之間,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打下一片大好江山的人,又怎麼可能是無知無識的莽夫? 情報方面肯定是做得極好的。 “出手吧,也讓本座見識一下如來座下到底有着何等手段?” 蘇辰長劍斜指,一道金光直衝牛鬥,劍氣如山崩似海嘯,洶涌澎湃有如烈焰般狂燃。 一人之力,意志氣勢完全凝結一體,與這山之水這片天地契合唱和,無數生民吶喊如蚊蚋響在各人心中。 雪女連忙退了幾步,眼中雖然還有着淡淡憂色,卻是容色稍霽。 她畢竟也是天仙境界的高手了,眼力自是不凡,能清楚的感應到自家師尊的劍意強大,簡直能讓天地變色。 但是,她也感應到了對方那陣勢的厲害之處,身處九淵,永世苦海。 “這哪是什麼佛陣,而是鬼陣魔陣吧?”雪女暗暗嘀咕着。 隨着蘇辰劍光乍起,整個龍首峯頭微微一震,山峯就沉下數尺。 成千上萬的佛紋齊齊大亮,黑氣灰氣濁黃氣息一股腦的涌了出來。 在聲聲梵唱中,皎皎明月也似蒙上了一絲血影。 “世間八苦五難,又有天人五衰,何時能得解脫?” “如是我聞,我法甚難得,能斷諸結使;三有愛着心,是人不能解……” 空間猛的擴大,似乎已經與原本的世界脫離開去;時間也無限延長,一次眨眼之間,就如過了千年萬年。 一道劍光煊赫經天,從陣勢的這一頭,斬到法難身前…… 就好像經歷了千山萬水,怎麼也不能到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