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嘆衆生不肯回頭(下) 作者:未知 在衆仙眼裏,如來佛祖,其實只是西方靈山推出來的一個符號。 如今的修爲,達到準聖境界,已經到了頂點。 就如天庭三清四御,雖然看重如來,對他尊敬有加,但誰也不覺得他有多麼可怕。 兩方勢力井水不犯河水,佛門再是廣大,也管不到天庭事務來,畢竟,實力上限已經決定格局如何。 世界畢竟早就不同,上古盛世不可再現,大家同爲大羅巔峯準聖境界,誰也高不過誰。 就算是如來佛祖法力強上一點,神通厲害一些。 本質上,依舊是同一等級。 真的鬥起法來,雙拳難敵四手,天庭勢力還是有着不少贏面的。 早在許多年前,觀音菩薩就已知道,這位如來佛祖,實際上並不是表面上那般寬容慈和,其手段極爲厲害,戰力無比高強。 最重要的是,觀音菩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得知了如來的一個祕密。 對方看着不顯山不露水,其實早就修練道門真傳斬三尸法門。 論及法力神通,遠在燃燈古佛之上。 當然,更是遠在玉帝等人之上。 觀音菩薩自問實力強橫,但是,她從來不敢與如來爭鋒,自問很難是對方一招之敵。 這不關神通法力的事情,而是境界完全不同。 如來的斬卻三尸的法寶,全都爲先天頂級靈寶,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先天至寶,不愧爲多寶之稱。 從某些隱祕途徑之中,觀音知道,如來佛祖第一件用來寄託元神,斬去善念的其實就是十二品金蓮。 靈山衆修,神仙凡人所見到的,也正是這個準聖化身。 當日被請去天庭一掌化山、鎮伏妖猴的,也是這位化身。 不爲人知的,如來還有一位法身就是盂蘭寶盆,被他用來斬去惡念。 “素味仙花人罕見,仙花素食得長生。”說得就是這個盂蘭寶盆了。 傳聞中這盂蘭寶盆之中仙品、仙餚、仙茶、仙果層出不窮,每一樣都能令人脫胎換骨,得享長生。 每一次靈山盂蘭法會開啓,就會引來諸仙雲集,比起王母召開蟠桃宴會的盛況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只是寶盆的一個小小功用。 旁人自不會知道,這件頂級靈寶,早就被佛祖如來化爲三尸化身,強大無匹。 在觀音菩薩心中,如來雖強,離着斬卻三尸、上叩天道成就至聖,還是隔着無窮距離的。 今時不同往日,這個天地,已經沒有成聖的資糧,非人力所能突破。 但是,今日見得金蟬子出現在眼前,她就知道自己錯了,錯得太過離譜。 對方不愧是道佛兩門集大成者。 在如今氣元氣淡薄,世界崩散的局面下,竟然走出了新的一條道路。 想要強行斬去三尸、成就聖人當然沒有什麼可能。 但是,如果以佛門信仰力量,收集無邊天道氣運;再結合功德大願之法凝聚第三尸,再斬將出去,也不是不可以。 這種手段,完全可以繞過最艱難的一關,成就聖人,需要的,只是海量氣運功德而已。 “世人都道金蟬子是如來弟子,這麼些年來,我一直看在眼裏,卻沒發現,原來竟是三尸化身。是了,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想象得到,佛祖會以天妖之體凝聚化身,這的確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啊。” 一念及此,觀音菩薩大感讚歎。 按常理來說,如來要想正常的化出三尸來,斬去執念,當然是尋找先天靈寶來寄託元神最好。比如,一直握在唐僧手中的九環錫杖。 在觀音看來,這把錫杖,比起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還要強上許多,與老君的金鋼鐲相比也不差上分毫。 但一直以來,她卻從來未見唐僧用過,如來也是從來沒有什麼表示。 觀音當日把那袈裟禪杖送下靈山,送到長安三藏法師手中……她還是滿頭霧水。覺得如來小題大作,完全是做了無用功。 事實上,在西行路上,那把禪杖,除了拿在唐三藏手中裝一下高人之外,的確屁用都沒有。 現在看到金蟬子現身,身上涌動的滔天法力,真真切切的原是如來化身,觀音菩薩就已經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 此前種種,並不是胡亂安排,其中深意,自己並沒有看懂。 …… 當日,道祖曾經說過,天道之下有着七位聖人,就是周天圓滿。 六聖成真之後,世間亂起,打得洪荒崩滅,世界星散,格局再也不同。 剩下的一個聖位雖然是遺憾,但也是天下衆修最後一絲超脫機會。 就因爲聖位不全,纔有衆神仙佛陀的機會所在,也就有了無窮生機,天道之下,諸天萬界,無時無刻不在衍生變化。 每個人都有超脫機會。 有着這一絲生機,世界終將逐漸完善,這方新生世界,也會越來越強大,最後走向成熟,然後進化。 或許有那麼一天,天道成長到某個地步,能夠容納第八位、第九位聖人也說不定。 但奇怪的是,諸天世界越來越是衰弱,上進之路全然已被封鎖。 從上古一路走來的觀音菩薩,清楚的知道,這個世界不但沒有壯大,反而漸漸的走向窮途末路,再無一人能夠超脫。 這也正是氣運功德變得十分重要的原因。 尤其是上古氣運,天道氣運,那是用一分少一分。 如來佛祖化身下界,以弟子之名,走通天之路。 佈局之深遠,心思之隱忍,的確令人心驚。 這麼一來,那位人間尊者李御,硬生生的從如來三尸功德化身唐三藏手中搶奪天道氣運,簡直是在虎口奪食。 如來,爲何要隱忍?又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觀音菩薩想到其中隱祕處,眼神中露出駭然神色。 “慈航師弟,你也不用想得太過明白,當日大師伯化胡爲佛,早就想到了今天這一步。封神一戰,我師門下萬仙遭劫,獨獨成就了我的佛祖尊位,天道往還,誰勝誰敗尚未可知。” 如來眼中閃過一絲追憶,有許多往事,已經無需再提。那些歲月中的種種算計,也已經淹沒在歷史迷霧之中,誰也看不分明。 就算當日的慈航道人,今日的觀世音菩薩,做爲身在局中,叛道入佛的十二金仙中人,其實也只是尊從師命行事,很多東西都是不清楚的。 西方二聖爲何讓出權柄?通天道人門下多寶大師兄爲何又成了佛門如來? 原始天尊弟子三仙入佛,燃燈稱祖,到底所爲何來? 種種樁樁,在那誅仙陣起、萬仙血海之中,早就已經定下。 “師兄,我只問你一句,如今局勢變化,可仍然在你掌握之中?” 觀音菩薩問的不是他事,直指西行氣運之爭。 本來,前面諸事安排得十分妥貼,中途卻是有人另插一手,多出了一個人間王朝,更是多出了一個大羅尊位。 偏偏那人不知來歷,手中還有着極其厲害的法寶。 若是比拼法力和境界,觀音菩薩捫心自問,完全不懼任何事情。 她們四位大羅高人同時出手,結四相歸元陣,無論對手修爲如何高深,就算天庭四御聯手,也不是沒有一拼之力。 但離奇的是,當李御那明珠法寶一出現,觀音菩薩就發現,自己恍若嬰兒一般,並無還手之力。 那一刻,就如被整個世界力量排斥擠壓着。 她感覺面對的並不是同級敵人,而是天道親自出手。 那種偉力,在上古年代,都不曾多見。 事後回憶起來,觀音菩薩甚至懷疑,那人手中明珠,很可能是自己不敢想象的一種東西。 或許是天意如此吧。 她回到南海道場,閉關自修,也是沒有想明白,到底此劫會如何發展?並不願意再去插手其中。 “呵呵。”如來朗笑一聲,反問道:“師弟以爲,如今形勢,與當初西行立意有何區別?” 不等觀音回答,他自問自答,“西行一路,有人斬妖除魔,有人廣傳佛法……佛門大興,此乃天數。無論氣運功德歸於何處,又爲誰人所得?事後終究需要走完上古妖族朝聖之路。” “你是說,那人必須上得靈山?” “正是如此。”如來哈哈大笑起來,足下升起蓮臺。 十二品金蓮大放光芒,三個身軀輪流轉換,面目模糊難辯。 “就讓那李御順風順水,一路直至靈山……等到功德圓滿,我佛門又可多得一員大將……師弟且勿灰心,只管照舊行事,日後自有回報。” 佛祖說完,原地光影一閃,人跡全無。 觀音菩薩霍然醒轉,就見海水滔滔,道場復歸原狀,手中空空如也。 南海普陀紫竹林,又重新被拉回現世之中,一切好像全無變化,一如往常。 ………………………… 感謝colorcat67(1000)小毛驢愛小蜜蜂等打賞投票~~